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养生 Tag

一年有四季,人生亦如此。《黄帝内经》提到“故智者之生也,必须顺四时而避寒暑”,即是说,人体应顺从四季阴阳寒暑的规律,才能健康长寿。中国女医师协会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韩萍表示,

春节一过,则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就开始了,经过了漫长的冬季,春季的身体保健自然要跟季节相应,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春季的保健要领。 一、春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一定要把握好。 春季养生要阴阳平衡 中医认为,春应于肝,肝气旺,易乘脾,故春分养生,一要平抑肝阳,二要健脾益气,三要滋阴养肾,以此协调肝的阴阳平衡。此时可适食大枣、蜂蜜、桂圆、淮山、枸杞、核桃以及春芽、春笋、韭菜、豆芽、豆苗、菠菜、莴苣、桑葚、樱桃、草莓等时令蔬果,还可适当饮用菊花茶、薄荷水、花茶等饮品。为避免食物性味过偏,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需要添加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可配上蛋类等滋阴食材,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春分后虽然天气日渐暖和,但日夜温差较大,冷暖交替反复,而且风多、风大,我国自古就有“春分风不小,要防痛深扰”的说法。因此按照“勿极寒,勿太热”的原则,早晚要适时添加衣物,平日多晒太阳,以防时病袭扰。春分过后养生的关键在于增强自身免疫力,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起居方面要保持正常睡眠时间,并多到户外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等体育锻炼。另外,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促进血液循环,维持机体平衡,收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二、春季养生小贴士集合 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养生的最佳时节。那么关于春季养生小贴士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些春季养生小贴士吧。 1.春季宜养脾胃 肝属木,脾属土。春季肝气上升,则使肝木过旺而克制脾土,抑制脾胃消化功能,因此春季养生,也需要注意脾胃的调养。“尤其是那些有慢性胃病或肠胃功能长期不好的人,在这个季节调养脾胃,对一整年的健康都很有帮助。”专家说。 2.春季宜养诸不足 经过漫长的冬天,人体的各个器官机能都消耗较多,加上春季阳气生发,容易造成阴阳不调的状况,出现阳虚症状。如脾阳虚者胃口不好、大便溏湿、气若少神,肾阳虚者手足冰冷、腰膝酸软等。顺应自然界趋势,春天也是养诸不足的好时机。利用外出运动或者家庭理疗方式进行排汗排酸,更新细胞代谢能力,提高机体抵抗力。 “养诸不足的基本原则,还是以补阳为主。”专家说,春夏养阳,也是老祖宗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养生要诀。 3.温补阳气,忌酸宜甘 专家介绍,如今正值初春,寒气未退,依然可以服用一些温补食物,如韭菜、葱、姜等物,以补全身阳气之不足。 但随着天气渐暖、阳气渐升,温补可逐渐减少,转而多吃一些调和肝气、营养心神的食物。首先忌酸,因为酸性收敛,不利于阳气生发和肝气疏泄。其次,可多吃一些味甘性缓的食物,如茯苓、山药、百合、大枣等,能够起到缓和紧张烦躁情绪、养育心神、调畅情志的作用;地黄煮粥或枸杞煮粥服用,还可以起到补养肝阴、使肝气阴阳调和的作用;常按揉足三里,可调养脾胃;常按摩背部肝腧穴,可以滋养肝阴。 4.防寒 乍暖还寒时候,气温上下波动较大,初春防寒尤其重要。专家介绍,一防外寒,外界气温变化寒气入侵,易引起感冒等疾病;二防中寒,即为寒气所伤。“含伤阳,心属阳,寒气入侵,心脏首先居之,因此,早春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5.适当春捂,少怒多喜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大病”,防风防寒都需要做到“春捂”,不宜过早换掉棉服,尤其是体弱多病者,不可骤然换上春装;此外,春天尽管温度开始升高,但柚子、梨等性寒的水果也该列入忌口名单,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以上就是关于“春季养生小贴士”的相关资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下面谈谈中老年人对于春季养生的要求: 中老年人春季养生 1、衣要“治寒” 医学家孙思邈曾说过“春天不可薄衣”。中医认为,防病如御敌。春季乍暖还寒,气温多变,如衣着单薄,保暖措施不利,极易受寒患病。特别是中年人各种生理功能开始减退,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变弱,“春捂”是必须的。中老年人衣着要结合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着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 2、食要“治腐” 春天生机旺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亦随之增加,中老年人要有足够的热量十分重要。孔子吃饭的原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陈旧或变味,鱼肉不新鲜了,他都不吃。席上吃肉的量不能超过米面的数量,酒可以喝但不能喝醉。春季,老年人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一是保证热量,适当减少食量;二是粗细搭配,不能偏食;三是脂肪宜少,蛋白亦多。如豆类、鱼类、禽蛋、瘦肉等;四是忌油腻、酸涩、生冷之物,少盐,多食蔬菜、水果等。 