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行业热点

8岁的乐乐家住天津市静海区,两周前得了一次感冒,咳嗽、发热等症状很快消失,似乎已经痊愈。近日,乐乐突然出现严重胸闷、憋气、呼吸困难、腹痛并伴有呕吐,当地医院呼吸道疾病常规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异常,但口服药物治疗后,病情却愈发严重。

父母赶紧带乐乐到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儿科医护立即将乐乐送到抢救室,予以吸氧、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路等救治。李海峰主任医师为乐乐进行了仔细的体格检查,高度怀疑乐乐并非简单的呼吸道感染。进一步血、尿常规和血气分析等化验,发现乐乐的白细胞高于正常值上限2倍多,pH值显示重度酸中毒,血糖竟超出检测高限,已无法显示数值,尿糖3+、尿酮体4+。原来乐乐所患并不是“重度肺炎”,而是糖尿病并发症。乐乐此前未做过血糖检查,父母并不知道她患有1型糖尿病,更没有接受过降糖治疗,两周前的感冒诱发了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该院儿科副主任张平平说,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危险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生命,该病发病第一个24小时是救治关键期。当时乐乐已出现轻度意识障碍,病情危急,医护人员马上开通了第二条静脉通路给乐乐进行纠酸降糖液体治疗。与此同时,科室迅速成立临时救治小组,与麻醉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多学科协作,实施精细化补液纠酸、维持电解质平衡、胰岛素控制血糖等治疗。十几个小时后,乐乐酸中毒缓解,血糖下降至理想水平,2天后由儿科重症病房转入儿科普通病房。乐乐历经12天住院治疗,血、尿酮体转阴,血糖稳定,已经出院开始接受1型糖尿病健康管理治疗。 “糖宝宝”深藏不露伤及全身 血糖监测应纳入婴幼儿常规体检 “对于糖尿病,人们的印象是体型较胖的中老年人易患该病。但在临床中,像乐乐这样的糖尿病患儿并不少。因为家长普遍没有儿童糖尿病的防治意识,不会想到孩子会得糖尿病。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儿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儿和乐乐一样,直到并发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才得到确诊。”张平平说。 为及时发现儿童糖尿病,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张平平建议将血糖监测纳入婴幼儿常规查体范围,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每一到两年为幼童做全面体检。但如果孩子体型肥胖、后脖颈儿皮肤发黑、有“三多一少”糖尿病典型症状或多位直系亲属都患有糖尿病,则应定期监测血糖。 儿童糖尿病发病率上升 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张平平介绍说,儿童糖尿病通常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最常见,约占儿童糖尿病的90%。目前全球患儿超过110万,我国每年新发1.3万例。儿童2型糖尿病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肥胖儿增加,发病率急剧上升。天津市2013年至2019年对45.59万名5岁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筛查结果显示,儿童空腹血糖受损率为2.12%,如果不加以干预,他们过早发生2型糖尿病的概率很高。 “儿童血糖异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通常认为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张平平说。儿童1型糖尿病多与遗传和基因突变相关,乐乐进行了基因检测,但并未发现有基因突变情况,其直系血亲也没有1型糖尿病患者。她的弟弟血糖则完全正常。对于发病快速增长的儿童2型糖尿病,目前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超重与肥胖、静坐生活方式以及出生时体重超重、糖尿病家族史等。有研究表明肥胖儿童高达25%以上伴有2型糖尿病。出生时体重超过4千克的巨大儿患糖尿病风险极高,100个巨大儿中有一个在20岁前会血糖升高,成为糖尿病“后备军”。 “三多一少”症状易忽略 高血糖并发症危及生命 张平平说,儿童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几乎所有患儿起病时至少有“三多一少”4个症状中的1个,部分患儿有夜间遗尿表现。但由于儿童成长特点,这些症状常常被忽略,导致糖尿病患儿特别是低年龄的1型糖尿病患儿约30%至40%初次就诊时常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患儿生命带来严重威胁。统计显示,5岁以下1型糖尿病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为52.7%,我们接诊过最小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儿只有3岁。因此1型糖尿病及早发现对患儿极为重要,对低龄儿童定期做血糖监测是简单易行的筛查方式。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儿童糖尿病最为严重的急性并发症,需要积极的抢救治疗。这类患儿往往是由于感冒等急性感染、过食、延误诊断或诊断已明确但胰岛素治疗突然中断等因素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典型症状有深大呼吸、呼气中带有烂苹果味,脉搏细速,血压下降,体温不升,也可有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甚至嗜睡、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需要与肺炎、急腹症、脑膜炎、败血症等鉴别治疗。 2型糖尿病通常发病年龄较大、起病缓慢、症状不明显,患儿易合并代谢综合征表现。如果孩子体型肥胖、颈部皮肤发黑即黑棘皮病、在幼儿园或学校体检中发现高血压或高脂血症,就要积极监测餐前餐后血糖。 儿童糖尿病需终身治疗 综合管理治疗不懈怠 目前儿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依据美国糖尿病协会和国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联盟制定的诊断标准,即符合以下标准4条中的1条即可诊断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2小时后血糖≥11.1mmol/L;有典型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且随机血糖≥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儿童空腹血糖受损即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5.6mmol/L。 张平平说,儿童1型糖尿病也称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是无效的,必须终生注射胰岛素。2型糖尿病可以口服降糖药治疗。空腹血糖受损患儿经过生活方式、营养的综合干预能避免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她特别提醒家长,儿童糖尿病的治疗和成人相似,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即使是空腹血糖受损都应和成年糖尿病患者一样,要尽快进入糖尿病防治“五驾马车”治疗模式,即糖尿病教育、运动、饮食、药物和血糖监测的综合管理治疗。不仅如此,儿童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需要家长长期配合,治疗的目标是保证患儿身心发育正常、有良好的生活质量、远离糖尿病并发症。(来源:天津日报 记者 赵津)

