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行业热点

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近期,儿童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有所上升,如何科学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国家卫健委日前组织专家回应社会关切。 支原体感染或肺炎有什么症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徐保平说,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有两个:一是发热,二是咳嗽。其中,咳嗽初起为阵发性干咳,进展中会有咯痰。有人会出现胸痛、咽痛、头痛等症状,少数人甚至出现紫绀、呼吸困难等现象,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何治疗呢?一线治疗药物主要是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生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据专家介绍,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它导致的肺炎与新冠病毒的致病方式完全不同。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一般都有季节发病的情况,支原体肺炎近两年尤其是今年在我国一些区域流行,有少数家庭或班级出现聚集发病情况。 支原体肺炎是否会出现“白肺”?有的支原体肺炎患者肺部影像上显示有一片白色,大多是一个肺叶或一个肺段感染所致,这和医学上所说的“白肺”是两个概念。一般来说,“白肺”是指双肺弥漫性病变,主要发生在重症感染时,其症状和严重程度都与支原体肺炎有所不同。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和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会携带病原体。那么,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徐保平提醒,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必须去时可以戴口罩。注意勤洗手,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另外,学龄儿童患支原体肺炎后不要带病上学,要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 从成年人临床情况来看,目前该院发热门诊接诊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人症状和往年没有太大区别,数量较夏季略有增加。他从中医的角度指出,秋季气候干燥,病邪容易侵犯肺系,诱发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口干、咽痛、咳嗽等症状,中医统称为秋燥病。如果发生呼吸道疾病,出现干咳、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服药。 在饮食上,多吃百合、银耳、白萝卜、藕、梨等润肺防燥的白色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在作息上,早睡早起,不要熬夜,适量运动,不要过度出汗,以免耗气。秋冬气温逐渐下降,老人和儿童尤其要注意保暖防寒。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金振娅)...

当前,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的不同地区还在不同程度流行,本市和全国整体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但新冠病毒并未消失,在人群中的传播仍持续存在。同时,一些地区还有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的流行。“五一假期,人员流动性增加,越是人多的地方,越不能忽视健康防护!”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提醒,本市不同人群新冠病毒免疫水平还存在差距。在此前疫情中,没有感染而且还没有完成新冠疫苗免疫接种的人群,仍需通过接种疫苗提升保护。 国内外研究表明,含病毒感染在内,有三次或以上的抗原刺激,会产生较好的保护效果。人体内的保护性抗体随时间延长而发生衰减。为了提高人群对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能力,补齐不同人群的免疫水平差距,下列人员需要接种新冠疫苗。 外出游玩提前规划行程 外出游玩提前做好行程规划,做好预约,错峰出行;关注有关专业部门的旅行提示,了解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疾病流行现状。 若有身体不适,尤其是老人、孕产妇和有慢性病等特殊人群,建议请专业医生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出行。 若自驾游需提前做好出行攻略,避免疲劳驾驶。 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遵守咳嗽礼仪,注意手卫生,关注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物;如遇恶劣天气,尽量减少出行。 建议老人、体弱人群及孩子更要注意个人防护,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科学佩戴口罩 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期间。 ★ 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期间。 ★ 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 ★ 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 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 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 外出注意饮食安全 旅途中饮食需谨慎,注意饮食卫生、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应到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正规餐馆就餐。倡导“公勺公筷”、“分餐制”等健康生活方式。 野外就餐最好携带有密封包装的食品;打开包装后的食品应尽快吃完,不食用腐败变质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和饮品。 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 做好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旅游途中应注意防昆虫叮咬,预防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应尽量避免在昆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如需进入,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 避免与动物密切接触 不招惹流浪犬等陌生宠物,一旦被咬伤,应该及时到指定的狂犬疫苗接种门诊彻底清洗消毒伤口、接种疫苗、必要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尽量避免进入野禽栖息地,避免接触病死禽畜。 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出现发热、咳嗽、腹泻、出现皮疹等症状时应密切关注,当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就诊时,带好口罩,要告知医生外出史,以帮助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