3、心要“治躁” 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关于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方面曾写道:“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易役,气弱病相侵,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益悦乐,惜气供和纯。”春季是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人长期生活在不良情绪中,如郁闷、焦虑、愤怒时,可强烈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的分泌功能紊乱,免疫机制受损,抵抗力下降。不良情绪不仅容易使人诱发疾病,甚至患上癌症老年人春季养生保健知识老年人春季养生保健知识。而豁达的性格和乐观的情绪可使人精神轻松,免疫功能和抵抗力增强。心情舒畅有助于养肝,因为心情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也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4、身要“治疾” 就是要及时地管控疾病,痛痒不可忽略。春天,气温回升,有利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气候变化无常,都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因此,中老年人要增强自我防病意识,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别忘了自己的身体,别忘了医生的医嘱,别忘了按时服药。 5、境要“治污” 在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方面,清代医学家徐大椿更有自己的卓见。他在《医学源流论·五方异治论》中指出:“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体随地不同。”在分析了不同地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后,他告诫人们,“入其境,必问水土风俗而细调之”,因为“所产之物,所出之泉,皆能致病”老年人春季养生可见,徐氏关于地理环境对疾病与医药影响的认识,已较为深入。 冬去春来,中老年人的调节中枢和机体功能仍处怠缓状态。一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坚持每日通风换气;二要保持卧室干燥,被褥常洗勤晒;三要居室色彩协调,氛围祥和,可养置适量的花草;四是睡前温水泡脚,按摩双脚。中老年人还要切忌“恋卧”,睡眠过多会使新陈代谢减慢,气血运行不畅,不利浊气排出。 6、练要“治懈” 古代医学家华佗很重视疾病的预防,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创造了一种“五禽之戏”,用以锻炼身体。常到户外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可荡涤体内浊气,增强心肺功能,杀死肌肤上的细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中医讲:“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中老年人在锻炼中,首先要适度,避免运动量过大;其次要动静结合,锻炼时要保持精力,不要过度疲劳;三要适时适项,要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项目,不要做过难、过大、过险的动作。 春季老人养生要“五少” 1.少湿 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弱时,“湿邪”就会侵入人体,引起疾病。春季雨水增多、风气重,在这个季节,风湿及关节炎极易发作。因此,春天应注意控制室内湿度,勤晒被褥,不要在早晚等湿气大的时候到户外运动,运动时如果出汗,要及时擦干。 2.少酸 传统医学认为,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春天肝气旺,肝旺容易伤及脾脏,脾与胃又关系密切,故脾弱易妨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春季应少食酸味,以免肝气过旺,需增加甘味以养脾气。春季饮食可以多选择麦类、薏米、豆类及豆制品、海产品、蛋类、梨、香蕉、莲藕、芹菜、菠菜、鸭肉、海带等,尤其是老年人,应少食用那些黏冷肥腻、难以消化的食物老年人春季养生保健知识保健按摩。 3.少冻 对于那些头发稀疏的老人,春天不宜过早摘下帽子、围巾,避免风寒头痛、感冒伤风,若在早春疏于保护,颈椎病、肩周炎等就会乘虚而入,尤其是已经有骨质增生的老人,还容易出现局部肿胀、症状加重等。春天容易使人大意的还有双脚,即使天气暖和,也尽量穿棉鞋或垫双厚鞋垫。 4.少懒 春季是万物生发、推陈出新的季节,此时老年人忌懒于活动,应常到户外春游踏青、打太极拳等,尽情呼吸新鲜空气,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沐浴和煦的阳光,杀死皮肤上的细菌和病毒。老年人在春季锻炼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宜早,应在太阳初升后外出锻炼,二是不宜空,晨练前宜喝些热饮,如牛奶、咖啡、麦片等,以补充水分,增加体内热量及血容量,加速血液循环,防止脑血管意外;三是不宜激,锻炼时尽量选择舒缓一些的运动,不宜过于激烈和持久。 5.少怒 按照传统中医理论,五脏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果由于气候、情志、饮食等因素,造成某些脏腑生理机能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机体动态平衡,出现疾病。春季若情绪过于急躁或起伏过大,容易导致肝气郁滞,伤到脾脏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老人要做到心胸开阔,凡事不要斤斤计较,少发脾气。...

