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养生常识

在追求健康饮食的道路上,地中海饮食、得舒饮食等国外流行的饮食模式一直备受推崇。然而,这些饮食模式往往基于国外人群的研究,与国人的食物选择和烹饪方式存在一定差异。为了找到更适合国人的健康饮食方案,天津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总结出一套可降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本土饮食模式,即RCMDR饮食模式,让国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轻松“护心”。

这项研究纳入了100名35至45岁血脂异常的参与者,并将他们平均分为“护心饮食”干预组和对照组。经过12周的试验,干预组的心血管代谢风险评分显著降低了17%,同时舒张压、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均有所下降。此外,干预组参与者的腰围、体脂肪也明显减少,尤其是内脏脂肪,而肌肉量有所增加。

那么,这套“护心饮食”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

在植物性食物方面,每日需摄入350至550克蔬菜,其中深色叶菜、十字花科蔬菜和其他深色蔬菜各占一定比例,同时搭配适量的块茎类蔬菜。谷物方面,每日需摄入200至300克,其中90至150克应为全谷物。此外,还需摄入适量的豆类和水果。

在动物性食物方面,每日应摄入90至150克的肉类,或以一周为时间线进行补充,确保每周摄入适量的鱼类、禽类和畜肉,同时每周摄入3至5个鸡蛋。此外,每日还需摄入300至500克的乳制品和10至20克的坚果。

在烹饪方式上,“护心饮食”强调少油少盐,每人每日食用油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5克,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为了控制油盐摄入量,可以在做饭前先将全家人的用油、用盐量分出来,或者将炒菜改为蒸菜、煮菜,使用低钠盐等。

除了上述基本的饮食原则外,“护心饮食”还提出了四个加分项:坚果、水果、鸡蛋可以作为加餐食物,平时记得换油吃。这些加分项不仅可以提高饮食质量,还能满足身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

具体来说,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风险;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鸡蛋是优质的动物蛋白来源,适量摄入有益健康;而换油吃则可以确保摄入不同种类的脂肪酸,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护心饮食”强调多吃植物性食物和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的摄入量,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吃动物性食物。适量的优质动物蛋白摄入有助于调节心血管的各项指标、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同时,在选择肉类时,建议选择新鲜去皮瘦肉,并控制好整体摄入量。

综上所述,“护心饮食”是一套适合国人的健康饮食方案,通过合理的食物搭配和烹饪方式调整每日饮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谢风险、维护身体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按照“护心饮食”的原则来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