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养生 Tag

夏季阳气最旺,在中医看来是冬病夏治、养生的最佳时机;夏季又是一个室内室外“冰火两重天”、“冷饮+火锅烤串”,特别容易感冒、闹肚子的时节。 那么夏季该如何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林国华教授进行了解答。 夏至过后要调养心脾 在中医理论中夏属“火”,五脏中属“心”,长夏属“土”,五脏中属“脾”,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岭南地区夏季的养生尤为重视对心脾的调养,注意保养阳气,防止人体阳气津液消耗过大。 林国华教授认为岭南夏季气候暑多夹湿,暑湿碍脾,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一般人群】 对于一般人群,可煲“豆腐咸蛋芥菜汤”来喝,豆腐可益气和中、清热生津,咸鸭蛋滋阴降火,芥菜可宣肺利气。 【体虚者】 对于体虚的人,可以煲“生脉水鸭汤”来喝,配料有党参、麦冬、五味子、陈皮、生姜、水鸭。其中水鸭肉可补益气阴,党参健脾补气,麦冬泻热补水,五味子可清肃燥金、补五脏之气,陈皮可健脾燥湿,生姜一可和胃、二可去腥矫味。此汤味道鲜美,可补虚泻热,益气养阴。 【户外工作者】 对于常常外出作业的人,耗气伤阴,暑湿之邪易中人体,可多饮“绿豆海带汤”祛湿解暑、五味子泡水补虚敛汗。 夏天吃姜,会不会火上浇油? 此外,林国华教授还建议多吃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早吃姜,胜参汤”。很多人会有疑问“生姜辛热,夏天吃岂不是火上浇油?” 其实不然,夏季炎热,我们体内的阳气就会向外散,当阳气在体表,体内的阳气就会不足,胃肠容易虚冷,加上夏天人们喜欢吹空调、喝冷饮,寒气进入人体,内伤脾胃。 早上借着人体阳气升发,喝一碗生姜汤(沸水煮适量生姜约10分钟即可),可起到温中和胃的功效。 喝凉茶“灭火”,先分清实火还是虚火?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熬夜次数多,聚餐喜欢吃火锅、烧烤,很容易出现喉咙痛、口腔溃疡、烦躁等上火症状。广东人一旦出现这些“热气”症状,便想喝一杯凉茶。林国华教授建议,喝凉茶前我们要先辨别这个“上火”究竟是“实火”还是“虚火”。 最简单的辨别方法便是看舌苔,若是舌红苔黄,便是“实火”,可选择一些以清热泻火为主的凉茶。若是舌淡,苔薄或厚腻,喉咙虽痛但不红,口干但不欲饮,这属于“虚火”,可选择以祛湿利尿、滋阴降火为主的凉茶,对于这部分的人也可选择喝淡盐水,引火归元。 阳虚体质,如何才能补阳又不上火? 现代人工作、生活常在空调房中度过,多静而少动,常熬夜,喜喝冷饮,这些生活方式最损人体阳气,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变成“阳虚”体质。那么在夏季如何做到补阳而不上火呢? 林国华教授推荐艾灸神阙穴、神道穴。神阙穴即肚脐,具有培元固本、和胃理肠的作用;神道穴位于人第五胸椎棘突下,具有清热宁心的作用,在夏季艾灸神道穴可清泻心火,除烦热解闷。此二穴补泻同施,皆是夏季养生的良穴。...

昨天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节气。夏至是夏天的第四个节气。夏至之时,阳气增长到了极致,是阳气最旺阴气初生的时节,也是中医养生中非常重要的节气。夏至养生要顺应阳盛于外、阴伏在内和阴阳交替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养“长”,因此,夏至养生应遵循以下原则。 注意起居,保证睡眠。夏至起居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要坚持每日温水洗澡,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电扇送风,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7℃,更不宜夜晚露宿于外。 适度锻炼,避免过激。夏至过后气候炎热,运动锻炼可适当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等舒缓的运动项目,但锻炼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此外,锻炼不宜做过于剧烈,如运动过激,将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也可损阳。如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但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等多种疾病。 心静气和,调养精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日养生应“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条,皆非所宜。嵇康《养生论》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做到“心静自然凉”。 清淡饮食,营养均衡。夏季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故冷食少则犹可,多吃不宜,贪多定会寒伤脾胃。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而食。总之,夏日饮食宜清淡而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 夏日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根据五行生克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故《千金方》指出夏季宜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夏季出汗多,则身体盐分损失也多,所以宜多食酸味以固表敛汗,酸味还能生津、开胃。 中医保健,冬病夏治。夏至过后即将进入“三伏”,这是一年中最炎热的阶段,也是人体调补和治疗宿疾的最佳时期之一。冬天易发的慢性疾病,如慢性呼吸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病等,利用夏天病情平稳时期进行调补,对治愈或减轻复发有较好的作用。故中医学对“冬病夏治”非常重视。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多种,如三伏贴、中药内服、针刺、艾灸、拔罐等。“春夏养阳”,就是说在夏天调补时要偏于温补人体之阳气,顺应春夏阳气旺盛的变化,这对于易感受阴寒之气及阳虚病人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