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作者: 新渔生物

渴了才想起喝水,饭后点一支烟,上了饭桌必须有酒……在美国《时尚健康》杂志中国版刊出的“8大夺命饮食恶习”中,这些常见的习惯赫然在列。也许有人会问:这些习惯真有那么可怕吗?记者采访多位权威专家,告诉你这些习惯究竟“坏”在哪儿。 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 杨力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病委员会主任委员 洪昭光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 江用文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 于康 黑龙江省健康管理学会委员 徐伟 广西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马力平 1 不渴不喝水 水不仅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还是人体排毒的工具。国内一项调查显示,七成人都是发觉渴了才喝水,殊不知当你感到口渴时,身体至少已流失了1%的水分。 喝水不是为了解渴,而是要让其参与新陈代谢。长时间缺水会增加血液黏稠度,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对肾脏损害也很大。而且,越不及时补水,喝水的欲望就会越低,身体就会变得越来越“干旱”。 因此,不管渴不渴都要充分补水,成年人一般每天至少要喝1200毫升水。晨起后空腹喝杯温开水能稀释血液;饭后半小时内不要喝水,否则会稀释唾液和胃液,影响消化;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因为频繁起夜会影响睡眠。 2 不重视主食 曾经,米饭、面条、馒头都是人们餐桌上顿顿不离的主食,可生活好了,这些食物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很多人为了减肥甚至拿水果充当主食。美国营养学家研究显示,主食吃得少,坏胆固醇会增高,患心脏病的风险就更大。 而中国传统医学更强调“五谷为养”,主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以水果当主食,极易造成营养不良和营养不均。 马力平建议,应保证膳食中谷物等主食提供每天所需能量的50%~60%。成年人一天约需2000千卡热量,其中源于主食的应不少于1000千卡,三餐分配比例最好是4:3:3或4:4:2,如早上吃两个包子、一碗粥,中午吃碗面条,晚上吃一小碗米饭加块红薯,就较合理。 3 餐后点支烟 老百姓常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其实,医学研究表明,进食后立即吸烟对健康极为不利。饭后抽烟的危害比平时抽烟要大10倍。这是因为人进食后,消化系统立刻全面运动起来,人体胃肠蠕动十分频繁,血液循环加快,全身毛孔也都张开。 这时吸烟,肺部和全身组织吸收烟雾的力度加强,烟雾中有害物质会强烈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因此,公共场所和家里要全面禁烟,瘾大的烟民如实在难熬,也要将吸烟时间定在饭后半小时。 4 顿顿无酒不欢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无论亲朋欢聚,还是工作应酬,都少不了酒来助兴。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60种疾病都和饮酒有关,酒精引起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烟草。 美国研究发现,长期喝酒,全身器官都跟着遭殃:从肝脏、肠胃、胰腺,到大脑、心脏、骨骼、耳朵和眼睛,无一幸免,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最可怕的是,过量饮酒还会引发癌症。食道癌、胃癌等癌症最易盯上爱喝酒的人。 对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酒,越少越好”。正常情况下,男性每日摄入纯酒精量不应超过20克,女性应更少一些,用“饮酒量×酒精浓度×0.8”这个公式就能算出酒精摄入量。如实在不能避免饮酒,也最好不要空腹喝酒,喝前可吃些含淀粉和高蛋白的食物,如面包等。 5 饭后喝浓茶 很多中国人有饭后饮茶的习惯,实际上,这给健康埋下隐患。饭后马上喝茶,茶叶中的茶多酚容易与食物中的铁质、蛋白质等产生络合反应,从而影响人体对铁质和蛋白质的吸收。 有关实验表明,饭后饮用15克茶叶冲泡的茶水,会使食物中铁的吸收量降低50%。 江用文表示,饭前空腹喝茶、吃饭过程中喝茶,也都不利于消化。饭后如果口渴可以喝点白开水代替。如果要喝茶,最好饭后1小时来杯淡茶。 6 晚上吃大餐 忙碌了一天,现代人往往把晚餐作为正餐来好好犒劳自己。殊不知,这样百害而无一利。晚餐吃得过多,多余热量合成脂肪储存在体内,会使人发胖,有时再加上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人可能在睡眠中休克。 而且,鼓胀的胃肠会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使大脑相应部位的细胞活跃,睡觉时会诱发各种噩梦。此外,长期晚餐吃得过饱,且餐后不运动直接休息,可能诱发肠癌,更是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诱因。 因此,晚餐要尽量早吃;其次,要减少肉食;再次,应控制进食量,晚餐摄入热量不应超过全天摄入的30%;最后,晚饭半小时后可散步消食。 7 漏掉早餐 很多人因起床晚、怕麻烦、赶时间等原因,“牺牲”掉早餐。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胰岛素水平更高,久而久之易患糖尿病。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表明,常不吃早餐会增加患心脏病风险。于康表示,漏掉早餐也会降低工作效率。另外,还易引起皮肤干燥、起皱和贫血,诱发消化道疾病。 长期不吃早餐,甚至会使胆固醇增高,易患上胆结石。因此,无论多忙,早餐不能省。建议大家最好在早上7~8点吃早餐。如果吃太早,会干扰胃肠的休息。另外,早饭种类要少而精。 8 狼吞虎咽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中国人的吃饭速度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一项调查显示,4000多人中有近九成吃顿饭只花十多分钟,一口饭就嚼两三下。 日本大阪大学研究发现,吃饭速度快会导致肥胖几率翻倍;美国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则指出,如果咀嚼不细,粗糙的食物会增加胃的负担。吃饭太快,不仅对食道带来损害,还可能造成消化代谢功能紊乱,引起便秘、发胖。高血糖患者吃饭太快则有加重病情的危险。 因此,每顿饭至少吃15分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能增加咀嚼时间。此外,每口饭的咀嚼速度也要放慢,一口嚼20次以上为宜。...

