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行业热点

近年来,互联网巨头纷纷拥抱中医药,越来越多的传统中医药企业开始打通线上渠道。随着数字化的推进,目前中医药互联网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从诊前防未病到诊中治疗,从诊后康复到医药零售,从院内到院外,能够为用户提供贯穿生命全周期、覆盖健康全场景的中医药产品及服务,传统中医药正在焕发新活力,“互联网+中医药”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不久前,京东健康中医院上线暨中医会诊中心正式成立,聘请多位国医大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入驻。据了解,京东健康中医院会诊中心设置了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名老中医工作室。在为患者提供专家在线问诊、团队会诊等服务的同时,还上线了中药饮片开方等特色服务。医生可在平台上为患者开具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粉剂、水丸、蜜丸以及膏方等,满足患者对不同中药剂型的需求。 近来,国内领先的慢病管理平台医联也正式上线中医慢病管理服务。医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兼治标本,互联网医疗使广大基层患者在家中就能获得高水平的专业线上医疗指导,减少奔波劳苦,大幅度减少了医疗开支。同时,平台可以开具中药制剂,直接送药到家,省时省力。 中医药行业也已认识到“触网”的重要性。如固生堂中医已经与腾讯智慧零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内容范围涵盖中医行业各类数字化应用场景,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底层技术,双方将通过密切协作,共同构建支撑固生堂中医战略发展的数字化平台,助力固生堂中医在新时期顺利实现企业数字化建设;双方优势互补,打造固生堂中医数字化核心竞争力。 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湘龙表示,“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医药企业带来更大的便利,使效益明显提升。以陈李济普生电商服务平台为例,已由2014年年销售2000万元的规模突破至现在的9000万元。 机遇与挑战的碰撞,也不断刺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目光转向电商,通过AI加持、数字化手段赋能,提升了传统医药企业的竞争力,让老字号大品种焕发新的活力。 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老字号百强品牌榜单中,中医药显示出越来越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片仔癀榜上名次不断上升。云南白药名次从此前的第9位升至第3位,北京同仁堂排在第4位,东阿排在第9位,片仔癀排在23位。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国家对互联网医疗利好政策频出,有效推进了医药行业的互联网化。尤其是2020年,在疫情防控需求的推动下,患者也明显向线上转移,而中医药的显著疗效,更增强了行业的“触网”信心,传统中医药“触网”明显加速。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进一步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也正在征求意见,这意味着,网售处方药或将“开闸”。在多重利好政策加持下,“互联网+中医药”将释放巨大潜能,中医药将迎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期。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杨果平)...

今年,多数人将健康重点放在了预防新冠上,却将与人类纠缠了几十年的慢性病置之脑后。事实上,人们对慢性病的重视程度从来都不及它的严重性。一个“慢”字就带来不少误解。 “不严重、不紧急、不致命”,患者对慢病的认识不足和种种懈怠最终会使小病发展成大病,危及生命。《柳叶刀·全球健康》杂志上一项研究指出,如果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30年,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致的过早死亡率降低1/3,全球30~70岁人群的平均预期寿命将延长0.8岁。 受访专家: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副主任、主任医师 刘 芳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 王志兴 慢病,从神秘到可控 慢性病是指长期积累形成的不具备传染性的疾病,它“潜伏期”较长,得病时间不确定,主要包括四大类: 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胃癌、肺癌、肝癌等恶性病质慢性病。 慢阻肺、肺气肿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病是在经济繁荣之下,伴随生活方式和饮食模式巨大变迁而产生的。 在过去的上万年间,人类靠采集、捕猎、耕种和养殖来获得食物。 直至150多年前,工业革命开启,机器和化工产品应用在农业和食品领域,人类活动量相应减少。 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天然食物为主的家庭膳食模式,逐渐被以加工食品为主的即食快餐取代,但人类上万年进化下来的身体和基因一时间适应不了这样的剧变,糖耐量受损、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症状开始出现于同一个体或家族,不过人们并不清楚其中的原因。 70年代开始,医生发现这些症状主要出现在高热量饮食和肥胖人群中,这才将其与饮食联系起来。 