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作者: 新渔生物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对于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健康越来越成为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福祉问题。大家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不可或缺。此前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健康中国行动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并作出具体部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促进全过程、重大疾病防治全过程、疾病诊疗全过程,必能更好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中医药学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思维方式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注重整体关联。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中医往往着眼于病因和病机,一方面扶持正气,提高自身免疫力,另一方面祛除邪气,将体内疫毒排除出去,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比如,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得到普遍使用且疗效显著的清肺排毒汤,既祛寒闭又利小便祛湿,既防疫邪入里,又调肝和胃,顾护消化功能。这其中,正蕴含着中医治疗学调和阴阳的理念。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既是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健康中国,要关注治已病,更要关注治未病。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必须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治未病是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重要体现。中医药提倡“预防为先”,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为一体。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服务,加大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既有助于让广大群众就近享受预防、保健、康复等中医药服务,也能更好引导人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抗疫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必能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为健康中国提供坚实支撑。(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君平)...

“每逢佳节胖三斤”,返岗之后,减肥已成为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其实,肥胖不能单靠肉眼判断,应根据如体重指数(BMI)、腰围等指标科学判断,BMI=体重(㎏)/身高(㎡),如果24≤BMI<28,就是超重,如果BMI≥28,就是肥胖。体重指数正常,但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时,也是肥胖,称为中心型肥胖。 俗话说,“管住嘴,迈开腿”,想减肥,调整日常生活饮食习惯至关重要,应适当降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提高蛋白质摄入量。 北京世纪坛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贺源建议,减肥期间用粗杂粮和薯类来替代部分细粮,增加新鲜蔬菜,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适当提高摄入精瘦肉、鱼虾、蛋类、奶类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等优质蛋白质;烹调油控制在25ml以下,加工食物可多选择蒸、煮、炖、汆、拌等方式;减少外出就餐和外卖习惯;零食以新鲜水果、乳制品、坚果为优,避免高脂高盐的膨化食品和饮料。 此外,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的运动锻炼等,才能保持体重,避免反弹。贺源建议人们每天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每天23点之前入睡,保证高质量睡眠,次日基本没有疲劳感。“人体在睡眠时,新陈代谢功能仍持续进行,积存于体内的卡路里也会不断燃烧。”每周最好坚持运动4-6次,每次最少4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健身操、跳绳、快走、瑜伽。 此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疼痛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刘长信给大家推荐一套运动和按摩方法: ●晨起时,先空腹饮温开水800毫升左右,室内踱步200步左右;双手掌相叠,中等力度顺时针摩腹300次,完成排便任务即可。 ●饭后,双手指交叉相扣高高举过头顶,做双手托天的动作50次;高抬腿动作,左右各50次;抱颤腹部5分钟:双手交叉相叠扣于神阙穴,双拇指置于中脘穴,双小指置于气海穴,双掌根分别置于双侧的天枢穴,中等力下压,保持下压的同时做上下快速颤动,使整个腹部都感到在颤动;推小腿胃经100次,用拇指指腹或掌跟紧贴皮肤用大力(有酸胀感最宜)。 ●每天室内或室外中速散步,每分钟120步左右,共3000步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