一年有四季,人生亦如此。《黄帝内经》提到“故智者之生也,必须顺四时而避寒暑”,即是说,人体应顺从四季阴阳寒暑的规律,才能健康长寿。中国女医师协会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韩萍表示,健康管理是一项贯穿全生命周期的行为,若将88岁作为平均寿命,除以4,各年龄段恰好对应人生的四个阶段。想要获得身心健康,就要顺从人生的“春夏秋冬”。 受访专家: 中国女医师协会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韩 萍 打好一生的底子 春归大地,正是动植物生长最快的时节。0岁到22岁这一年龄段,也是人生的上升期。从婴幼儿的懵懂,到迈入成年的门槛,这是身体成长速度最快、心智发育变化最大的“季节”。 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营养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如果不注意饮食,将直接影响或阻碍正常发育,甚至使体型和容貌都会受到损害。如今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营养不良已经非常少见。饮食过于精细、零食不间断等问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儿。《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7岁以上肥胖儿童人数高达3496万之多。 十二三岁至十七八岁是生长发育的飞跃时期,身体内分泌活跃,代谢旺盛,是少年脏腑功能最佳时期。但因为课业繁重,学生族普遍牺牲运动和睡眠时间来提高分数。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青少年体育活动量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值。数据显示,00后也已经超过90后、60后,成为熬夜主力军,占比高达45.7%。 在人生春季,家长有义务学习健康知识,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并让这种好的习惯贯穿一生。合理搭配荤素,多吃果蔬、鱼类、禽类,吃好早餐,少吃零食,尽量选择新鲜、低能量、低脂的食物,比如豆制品,乳制品等。每天保证1小时左右的体育锻炼,多到户外晒太阳,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 不要过度透支身体 夏季葱茏,23岁到44岁的青壮年褪去了少年的懵懂青涩,进入了心智成熟、精力旺盛的人生“夏季”。 这一年龄段的人,往往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上克服万难,职场上摸爬滚打。虽然精力充沛,但不时身体也会拉响警报。《2016北京白领健康白皮书》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上班族不运动,每周加班超过5小时,颈椎病、肥胖、慢性咽炎等成为京城白领最常见的慢性病。近些年,因熬夜、加班猝死事件时有发生,罹患绝症的也不少见。 被称为“三明治”的青壮年除了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婚姻和工作等压力,大约一半的青壮年深感抑郁,加上失业、离婚等重大生活变故都容易导致身心疾病。吸烟、酗酒、熬夜、饮食不规律等恶习都在侵蚀青壮年健康,一项数十万职场人健康调查发现,中年人恶性肿瘤发病率正在逐步上升。 青壮年也应关心自己,不要认为自己年轻就“挥霍”健康。坚持每年体检一次,努力做到“四十指标都正常”。积极锻炼,减少久坐;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培养兴趣爱好,减少不必要的交际和应酬;注意排解压力,不要自己硬抗;及时发现身体不适,尽早诊断治疗,防微杜渐,调整生活方式。 平稳过渡防抑郁 秋收金黄,45岁到66岁,提醒着人们收起夏季的蓬勃旺盛,以稳定的心绪应对秋季的肃杀之气。“秋季”是一个转折点,要学会让身心平稳过渡。 中年人的脏腑功能逐渐衰退,肌肉量流失,骨密度下降,逐步进入更年期,迈向老年阶段。对于中年女性来说,激素变化、潮热等绝经前的变化会导致睡眠困难、抑郁症、经前期综合征等症状。离退休也是生活中的一次重大变动。很多人因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产生焦虑等心理障碍,往往容易引发其他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研究显示,社会支持有助于防止或缓解中年抑郁。与朋友保持联系的中老年人健康指数高,患病风险低。可以多做一些让自己感觉舒服的事情,比如,去健身房做瑜伽或深呼吸等运动,和朋友一起外出旅游等。 关注自己患慢病的风险,每年参加一次体检。如发现血压、血糖高了,尽早干预,争取“六十以前不生病”。减少应酬,戒烟限酒,饮食多样,适当节食,防止营养过剩导致肥胖。适当退居职场二线,不要透支身体带病工作。提早规划退休生活,可以学习新技巧、参加培训班、积极锻炼。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与远距离朋友网上视频聊天也是排解孤独的很好选择。 管住慢病安度晚年 秋收冬藏,步入老年后,所有的器官都在发生功能性退化,人体代谢相对缓慢,各种疾病也陆续找上门。2014年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北京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显示,18岁组人群的健康期望寿命只有58.17岁。也就是说,在整个“冬季”,大多数老人都会在疾病和不健康的状态下度过,带病生存成为一种常态。67岁到88岁,要避免操劳,管好慢病,并非易事。 这一时期,根据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可将其分为三类老人:A类老人没有疾病,充满健康活力;B类老人基本生活能自理,但有慢性病,经常看医生;C类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不起,需要照护。对于A类老人,重点要防慢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B类老人要将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控制达标范围内,如虽然血压高,但通过服药、调整生活方式后,能合理控制,不会引起并发症。C类老人也要遵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方案,争取早日康复,转为B类老人。 进入人生“冬季”,老人要警惕心血管、骨骼、认知功能等方面的健康问题。如60岁后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达39%,死亡率也急剧上升。50岁以上中老年人每年因骨质疏松导致约37万起骨折事件,60岁后发生率急剧升高。调查显示,中老年轻度认知功能异常患病率比十年前增加85%。 饮食上,少吃大鱼大肉,多补充牛奶、豆制品、海产品等高钙食物,避免心血管问题和骨质疏松的发生。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少爬山、爬楼梯,保护好膝关节。