到了80年代末,医务工作者发现胰岛素抵抗是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关键,后来医学界将其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90年代,胰岛素抵抗相关的疾病陆续被发现,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系列与代谢调节紊乱相关的疾病称为“代谢综合征”。研究证明,代谢综合征就是多种慢性病的基础。 在我国,慢性病的快速增长是近三十年的事。解放前,寄生虫病、传染病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在爱国卫生运动等一系列防治措施后,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再加上20世纪80年代末“洋快餐”进入中国,居民饮食习惯改变,体力活动减少,环境污染加重,慢性病逐渐“攻占”了疾病谱的“第一梯队”,成为国人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慢性病致死率已居全国总死亡率之首,我国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主要死因。 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75.8%的人被至少1种慢性病困扰,且一人身患多种慢性病现象严重。 慢性病患病率的迅速升高,引起了政府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了心脑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监测。 到了90年代,原卫生部建立了慢性病防治示范点,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进入21世纪,随着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立,慢性病的防治工作逐渐规范化,加上医疗技术蓬勃发展,患者已实现与慢性病长期共存。 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正式启动,明确提出到2022年,将我国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由2015年的18.5%降到15.9%以下。 慢病拖累社会及家庭 刘芳说,大多数慢性病在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可以用“悄无声息”来形容,当它被发现时,可能早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壮大”。慢性病的急性发作也是如此,它的突然出现绝不等于突然形成。 以国人死亡的“第一元凶”心脑血管病为例,患者一般在青壮年时期就已出现斑块征兆,经过二三十年的“加码”,血管逐渐变窄,此时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症状,但许多人不会太较真,直至狭窄到一定程度,出现严重症状,甚至心肌梗死、脑梗死,人们才如临大敌。 在对抗慢性病的道路上,任何一点疏忽、懈怠、任性,都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王志兴说,慢性病由于病程长、迁延不愈,很容易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伤害。 如肢体活动受限、失眠、语言不利,脏器功能进行性受损或失能,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而产生悲观、抑郁等情绪,严重时还会反过来影响慢性病的治疗。例如,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就是普通人的3~5倍。 除了身心“遭罪”,慢性病还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我国慢性病具有“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的特点,需要投入大量的照护成本、医疗保险成本等,慢性病正在成为拖累中国社会和家庭的最大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章称,在全球范围内,我国老年人因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远高于美国、 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更令人心忧的是,我国慢性病发病仍呈上升态势,随着老龄化加深,未来10年若控制不佳,慢性病负担会雪上加霜。 持之以恒,以慢治慢 不同于来得快、去得快的急性病,慢性病不能自愈,也几乎不能治愈,这决定了其防治是一场“持久战”。 专家们表示,如果能够及早将慢性病提高到“重大疾病”的级别去对待,认清它、降服它,慢性病就没那么可怕。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要持之以恒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让疾病发生;患上慢性病的人,除了要遵医嘱治疗外,也要严格管理自己,尽可能让健康状况维持在基本正常状态,不让疾病发展。 戒烟戒酒 全球每年有超过700万人死于烟草,死亡原因中,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大约各占1/3。过量饮酒是肝癌、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国是饮酒大国,饮酒过量引起的相关疾病逐年走高,不容小视。 建议戒烟戒酒,同时倡导无烟无酒的健康文化观,不将烟酒作为社交“敲门砖”。 合理饮食 食盐摄入过量会引起血压升高,并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风险。我国居民平均每天用盐10.5克,大大超出世界卫生组给出的每天不超过5克的推荐量。高糖高脂饮食会引起内分泌问题,造成超重和肥胖,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风险。 