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衰老 Tag

衰老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人会随之出现头发斑白、皱纹加深、眼花耳聋等生理性退行性变化。但衰老不等于衰弱,人们在积极面对衰老时,应学着对衰弱说“不”。 衰弱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老年综合征,随着银发浪潮的冲击,衰弱流行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中约10%患有衰弱,75~84岁约15%,85岁以上约25%,住院老年人约30%。近日,《欧洲心脏杂志》刊发的一项来自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团队的研究显示,衰弱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而逆转衰弱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大益处;衰弱状态的恢复主要体现在生理功能的恢复上,提示生理功能可能是衰弱干预的重要靶点。 逆转衰弱,心脑血管病风险降38% 衰弱是一种以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生理储备功能(即器官在应激条件下维持正常功能和活动的能力)下降,易损性增加,抗应激能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老年综合征。衰弱可分为衰弱前期和衰弱期。在衰弱前期,患者生理储备功能下降,但未出现明显的衰弱相关临床症状;但在衰弱期,患者会出现疲惫、厌食、肌肉量减少、骨量减少、活动能力下降等多种症状。 老年女性易患衰弱,主要原因可能是绝经后妇女雌激素下降,对肌肉和神经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衰弱也与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相关,教育程度低、未婚独居、经济状况差、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的老年人易患衰弱。 《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这项最新研究,纳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英国衰老纵向研究和美国健康与退休研究三个前瞻性队列数据,通过衰弱指数(包括受试者疾病、生理功能、认知、抑郁等)评估人群衰弱状况,指数越高表示个体衰弱程度越高。根据每位受试者的衰弱指数,可将其分为健壮、衰弱前期和衰弱期三种状态。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这一队列数据来看,与稳定健壮的人相比,个体从健壮进展为衰弱前期或衰弱期,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84%;与稳定衰弱的人相比,个体从衰弱期恢复到健壮或衰弱前期,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降38%;对衰弱前期的个体,若能恢复到健壮,可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降低34%。 当前,衰弱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和两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通路有关。衰弱一方面会激活体内炎症通路,导致人体炎症水平升高;另一方面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轴”功能,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水平升高,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衰弱导致多种问题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衰弱已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消耗和家庭社会负担的加重。让大众通过研究进一步知晓衰弱概念,深入了解其所导致的不良结局,有助于提升防治意识。 对临床而言,上述研究结果可进一步佐证衰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意味着在心血管临床实践中,有必要开展衰弱评估,尤其对老年人群。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逆转衰弱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提示衰弱人群需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逆转衰弱状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当然,衰弱除了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外,还会导致多种不良结局。《柳叶刀》曾刊发一篇综述显示,衰弱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加跌倒和残疾的风险;衰弱还会加速老年人肌肉和骨矿物质的流失,进而引起肌少症和骨质疏松。 另外,国际期刊《衰老研究综述》杂志刊文显示,衰弱会影响神经认知功能,增加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 定期评估,早做干预 当前,评估衰弱的方法包括“Fried衰弱表型”(如表)、衰弱指数、临床衰弱等级量表等。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是“Fried衰弱表型”和衰弱指数。