降低和延缓认知障碍的发生,应避免情绪紧张激动,多参加社交活动,建立朋友圈,丰富晚年生活。...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015年,在世界范围内成年糖尿病患者大约有4.15亿名,平均每11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患糖尿病。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中国糖尿病患者总数约为1.1亿1,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相信这个“世界第一”给大家带来的不是自豪,而是隐隐的不安:原来糖尿病离我们这么近!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它的挑战。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以要想预防糖尿病,我们得了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首先,来看看比较容易患糖尿病的几类人群: 1、年龄>40岁的人群,并且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提高68%; 2、有家族病史人群,即父母、子女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群; 3、有不健康饮食习惯的人群,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增加患病风险; 4、体重超重或肥胖人群,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6.28倍; 5、吸烟人群,吸烟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比不吸烟人群增加42%,而且吸烟的累积量越高,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就越高; 6、患有高血压或高血脂人群,这两种疾病与糖尿病可谓是“难兄难弟”,只要患了其中一种,另外两种很容易就会找上门来; 7、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 8、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或者妊娠糖尿病的妇女; 9、缺乏锻炼人群,经常“宅”可不是一件好事; 10、长期精神紧张或抑郁的人群,或者长期接受抗精神病、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如何简单快速的判断自己是不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呢?下面这张表可以帮助我们,它是一种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工具。我们可以根据表中的指标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评分,如果总分超过了25分,就应该给与重视,一定要去医院做一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便及早发现是否患病。 仅花两分钟,就能了解你的风险: 中国糖尿病风险评估表:根据下表计算分数,了解你是否有换上二型糖尿病的风险,风险评估数值<25,低风险;≥25,高风险;   在了解了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后,我们才能有的放矢。下面再给大家列一些预防糖尿病的建议: 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选择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少吃垃圾食品; 2、增加日常活动量,每天进行至少2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2; 3、定期测量体重,最好将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超重者要努力减肥啦; 4、吸烟的人群最好是戒烟,喜欢喝酒的人也要控制饮酒量; 5、保持心情舒畅,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应该及时就医。 特别提醒:有一些患者在糖尿病发病初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建议有糖尿病家族病史、身材肥胖、缺少运动、有不健康饮食习惯的高危人群,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血糖检测。 联合国糖尿病日(11月14日)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WDD),是由国际糖尿病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于1991年发起的,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使世界所有国家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更加关心糖尿病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加强对糖尿病预防措施、治疗手段的研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城市化在给人类带来繁荣和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现代城市的设计、建造和运行方式都有可能对公民的健康产生威胁,罹患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激增。城市化加速后,民众患糖尿病风险提高了10%。2017年,已有2/3的糖尿病患者生活在城市。 虽然糖尿病是无法治愈的,但可以通过科学手段预防并控制病情发展的慢性病,城市环境不仅增加了人们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还会影响人们管控疾病的能力。 现在,城市改变糖尿病已经刻不容缓,为共同抑制城市糖尿病的蔓延,各大城市携手开创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创建更有利于城市健康发展的新方案、策划应对城市糖尿病问题的机制。通过加强糖尿病有关医学知识教育,提高市民对糖尿病的防治意识,改善自身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定期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并借助医学手段的帮助,即使生活在节奏飞快的城市中,同样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的发病概率。...