建议少吃咸菜、腊肉等腌制食品,做菜时使用定量盐勺,减少豆瓣酱、味精、鸡精的使用;烹饪时尽可能选择不用或少用油的方式,如蒸、煮、炖、焖、凉拌等;三餐要规律,不暴饮暴食,少喝含糖饮料,多吃新鲜蔬果。 勤于锻炼 近三十年,不论是职业上的体力活动,还是家务劳动,国人活动量都明显下降,摄入的热量“无处施展”,便容易造成肥胖,诱发慢性病。 建议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健康体重,不过,运动类型、运动量和频率因人、因病、因时而异,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制订个性化运动方案。 定期体检 “健康中国行动”提倡居民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强化慢性病早期发现。 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监测血压。 40岁以下人群每2~5年检测1次血脂,40岁及以上人群至少每年检测1次血脂,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血脂。 4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必要时查糖化血红蛋白。 放平心态 心理健康是降低慢性病风险因素的重要环节,因此日常要保持良好睡眠和愉悦心情。 慢性病患者更要放平心态,慢性病虽是“终身病”,但只要将指标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患者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菌素、阿奇霉素等这些我们常见到、常听到的抗菌药物,也是抗微生物药物中的一种。抗微生物药物,是指能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用于预防和治疗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它包括有抗菌药物、抗病毒药、抗真菌药和抗寄生虫药等。 提到抗微生物药物,不得不再说一说另一个词语——“超级细菌”,超级细菌在近些年慢慢走进大众的视野,甚至让人听了闻风丧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李亚冰说,“超级细菌”准确的名称叫“多重耐药性细菌”,它并不是特指某一种细菌,而是泛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人类对药物的滥用,加速让细菌逐步从单一耐药到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最终成为耐药超级细菌。专家表示,细菌耐药不仅是医学问题,还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给疾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 李亚冰表示,我们自己一些错误用药行为就是对抗微生物药物的滥用,这也是让超级细菌形成的一个“加速器”。 错误一: 感冒了就用点抗生素 感冒了就上抗生素,可能是很多人惯有的操作,那么,感冒了真的需要服用抗生素吗?李亚冰指出,大部分的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于病毒引起的感冒,抗生素其实是无效的,大部分人在经过约一周左右的病程后可自行痊愈,只有一些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感冒,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按量地使用抗生素。 错误二: 追求新的、高档的抗菌药物,迷信广谱药 所谓广谱、窄谱,通俗地讲,就是抗菌药物所能覆盖的细菌种类较多、地毯式杀菌的,即为广谱。而抗菌药物所能覆盖的细菌种类较少,精准对症杀菌的,即为窄谱。那是否广谱的就一定优于窄谱呢?李亚冰说,其实也不然,我们不要太迷信广谱药,一般来说,建议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能一种药解决问题的,就不联合用药,不要以为把最好的药给用上,病就会好得快一些,过度、过量的用药只会提升细菌们的“战斗力”,甚至催生出无药可治的“超级细菌”。那么抗微生物药物究竟该怎么选择,建议最好是到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的医生根据感染细菌种类等来合理用药,首选针对性强、窄谱、安全性好的抗菌药物。 错误三: “无所不能”的“消炎药” 头疼牙疼,吃点“消炎药”,感冒发烧,吃点“消炎药”……“消炎药”曾一度扮演着老百姓眼中“无所不能”的杀菌勇士,而这个抗生素等抗菌药物,就是老百姓眼中无所不能的“消炎药”,很多老百姓觉得,抗生素等抗菌药物可以治疗一切炎症。李亚冰说,实际上,消炎药主要针对的是非感染性炎症(无菌性炎症), 它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等)和甾体类消炎药(如地塞米松等),而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动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但对病毒感染则无效,常见的有链霉素、头孢菌素、青霉素等,所以,准确地来说,把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其实是不恰当的。 错误四: 是药三分毒,症状好一些了就不要再用了! 有些人觉得,是药三分毒,于是,在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时,一看到症状稍有好转了,就自己擅自停药或减量,但其实,不足量的使用,往往很容易催生耐药性,所以,一旦涉及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时,一定要做到遵医嘱,吃足量。 总之,对抗微生物药,我们要做到的是正确看待,既不滥用,也不盲目拒绝,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来源:羊城晚报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林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