《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阳气生发、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然而,春天虽然好,却也是各种流感等传染病、冠心病等精神性疾病的高发季节。

欢闹的春节离不开吃、喝、玩、乐,而健康养生恰恰就渗透在这四个字里。 吃 春节意味着“大吃大喝”,什么鸡鸭鱼肉一应俱全。油脂一旦下肚,血管负担就会相应加重。然而这苦了高脂血症的朋友,毕竟想抵住诱惑可不容易。另外,有胆疾的人大量进食荤腻食物,也有诱发急性胆囊炎的可能,建议大家在有节制地吃这些食物的同时,多吃些瓜果蔬菜,以及适当喝些绿茶、红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去油的辅助作用。 糖尿病最忌甜,心脏病也怕甜。春节期间的美食除了香就是甜,比如各色蜜饯、糖果和点心。吃还是不吃、吃多吃少要量力而行。 面对一大桌子美味佳肴,想放下筷子确实挺难为情的。然而吃得太饱会刺激胰液分泌,因此春节期间急性胰腺炎患者也偏多。实际上胃肠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不仅有利于大脑的清醒,还能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大家尽力为“胃”而“止”吧。 喝 春节没酒,年味不浓。小酒怡情,大酒伤身。尤其高浓度的酒精会刺激血管加重硬化,也能引起血压升高。酒要喝得适量才不至于出大问题,对此美国心脏协会建议:男女每天饮酒最好不要超过2杯和1杯,其中一杯酒相当于一两半普通白酒/二两红酒/六两啤酒。这样看来“适量”倒是非常苛刻的。 大家尽量不要过度饮酒,但是若想尽快解酒的话,不妨喝点蜂蜜水或绿豆汤。有不少男性患者表示喝酒后血压正常,平时反而血压升高。这种情况其实比较凶险,意味着患者的血管硬化程度比较高,急需戒酒并按时服用降压药。 除了酒,其他各种饮料也是春节的必备,如咖啡、碳酸汽水和果汁等。在我看来纯果汁营养丰富又不会过甜,像橙汁富含叶酸、葡萄汁富含抗氧化剂等,这些都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碳酸饮料口感甚佳,但是却能阻碍维生素的吸收,且含糖量较高,有心血管病的患者最好少喝;浓咖啡和浓茶也不是上选,过浓都可刺激心脏,引发心律失常。正所谓:喝酒喝茶喝饮料,自身体质要知道;预防伤身须尽早,健康因素最重要。 玩 现下北方地区天寒地冻,南方也是多雨水,这样的天气条件对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来说很难熬。春节因为忙碌,所以容易让人放松警惕。不过一旦受凉就会导致旧病复发,因此要加强防寒保暖。 冬天天气寒冷,肌肉关节紧张,各项剧烈的运动都容易摔跤,甚至因扭伤而骨折,因此运动之前要做好热身准备。 节日期间不论室内或者室外运动,放松一下心情是必然的,但“放松”不能“放飞”,“放飞”更不能“放纵”,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最合适的运动方式。 乐 快乐有时候是一种负担,这在大龄老人身上尤为明显。春节儿女都回来了,老人激动不已,原来维持的平淡生活就此打破。这对于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老人来说影响更大,过于激动和劳累容易引起血压升高或心绞痛发作,甚至因血压升高造成脑血管意外。此外,糖尿病、肿瘤和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疾病患者也容易受精神波动加重病情。 总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做不到也要尽量学着自我疏解,顺心的和不顺心的都能够平静地接受,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