近日,在太庙举办的奇点大学公开课上,美国硅谷奇点大学生物技术和信息学项目负责人Raymond McCauley给大家来一个令人兴奋的研究,基因修复技术有望成为人类一直追求的“长生不老仙丹”,让人类获得永生。而该校何塞?路易斯?科代罗教授为这个梦想加了一个可以实现的确切时间:2045年。 美国奇点大学设在加州硅谷心脏地带,2009年创建,美国宇航局埃姆斯研究中心内,是为迎接电脑优于人脑的时代来临,谷歌(Google)与美国宇航局(NASA)展开合作,是致力开办一所培养未来科学家的学校。 Raymond McCauley在奇点大学北京公开课上重点讲述了DNA技术的发展,他认为数字生物学、生命科学开始走俏,其中最重要的便是DNA技术。由于受摩尔定律的支配,DNA测序成本在逐渐降低,2014年人类基因测序成本约为每人1000美元;2016年会降到4张披萨的成本;而到2020年,其成本差不多为1毛钱。此外,他还提到了若干将基因技术变成大众及消费产品的科技公司,包括Illumina、23andMe和Second Genome等。 通过基因组序列可以了解基因是如何与癌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等联系一起的,这样就能找到方法阻止疾病的发生。这种方法可以让人类在不久的将来按照自己的喜好“设计”后代,避免出现畸形或疾病。 Raymond McCauley表示,随着生命的衰老,我们的DNA会开始出错,而基因修复技术的研究,可以保护我们免受环境的各种影响,从而开始自我修复,以保持健康和容颜。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7月22日报道,美国硅谷奇点大学教授何塞.路易斯.科代罗称,到2045年,科技的进步将能阻止人类的衰老,也就是说人类将可以长生不老。 不论是爱滋病还是癌症,或是饥饿,还是别的什么疾病,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疾病可以结束人类的生命,因为,正如他所说,“衰老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

中医补血,被很多人理解为就是治“贫血”,这狭义了中医的补血概念在先,低看了中医在后。 即便是顶级补血药阿胶、熟地,也不如西医输血效果快,但无论是中医,还是中医托生的中国哲学,都不屑于后者,这一点,已经被孔子写进了《论语》:“君子不器”。 “器”字中间是个“犬”字,《说文解字》对“器”的解释是:“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能被狗看护住的东西,材质再高贵,也是可以被拘泥住的,有明显的局限性,无论于哲学还是医学,都不是最高境界,从孔子对“器”的否定,到中医补血的内涵,显示出的是中国人和中医的思维优势。 西医诊断“贫血”,就看化验单上的红细胞、血色素,低过一定数值就可诊断,标准清楚、客观。中医对血虚的判断,靠医生主观辨证和病人自身感受:面色萎黄或者恍白,手脚冰凉,头发枯黄,容易疲劳,头昏失眠心慌等,诊断依据模糊、主观,后者是中医被指不科学的原因之一。 晚近,像韩启德院士这样量级的科学资深人士不断发声:托生于科学的医学,面对人类的健康,只有8%的贡献而已,而很多奇迹,恰恰发生在科学不及之处。 去年年底,美国血液学会将“欧尼斯特·博特勒”奖,颁发给前卫生部长陈竺院士,表彰他用“三氧化二砷”将一种白血病基本“治愈”。事实上,“三氧化二砷”,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已被中医用来治疗食道癌,那时候,它的名字还叫“砒霜”。 那个食道癌病人吃的药,是当地一位中医的方子,“砒霜”是重要一味,服药后,不仅能喝水,一顿还能吃两个馒头,检查也发现,他的癌肿萎缩,食道不再堵塞……后来,砒霜改为“713”针剂,更广泛地用于治疗癌症。只可惜,那时的“砒霜”因为没被科学认识而错过医学殿堂,不知道有多少白血病人,也就因此,错过了生机。 这样的问题同样出现在中医的“血”与西医的“血”的区别上:一个被中医辨证为“血虚”的人,可能并不“贫血”,这种人在西医无需治疗,因为没病;也无法治疗,因为没药。但在中医看来,他们急需用气血双补之剂扶助,明代张景岳的“两仪膏”就是典范,只有两味药:人参和熟地,但从两个层面体现了“君子不器”的中国文化主旨: 从技术层面看,补血的熟地与补气药的人参,各占一半,宛然一幅“阴阳图”:借补气药之力,点化补血之品而成“气”,这个“气”既包括血管中的血,更包括身体的用血能力,血因为有了“气”的统帅才成了可以为身体所用的活血。 从宏观层面看,中医血虚辨证中主观而模糊的感觉,往往先于清晰而客观的指标变化之前出现,换句话说,中医在人成为病人之前,就开始接手了,开始防范了,中医接手之处,也正是科学不及之处。 从这个角度上说,如果把中医的补血等同于西医的治“贫血”,至少违背了“君子不器”的古训,试想,用有形、有限之“器”,代替无形、无限之“气”,这于后者,是多大的委屈!对此,即便在西方哲学家眼里,想必也是看不过去的,比如尼采,他有一句名言:“生命僵死之处,必有法则堆积”。...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5.2%,约为2.7亿人。高血压严重地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它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心、脑、肾、血管、眼底的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和损害,引起相关疾病发生。为了引导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疾病知识,拥有健康的生活,中国健康教育中心联合相关专家讨论,发布如下指引: 测量血压,明确目标 测血压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血压及观察降压疗效的主要手段。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每天早晨和晚上进行测量,每次测量2-3遍,取平均值;血压控制稳定者,可每周测量血压一次。 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65-79岁老年人收缩压应控制在150 mmHg下,能耐受,可降至140 mmHg以下;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 mmHg以下,脑卒中后的高血压患者一般降压目标为140/90 mmHg以下。处于急性期的冠心病或脑卒中患者,谨遵医嘱。 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每降低5 mmHg(收缩压降低10 mmHg)可使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分别降低40%和14%。降血压不要急于求成,降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更加安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耐受性,降压过程中定时测量血压,缓慢降压,一旦出现异常,马上就医。 