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养生 Tag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在中国人眼中,雨水节气对草木万物的生长都非常重要。雨水节气正值冬末春初,冰雪消融为水,气温升高,降雨开始增多。古代将雨水节气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意思是这一时节水獭开始捕鱼,摆在岸边似乎先祭后食的样子;南方天气暖和,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天气间阴阳交泰,生机勃勃,万物开始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萌动,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天津市名中医栗锦迁指出,中医认为肝应春,主升发,即肝的功能特性犹如春天的树木那样喜条达舒畅,充满生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分子,人也须顺应春季的节令特点,助肝木条达升发的特性,采取多种方法以适应四时的变化,使人体的心理活动和生理状况主动适应阳气欣欣向荣的特点。如果违背了这种自然规律,就可能导致五脏气机不畅,升发失职,从而发生各种不同的病变,尤其是容易导致郁证的发生。 郁证是一个中医病名,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表现。中医学认为郁证的发生可以是因情志郁结致病,即伤神到伤形的过程;也可以是因病致郁,即由伤躯体到伤神的过程。但无论如何,郁证的病因总与情志失调、七情过极有关,尤以恼怒悲忧为主。 恼怒可以伤肝,反过来肝气失于疏泄则人易怒,其本皆在肝郁。肝气郁结不行就易出现精神抑郁、喜叹息、胸胁胀痛或窜痛、口干、口苦、饮食减少等症状。若肝郁久化热,则人更加容易急躁易怒、头痛目赤、口苦便干、心悸神疲,女性还可能伴随月经不调、乳房作胀等症状。或有人素体痰盛,或气滞则津液停而成痰,痰又可随失于疏泄的气上下,成为痰气交阻之证,出现咽部异物感、吞咽不适、胸闷胁胀、口苦呕恶、惊悸不宁、虚烦不得眠、舌苔厚腻等。 栗锦迁认为,郁证初期多为实证,但郁久可化火伤阴,由气及血,而损心神、耗肾阴、伤脾肺之气,渐成五脏虚损之证,出现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心悸胆怯、多疑健忘等症状。当然郁证的发生也与体质、性别、性格、体征有密切关系。 想要做好雨水节气养生保健并避免郁证发生或加重,应注意以下几点: 调情志适劳逸 春季自然界的阳气升发,人体肝气与之相应,应以畅达为顺。此时应当调整心态,不要过度忧思郁怒,更不能封闭自己,要顺应春季的自然规律,调整作息,夜卧早起,适度运动。 雨水节气多在元宵节前后,此时的人们处于春节假期结束阶段,或沉浸在合家欢聚后的别离伤情,或因长假无规律的生活而没精打采,更有人因为不欢而散导致忧郁恼怒,这些都是诱发郁证的不利因素。加之三年来新冠疫情的影响,部分人群曾长时间闭门不出,或因居家办公与人交流减少,更容易出现焦虑或情绪低落的现象,因此调适情绪变得尤为紧要。 首先,要保持与外界的联系畅通。联系包括行为上的联系,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联系。比如说在网络、电信发达的今天,无论是视频语音还是电话沟通都可以跨越空间的阻碍,保持和外界顺畅的交流。亲人朋友间亲切的问候、对欢乐时光的共同回忆、互相鼓励的话语,都会让人精神振奋,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与压力。即使是独处,也要为自己找个事来干,读书、听音乐、唱歌、写字等,都可以使人在精神层面上获得充实,在独自一人时也能轻松摆脱孤单寂寞的心境。 其次,要维持正常的作息规律,夜卧早起,三餐定时,并要设定好运动的时间,选择适当的运动形式。运动可以促进阳气的生发,畅达气机,从而远离抑郁低沉的状态。现代研究也表明运动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久坐、久卧。即使做不到“阔步于庭”,也可以练习传统的八段锦、太极拳,或是现代人喜欢的瑜伽、健身操,这些运动对空间的要求都不高,且同样可以使人的心情愉悦明朗。 节饮食养脾胃 栗锦迁认为,雨水时节,饮食方面宜清淡,应当少酸而多甜。根据五行学说,肝属木,酸味入肝;脾属土,甘味入脾。木能克土,肝太强则会克制脾的功能,故而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曾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要先安未受邪之地。 在郁证的防护中要重视疏肝,也要重视健脾胃。清淡、适量的饮食就是养护脾胃的基本原则。而且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高脂饮食是情绪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另外,雨水时节尽量不要吃生冷寒凉、油腻、黏滞的食物,以免耗伤脾胃之阳及初生之阳而加重郁证。 