心血管医学领域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人与动脉同寿”,说的是人的寿命与血管年龄相关。人体生来血管柔软通畅,病于血管堵塞,老于血管硬化。 大家总习惯性认为头发花白的时候,血管才开始老化、堵塞,殊不知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很可能导致血管早衰。许多年轻人明明实际年龄只有二三十岁,“血管年龄”却是五六十岁,这样的患者在心血管门诊比比皆是,“人未老血管先衰”比人们想象的更加严重。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房子,那么刚出生时就是新房,动脉就像房子里的新水管一样,内里光滑,弹性且柔韧。在年龄增长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作用下,血管壁的硬度会缓慢地逐渐增加,导致血管阻力增加、弹性降低(血管硬化)。血管内壁开始逐渐出现脂质条纹,这些脂质条纹会逐渐生长成为斑块(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管硬化和斑块形成早期还不至于影响血流,因为还没有器官因此受累,一般没有症状表现出来。 不过,血管遇到以下“困难”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血管“压力大”:血管硬化。血管老化会导致血管中膜的平滑肌增生,并产生胶原蛋白增多,弹力蛋白断裂,简言之就是血管不断变脆、变硬,会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脑微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特别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管硬化容易与高血压“相辅相成”,形成恶性循环。 血管“阻力大”:血管粥样硬化。动脉内膜的病变导致斑块形成,随着斑块增大和斑块内脂质的堆积,会导致血管狭窄,血液流动就开始受到限制。就像管道内壁结垢、生锈,逐渐导致管道受阻而无法快速通畅的供水,就会出现胸痛胸闷、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当血管弹性越来越差,血管腔里越来越窄,血管就可能某天突然“崩盘罢工”,进而形成血栓,将血管迅速堵塞甚至堵死,血管无法正常流通,引起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严重甚至会引起急性心梗和急性脑梗,威胁人的生命。 血管“结成块”:静脉曲张。由于静脉血管缺乏平滑肌结构,其老化主要表现为血管扩张,即静脉曲张。一般而言,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因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的人易患静脉曲张。而一旦患上静脉曲张,站立或行走都会受到影响。同时,静脉曲张也是导致静脉血栓的重要原因。 血管遍布体内各处,联通着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因此保持心血管的年轻化十分重要。上表中的12种情况,可以帮助预测自身的血管年龄。 如果做了自测,认为自己可能有血管老化的趋势,就建议到医院做专业的血管功能检测,准确了解“血管年龄”。目前,临床上有两个检查,一是动脉造影,二是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检查。当检查结果存在异常,提示患者需要关注血管健康、排查不良因素的干扰、改善生活方式等,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血管老化的原因主要分为不可变因素和可变因素。不能更改的因素包括基因、性别、年龄等;可以改变的因素主要是个人的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睡眠、心理状态和慢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控制情况。不能改变年龄,但是生活方式可以自己选择。 清淡饮食,保持血管畅通。高糖、高油、高脂、高盐这“四高”饮食,可以说是血管的头号天敌。浓油赤酱、大鱼大肉虽然美味,但容易导致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在血管壁上附着堆积,造成动脉硬化,导致血管不畅通。 建议大家掌握三个每日“不超过”,即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食用油摄入量不超过25~30克,糖摄入量不超过25克。同时多吃蔬菜、水果、鱼、全谷类、富含钾和其他矿物质的食物,多饮水促进血液循环。 拒绝吸烟,维持血管弹性。研究表明,吸烟人群动脉硬化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且前者动脉硬化程度明显加重。因为吸烟会抑制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使甘油三酯升高,破坏内皮细胞的功能。 规律作息,缓解血管压力。适当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以减少氧化应激和血管炎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保持每天7~8小时充足的睡眠时间及良好质量,可以降低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风险。精神压力可能会使血管内皮功能发生障碍,损伤血管的扩张能力。拒绝“精神内耗”,让自己心神宁静,可以稳定血压,保护血管内皮,让血液循环更顺畅。 定期体检,关注血管健康。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时刻关注自己的血管健康,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