严格控制盐摄入,注意隐性盐 钠盐是升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限钠盐可有效控制和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应把食盐摄取量控制在每日3-4克,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较高的调味品使用量。可以采用食醋、白糖等代替盐方法,以酸甜代替咸。 我们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存在隐性盐,高血压患者在选择腌制食品、熟肉制品、零食、方便快餐时要注意食品标签中的钠含量,如果其中的钠含量过高,建议减少或选择不食用。 经常、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身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超重和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子。合理平衡的膳食和规律性、科学性的加强运动以减肥,是控制血压的坚定后盾。 体重指数(BMI=kg/m2)大于24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的3-4倍。体重指数每增加3,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身体脂肪分布也与发生高血压有关,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腰围男性大于等于90 cm或女性大于等于85 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 管住嘴、迈开腿是最有效的减脂措施。饮食方面平衡膳食,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尤其是主食和油的摄入。制定一个每天30分钟的运动计划,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降低血压。推荐的运动有: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健身操等中等强度运动。运动前要进行热身,运动后要注意放松,逐渐减少用力,不要突然间停下来。 戒烟限酒 吸烟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害,从而增加高血压患者引发脑卒中的风险。主动戒烟有困难的患者,可选择药物辅助戒烟。 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如果平均每天酒精摄入量超过36克(相当于360克啤酒,或100克葡萄酒,或30克白酒),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平均升高3.5 mmHg与2.1 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饮酒量增加而增大。饮酒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效果,过量饮酒可诱发脑出血或心梗。 放松心情也能降血压 一些不良的情绪会通过增加有关激素的分泌,促使小动脉痉挛收缩而使血压产生波动、升高,甚至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而愉悦、轻松的心境有益于稳定血压。因此,高血压病人应尽量避免各种强烈的或长期的精神打击和刺激,一旦遇到这些负性刺激,应学会“冷处理”。 为了缓解来自工作、生活的压力,要适时放松紧张的精神状态。可有目的地培养一些清闲、优雅、能陶冶情趣、宁静心神的个人爱好和业余活动,如观察花卉鱼草,欣赏轻松的音乐,练习书法绘画等。并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适当参加一些诸如旅游、垂钓、跳舞等娱乐活动,从而达到消除紧张疲劳,放松心身的效果。如果是工作很忙的患者,可以选择工作间歇或上下班途中听舒缓的音乐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 六、谨遵医嘱,规范治疗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坚持治疗。 不同血压也应选择不同的降压方式,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应马上就医,由医生制定降压处方,切勿自行购药或选择偏方治疗。...

糖尿病低血糖指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3.9mmol/L。患者初期出现头晕、虚汗、饥饿、情绪化、紧张焦虑、头疼等症状,严重低血糖会引起肌肉无力、复视、意识障碍、痉挛抽搐等,最终导致死亡。30%-40%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遭受1-3次严重低血糖事件。1型糖尿病患者中有2%-10%死于低血糖。 夜间睡眠时人体对血糖调节能力降低,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夜间低血糖约占严重低血糖事件一半。除了盗汗、噩梦、醒后头晕易怒等症状外,夜间低血糖降低患者睡眠觉醒概率,威胁患者生命,十分危险。夜间低血糖导致的“睡眠死亡”是40岁以下1型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事件之一。 此外,反复发生的低血糖让患者对降糖治疗产生抵触,这又增加了高血糖长期并发症的风险。 控制血糖要Hold住“底线” 约25%的1型糖尿病患者处于“低血糖察觉能力受损”( Impaired Awareness of Hypoglycemia, IAH)状态。糖尿病后期所有患者都有可能发生IAH。IAH糖尿病患者神经、生理和行为上对血糖降低不能及时察觉调整,Hold不住“底线”,更容易发生低血糖。而频繁发作的低血糖又会加剧患者IAH状态,二者互相加强,恶性循环,导致低血糖发作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IAH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是其他患者的3-6倍。 幸运的是IAH状态可以“修复”——审慎地避免低血糖一段时间(最少2-3周)之后,察觉和调整低血糖能力会有所恢复,IAH状态一定程度被逆转。 牢记低血糖危险因素,保持血糖稳定 重新认识血糖管理的目标——不再单独瞄准“降糖”,而要同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保持血糖稳定是关键。 常见的低血糖危险因素有:未及时进食、夜间空腹、饮酒、运动过度。此外患者健身或减重后、合并肝肾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要注意,β受体阻滞剂会增强降糖药物效果,同时对交感神经的抑制可掩盖患者的低血糖反应,增加低血糖风险。 建议患者:和医生充分讨论自己的低血糖症状,调整降糖药物治疗方案;避免易引起低血糖的危险行为;随身携带葡萄糖补充剂或胰高血糖素急救包;和身边的亲友交流,告知严重低血糖处理措施。最新研究显示,更频繁地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能有效地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因此在必要且可负担的情况下,患者可以使用便携动态血糖监控仪等血糖监测设备。 联合国糖尿病日(11月14日)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World Diabetes Day' WDD),是由国际糖尿病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于1991年发起的,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使世界所有国家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更加关心糖尿病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加强对糖尿病预防措施、治疗手段的研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