酸入肝,过多摄入酸味食物易使肝的功能亢盛,对脾克制太过,致脾受病。而且酸味食味往往有收敛之性,容易抵制阳气的升发。故在饮食口味上雨水节气应少食与春阳生发之性相悖的酸味食物,多食甘(甜)味的食物以养脾,并慎食辛(辣)味以防耗散阳气太过。现代研究也表明甜味的食物可以改善人的情绪,促进人的亲社会行为。当然,糖尿病患者在进食的时候还是要限制糖的摄取量。对于伴有咽部异物感的人群来说,更要慎食辛辣刺激、生冷或肉食,以免助火生痰,加重症状。 具体的食材要依据个人体质来选择:如阳气不足的可以选用粳米粥、红薯、山药、土豆、鸡蛋、鹌鹑蛋、鸡肉、牛肉、花生、芝麻、大枣、蜂蜜等;偏于气阴不足的人,就可多吃一些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蘑菇、鸭蛋等。另外这个时节的荠菜、油菜、芹菜、菠菜、荸荠等都是常见而又适宜的应时蔬菜,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些药食两用之品和中成药也可用于调理郁证导致的不适症状:若气滞为甚,症见脘腹胀痛、胸肋窜痛,喛气频繁,可以选用陈皮、豆蔻、香附等行气止痛之品;若是肝郁化火,见寒热往来、急躁易怒、头痛目赤、口苦便干,女性见月经不调、乳房作胀等,可以选用逍遥丸;若兼见心、脾、肾不足,出现心悸、失眠、腰膝酸软等症状,可加用桂圆、百合、枸杞等以健脾养心、滋补肝肾。 按穴位慎起居 按揉穴位功效多 栗锦迁介绍,中医外治法也有一些适宜雨水节气养生或能缓解郁证症状的妙招。 肝郁气滞是郁证的基本病机,因此常会伴有胃胀腹满、胸胁胀痛或窜痛等症状,可以选用穴位按摩的方式来缓解。如脘腹胀满时可以按摩合谷穴(在手背,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胸胁胀痛或窜痛时可点按膻中穴(在前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与太冲穴(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也可搓揉两侧胁肋部。 雨水时节降雨增多,湿度加重,容易导致脾虚湿盛,胃肠型感冒、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容易发作或加重,出现腹泻、腹胀、嗳气反酸、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此时应该注意疏肝健脾,调畅气机,可以每天点按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一横指处)、太冲穴以疏通肝气;按揉足三里、上巨虚(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或敲打腿部脾经达到益气健脾的效果。 此外,雨水时节容易发生皮肤病、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从中医角度看,人体在此时节因肝木过于升发,克伐脾胃,脾胃虚弱而生湿化热,导致营卫之气受损,则多表现有皮肤性疾病;肺失宣降,则见打喷嚏、咳嗽、鼻痒等过敏性鼻炎症状。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将两手大鱼际搓热后揉按迎香穴(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鼻通穴(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或是鼻翼两侧来疏通鼻窍,改善症状。免疫疾病的发作常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如频繁使用热空调、电热毯等导致空气干燥、呼吸道抵抗力下降,睡眠时间过少、抽烟、喝酒等也容易造成症状加重和复发,应注意避免。 睡前搓腿助睡眠 雨水时节也要注意充分休息和保持情绪稳定,尤其是已经患有郁证的人群,不可过度劳累或紧张,要保证充分的睡眠。 睡前可以搓腿以助睡眠,做法如下:双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下按摩至足踝,再往回按摩,双腿重复10遍。常做此动作可达到防寒保暖、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睡眠的效果,从而达到养生保健、防止疾病复发的目的。 日常注意防寒保暖 栗锦迁介绍,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天气忽冷忽热,乍暖还寒,并常出现“倒春寒”。这种气候对老年人、儿童、素体衰弱者及慢性疾病人群的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此类人切忌急于脱下冬装,日常着装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注意头部、颈肩部的保暖,防止受寒导致旧病如头痛、肩周炎、颈椎病复发,防止气温上下起伏导致血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