前者根据握力下降、步速减慢、体力活动减少、疲劳和体重下降对衰弱状况进行评估,观测指标数量少且能客观定量,操作性较强;后者评估维度更全面,但需评估的内容较繁琐,调查所需时间较长,一般用于人群衰弱的流行病学调查。 通常认为,年龄是衰弱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国际衰弱与肌少症研究会议发布的临床实践指南,建议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衰弱筛查和评估,其中年龄在70岁及以上或出现衰弱相关临床症状者,如疲惫、厌食以及过去1年内非刻意节食情况下体重下降5%及以上的老年人,应重点关注。此外,社会经济状况差和具有不良生活方式的老年人,也是需要预防衰弱的重点人群。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合理饮食,适量补充营养。需保证食物营养均衡、粗细搭配,易于老年人消化吸收,同时保证老年人在用餐时有良好的进餐环境和情绪。另外,应注重营养支持。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衰弱;当衰弱老年人明确存在体重减轻或被诊断为营养不良时,应考虑补充蛋白质和能量。此外,衰弱人群应增加摄入抗炎食物,如鱼类、果蔬等,减少促炎饮食,包括精制碳水化合物、盐腌食品、加工食品等。 坚持锻炼,运动循序渐进。推荐将有氧运动、伸展或柔韧性运动、平衡训练、抗阻训练等相结合进行锻炼。老人可选择传统健身运动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均对身体机能改善有积极作用。运动时应按照循序渐进原则,特别是久坐不动或严重衰弱的老年人,运动干预可从单一运动开始,待身体适应后,再考虑结合其他运动。 遵医用药,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建议老年人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重视心理健康。此外,老年人多病共存和多重用药时,用药应“少而精”,减少非处方药使用,避免“处方瀑布”,注意剂量个体化,使用一药多用的药物,提高药物依从性。同时建议患者遵医嘱用药,切忌私自增加、减少、停用药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老年心内科、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指出身体抗逆力下降是衰老的一个关键表现,并进一步对其加以研究、定义、量化。该研究称,身体抗逆力(也叫恢复能力)是一个人在身体受到外在压力后,展示出的抵抗衰退或恢复功能的能力。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教授于普林告诉记者:“通俗来说,身体抗逆力就是身体受到外力打击后恢复平衡状况的能力,也可以称为自我修复能力。”年龄是影响抗逆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即年纪越大,抗逆能力越差。与年轻时相比,老人在经历相同不良健康事件后,其身体的恢复效率、存活几率等都会降低。此外,遗传因素、性别、种族等也都是影响抗逆力的内在因素。于普林说:“抗逆力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很多人天生的抗逆力就比较好;从生理构造来说,女性抗逆力略高于男性。 “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抗逆力差异,摔倒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刘娟介绍:“轻轻摔一跤对年轻人不算什么大事,很快就能恢复,但对老人而言,即使轻轻一摔,也可能造成严重的骨折,导致卧床,甚至继发肺炎、静脉栓塞等多种疾病,最终导致失能甚至死亡。”抵抗力差、易感染、感染后病症较重、身体消瘦、步速减慢、力量下降、精气神差等都是抗逆力差的表现。专家们提醒,老人可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提升抗逆力。 保证充足营养。“充足的营养尤其是优质蛋白,对维持老人抗逆力至关重要。”于普林解释,营养是维持身体代谢力的关键,修复组织损伤和细胞损伤需要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蛋白质严重缺乏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老人的蛋白质摄入标准为每公斤体重1~1.2克/天;抗逆力较差,有肌少症、衰弱等情况的老人,如果肝肾功能允许,则应提高到每公斤1.2~1.5克/天。以体重60千克的一般老人为例,每天蛋白质的需要量约72克,其中40~50克应为优质蛋白,可每天摄入一个鸡蛋、一瓶牛奶、50克豆腐,以及至少100克鱼虾、禽肉、瘦肉等;剩余蛋白质摄入量可从米、面等主食中获取。 坚持日常锻炼。“坚持定量锻炼,是增强老人身体抗逆力的关键。”于普林说,有氧运动可提高心肺修复功能,如游泳、骑行、慢跑、快走、太极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能增加肌肉、骨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预防跌倒和外伤。“老人存钱不如存肌肉,抗阻运动尤为重要。”刘娟表示,现在很多老人会散步、跳广场舞,但增肌运动做得比较少,平时用弹力带拉伸、举哑铃等都可以增肌。 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老人身体抗逆力差的罪魁祸首。于普林建议,老人想要维持良好的抗逆力,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防范或控制好各类慢性基础病。 保持心情愉悦。刘娟表示,如果老人心理状况不佳,每天郁郁寡欢,抗逆力一定会下降。老人应多参加社交活动,到外面走一走,时常与人交流,比如下棋、跳广场舞等都有利于保持好心情。作为子女,要多陪陪老人,有易于老人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