发表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全球人口期望寿命比1990年延长6.2岁,从65.3岁上升为71.5岁,但全球健康期望寿命仅从56.9岁增至62.3岁,长了5.4岁。专家指出,“期望寿命”是生命的长度,即能活多久;而“健康期望寿命”是生命的宽度,指健康生活的年数。后者落后于前者,意味着人们虽活得越来越长,但在一生中却有近10年时光难逃病痛的折磨。 受访专家: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 曾 强 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健康中国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 周生来 防治慢性病成了新挑战 该研究由华盛顿大学牵头,分析了全球188个国家的调研数据。研究发现,日本、安道尔、冰岛等国健康期望寿命名列前茅,日本健康期望寿命高达73岁;莱索托、斯威士兰、中非共和国等国健康期望寿命居全球最低水平,莱索托健康期望寿命仅有42岁。研究人员表示,多数国家的健康期望寿命均在提高,比如尼加拉瓜、柬埔寨的健康期望寿命分别增长14.7年和13.9年;但受经济水平、教育程度、健康意识等因素限制,南非、巴拉圭等国,健康期望寿命反而比20年前更短。 研究还分析了导致人类寿命缩短的10大因素,分别是:缺血性心脏病、下呼吸道感染、中风、腰背和颈部疼痛、交通事故、腹泻、慢性阻塞性肺病、新生儿早产并发症、艾滋病和疟疾。研究人员认为,近年来,艾滋病、疟疾等传染病防控已见成效,婴儿死亡率也在明显下降,但防治慢性病和伤残却成了全球健康的新挑战。 不良习惯是健康杀手 2015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指出,中国人口平均寿命为:男性74岁,女性77岁。相比新中国成立时人均寿命仅有35岁,60多年来,我国人均寿命几乎增加一倍。对此,周生来表示,经济水平的提升、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健康素养的提高,以及社会传媒对健康知识的传播,这四方面促使人类活得越来越长。但“量”的增长并不代表“质”跟得上去。 2013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指出,北京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高达81岁,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18岁以上组居民的健康期望寿命仅为58岁,还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北京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可想而知。这意味着,很多国人的一生中会被各种疾病消耗20年甚至更多的生命年,情况不容乐观。 “基因把子弹推上膛,不良生活方式则扣动了扳机,成为健康杀手。”周生来认为,不良生活方式和慢性病是降低人们健康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慢性病在我国井喷式发展:我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病;我国还是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约有1.39亿糖尿病患者。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缺乏锻炼、晚睡晚起等不良生活方式是患病之源。 虽然人们可通过药物与慢性病进行长期斗争,维持生命,但在曾强看来,这样的生命质量不高,不是健康的长寿。此外,健康期望寿命不高对家庭和国家来说也很不利。周生来指出,人生最后阶段将之前积累的财富全部花在治疗上,严重影响家庭幸福指数和个人梦想的实现;还会直接加重国家医疗负担,间接导致生产力水平下降,影响综合国力的提高。 六个“关键”防未病 推动全民寿命保“质”增“量”,离不开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曾强表示,首先,政府应积极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加大对医疗预防的投入,真正负担起民众健康体检的开支;其次,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让民众呼吸到干净的空气;再次,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周生平也认为,政府应把精力放在医疗的“前端”,即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高民众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在健康管理方面,发达国家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两位专家举例说,政策方面,英美等国由第三方保险公司出钱给全民做体检;法律方面,美国强制规定,在一些食品中加入叶酸,有效防控心血管病;教育方面,日本在小学阶段就开设“食育”课,传授孩子健康饮食之道。 曾强指出,对普通人来说,提高健康期望寿命的重点在于“防未病”,从而提高生命质量。以下六点尤为关键: 锻炼身体。每天应坚持至少30分钟锻炼,可根据年龄和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也可使用计步软件监测每天能量消耗,制定锻炼计划。 平衡膳食。每人每天要摄入充足的谷类、果蔬、肉类、奶类、豆类,特别是蔬菜,国人摄入严重不足,每天应吃够1斤。饮食中还要注意少油少盐,低糖低脂。 远离烟草。吸烟可导致自身多种疾病,还会使身边的家人遭受“二手烟”毒害,戒烟要趁早。 调节压力。沉重的精神压力可使免疫力下降,很多疾病便会乘虚而入。每个人都要保持良好心态,学会减压和劳逸结合。 定期体检。建议成人每年体检,还要根据自身特点做些针对性的检查。体检后,要详细阅读体检报告,有病治病,没病防病。 传播健康。“度人先度己”,平时要主动学习健康知识,自己懂健康才能帮更多人实现健康长寿的愿望。...

临近年底,又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除了对自己这一年的工作、生活进行回顾评价以外,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很多人也会选择对个人的“健康资产”做一个年终盘点,去进行一次全身体检,看看这一年身体状况又有了哪些变化。 但是你真的会体检吗?你能准确地读懂体检报告,了解这些数字给出的潜在警示信息吗?你知道哪些项目是并不具有实际意义的“过度检查”吗?对此,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副主任医师黄晓明进行了专业解读,帮助我们有效利用定期体检发现问题,缓解体检报告阅读焦虑。 这些检查项目必须看 ●BMI 解读:体重往往放在体检报告的开篇。胖瘦不能单纯看三围,而是用更科学的BMI指标来衡量人的胖瘦程度。BMI=体重(kg)/身高(m)2。根据中国的标准,BMI超过24属于超重,超过28属于肥胖。 建议: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甚至肿瘤的“万恶之源”,世界卫生组织已把肥胖列为一种疾病,如果你的BMI已经超标,不要等闲视之,应该采取行动——管住嘴,迈开腿。 ●血压 解读:高血压是体检中最容易发现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或者舒张压≥90mmHg。一次血压超标并不能确诊高血压,需要多次测量。 建议:如果体检发现血压超过140/90mmHg,最好去买一个电子血压计,在家多测几次,如果多次超标就该去看医生了。 ●血糖化验项 解读: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只需要符合三条之一: 1、空腹血糖≥7.0mmol/L 2、口服糖耐量试验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3、糖化血红蛋白≥6.5% 常规体检都包含空腹血糖,很多体检套餐也有糖化血红蛋白,所以常规体检完全有能力发现糖尿病。 建议:如果你的空腹血糖或者糖化血红蛋白达到了上述标准,尽快去医院寻求医生帮助。如果没有“达标”也不要大意。这是因为体检报告里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上限不是7.0而是6.1,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上限也不是6.5而是6。超过了正常值但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正走在通往糖尿病的路上。 ●血脂化验项 解读:临床常用的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项。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的胆固醇”,越高越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的胆固醇”,它的增高和心梗、中风等危险疾病的关系最密切。 不同人群,低密度脂蛋白的正常值是不同的,正常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3.37mmol/L,高危人群应<2.59,极高危人群应<2.07,心脑血管疾病危险程度越高的人,低密度脂蛋白血脂水平需要控制得越低。 高危人群是指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再加上有三个危险因素中的1-2个(吸烟、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 极高危人群是指已经明确诊断了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比如得过心梗、放过心脏支架、有过脑中风等。 建议:体检报告中,即便低密度脂蛋白这项没有显示箭头,但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群要求的<3.37的范围,也是不正常的。最好看一次医生,征求医生建议,看看是调整生活方式还是加用药物治疗。 ●血常规 解读:体检报告中的血常规有20多项,经常会发现有几个超出参考范围的箭头。 建议:有箭头并不意味着有问题。血常规化验单医生一般只看三项: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如果这三项正常,其他有一两个箭头并不具备什么意义。如果是上述这三项有了箭头,最好还是看看医生。 ●尿常规 解读:尿常规检查里发现红细胞(镜下血尿)也是体检经常遇到的问题。大多数情况都不是什么严重的情况,比如月经前后、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等。即使经医生判断血尿来源于肾脏的,也不用过分担心,单纯有镜下血尿的肾炎是最轻的肾炎,很多时候不需要治疗。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血尿是膀胱或者肾脏的肿瘤造成的。 建议:看到尿常规里的红细胞不用紧张,先复查,如果持续存在可以找医生看看,明确一下血尿的来源。 这些项目检查意义不大 ●肿瘤指标筛查 解读:很多体检机构的体检套餐都包含各种肿瘤指标,比如肿瘤四项、肿瘤七项、十项。拿肿瘤指标来筛查肿瘤并不靠谱。这些所谓的肿瘤指标升高不能100%表明有肿瘤,正常也不能100%说明没有肿瘤。绝大多数肿瘤指标是医生针对怀疑肿瘤的病人,也就是有临床表现的病人辅助诊断用的,不能用于正常体检人群的筛查。 建议:肿瘤筛查需要个性化对待,绝不是一管血能解决的。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解读:体检报告中一旦有“呼气试验阳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很多人就慌了,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直被视为胃癌的“前兆”。吹气查幽门螺旋杆菌是准确的,核医学的呼气试验是目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标准方法。问题是真的每个人都需要吹这口气吗?发现了感染都需要治疗吗?据保守估计,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都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有相当一部分感染的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致病,也就是说你完全有可能和幽门螺旋杆菌和平共处。目前也没有很强的证据表明,在没有症状的人群中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能降低胃癌的发生。 建议:权威机构美国胃肠病学会建议,只有在临床医生计划对阳性结果采取治疗时才应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也就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正常人不用做这个检测。 发现这个不必焦虑 ●B超发现囊肿 解读:体检B超会发现乳腺囊肿、肝囊肿、肝血管瘤、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肾结石、肾错构瘤、子宫肌瘤、附件囊肿,这些“异常”基本上都是良性的。 建议:这些良性病变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治疗,你只需要把去年的体检报告找出来对比一下,大小有没有增加,如果大小没变就无需担心,让它们继续静静地待在体内。如果病变有明显增加,才需要去看医生。 医生的话 体检不同于看病。目前的体检机构很难做到为每个人量身定制体检项目,一般只能根据性别和年龄选择体检套餐。有些疾病史可以通过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的,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宫颈癌、大肠癌等。而更多疾病很难早期发现。要正确看待体检的意义,体检并不是万能的,如果有不舒服还是要看医生。...

在生活中,我们常能见到一些老年人,甚至年轻人,出现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神经衰弱、痴呆等一些大脑衰老的表现。为什么?是因为人到一定年龄,脑细胞衰老到不够用了吗?还是因为年轻时记忆的东西太多以至于大脑装不下而罢工了?非也!让我们了解一下脑细胞。 马克思说过:“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没有人的大脑那样微妙。人类的大脑是已知宇宙中最复杂、最完善、最有效的资讯处理系统。”成年人的大脑有140亿~160亿个脑神经细胞,每人每天可接受8600万条信息,一生可存储1000万亿条信息单位,比世界上所有电子计算机信息的总和还多,有人形容它是“脑海”,容量巨大,潜力无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大脑细胞那么多,接受这么多信息,我们现在运用得怎样?纵观人类历史,非常可悲的是能够充分开发自身大脑潜能的人太少了。绝大多数人甚至没有认识到这些潜能。经过科学家研究,我们大脑的神经细胞一生只动用了3%-5%,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善于运用两个脑半球的人也只动用了大脑神经细胞的17%。前苏联医学家说,假如能把人的大脑功能开发出一半,那就可以掌握几十门外语,攻下20个博士学位。然而,现在很多人说自己老了,不行了,不愿意多动脑子了;还有一些人不想记了,记不住了,说什么“人老皮肉松,记啥也不中”。其实,生物界的普遍原理就是“用进废退”,大脑越用越灵,越用越发达,越不用越衰退。我国桥梁学家茅以升在85岁高龄时,还能背诵圆周率π小数点后面100位数字,说明人的记忆力潜力很大。 那么,怎样才能增强大脑功能、延缓大脑衰老呢?下面给出5条对策: 第一,加强体育锻炼。人的大脑是个总指挥,不仅需要营养,还需大量氧气。大脑重量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耗氧量却是20%!所以要经常到公园、原野、林带、海滨等空气新鲜、负离子多的地方去运动。负离子又叫“空气维生素”,不仅能杀伤细菌、病毒,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和心理活动,消除紧张、疲劳,降血压,改善呼吸和代谢。这种负离子在室内每立方厘米含量只有40~50个,而原始森林却有10万个以上,这也正是海滨、林区长寿老人多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下雨、下雪时,是产生负离子最多的时候,有时我和家人打着雨伞出去锻炼。 第二,坚持学习。学习是脑细胞的体操。不少爱好学习、一生勤奋用脑的人,记忆力和分析能力很好,徐特立75岁时还订了一个20年学习计划,成为伟大的革命家、教育家,活到96岁。老年人只要科学用脑,勤奋学习,依然可以焕发出智力的光辉,创造奇迹。 第三,保持良好情绪。一个人如果情绪不好、心境恶劣、长期压抑,脑细胞会以快于正常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速度死亡。有位教授老伴走了后,心里没寄托,情绪长期消极悲观,不出门、不见人、不活动,脑细胞大量死亡,很快痴呆,不久离开人世。痴呆就是脑细胞死亡30%~70%。所以为了我们的大脑,必须要有良好的情绪,要学会自我调节,让神经细胞活跃起来。 第四,保护好大脑。吸烟伤害大脑,吸烟6秒钟有毒物质就随血液进入大脑。喝酒伤害大脑,喝酒厉害的人严重伤害认知能力和记忆力,最后也会痴呆。把饮料当水喝也伤害大脑,我接诊过一位8岁小男孩,脑萎缩来院,他家是饮料批发商,家里有喝不完的饮料,他从来不喝白开水,把脑子喝成了慢性苯中毒。 第五,重视脑营养。大脑营养决定大脑功能的优劣,起80%决定性作用的是营养,营养失衡会给脑的发育和运行带来恶劣影响。人的大脑细胞需8种营养素——脂肪,糖类,蛋白质,钙,维生素A、B、C、E。人的大脑相当于一个大楼,营养就等于8根支柱,缺一不可。为保证营养均衡合理,要吃健脑食物,比如粗粮、蔬菜、水果、瘦肉、豆制品、鱼、蛋黄。坚果类食物如核桃、瓜子都是健脑食物,要经常吃,量不要多,但要坚持。经常吃鱼头也能健脑,鱼头富含卵磷脂,我国著名围棋大师聂卫平有时一顿吃七八个鱼头。但污染严重的鱼不要吃。另外,对于老年人,要像“羊吃草”一样少食多餐。 为了帮助记忆,我给大家编了形象好懂的顺口溜:“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五谷杂粮要吃够,水果牛奶带上路”;“一日三餐,餐餐不饱,饿了就吃,吃得较少”。坚持做到以上5点,你就能把大脑带到健康运转的轨道上,大大延缓它的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