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中医 Tag

冬主藏,寒就与这个“藏”相伴,所以,冬日的寒非常重要。如果冬日不寒了,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阳气还在释放,没有收藏。因此,冬季应寒反暖,农民就知道不是好事情,第二年的收成就不会好。要是用古人的话说,就会“米贵长安”。 冬日气寒,这个寒是天地阳气在蓄藏,人要与天地相应,所以,这个时候人的阳气也要藏。 伤寒实际上就是伤藏,气的“体”受到伤害,阳用不能发挥,不能作寿命的保障,不能卫外而为固,不但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要发生,百病都会发生。 【寒为冬气】 寒是冬日的正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怎么会产生寒呢? 阳的本性是属热的,春夏的阳气处于释放状态,热的东西散发出来了,所以,天气变得温热。但是,春天释放的程度要比夏天小,因此,春天的温度要比夏天低。 到了秋冬,阳气由释放转入到收藏,热的东西收藏起来了,关闭起来了,天气也就变得渐渐地寒冷。但是从程度而言,秋天的收藏不及冬日,因此,冬日的气温更为寒冷。这是寒的一个根本意义。 从这个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寒实际上是反映阳气的收藏状态,是阳气收藏的外在表现。所以,寒不但是冬之气,其实也是藏之气。 现在我们暂且放下时间,来看一看空间方位的情况。在我们国家,大家都很清楚,西北的气温要较东南低得多,我们每年冬天看天气预报,北方有些地区都零下十几度了,南方还在零上二十多度。这个反差太大了,要是海南的人到北方出差,上飞机前穿衬衣,下飞机就要穿皮袄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别呢?看一看《内经》就清楚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西北方阴也,东南方阳也。”阳就是用,就是释放,阴就是体,就是收藏。从地域方位的角度而言,整个西北方以收藏为主,整个东南方以释放为主,所以,就产生了这个气温上的悬殊。 这就提示我们一个问题,学中医不但要注意时间,也要注意空间方位。时空在中医里是同一的,是统一的,这个观念必须牢牢记住。 【何以养藏】 知道了寒的属性、寒的意义,也就知道了冬日的寒,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根据这个寒的表象,这个寒的程度,就可以推断这个阳气的收藏情况,就可以看到这个“体”的情况。 冬日的天气应该寒冷,也就是冬日的阳气应该封藏,这个体应该涵养。 因此,《素问》专门提到了一个养藏的问题。冬三月养藏,秋三月养收,实际上就是秋冬养阴的互辞,这是很明确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是讨论这方面问题的专论。这里我们只看相关的冬三月。 论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素问》的这一篇讲“四气调神”,四气,就是指的春、夏、秋、冬之气,就是指的生、长、收(杀)、藏之气。调神呢?这个讲的是人的因素。人怎么在春三月适应这个生气;怎么在夏三月适应这个长气;怎么在秋三月适应这个收(杀)气;怎么在冬三月适应这个藏气。 这就提出了要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现在的人只讲一个养生,养长、养收、养藏都不管了,这是很片面的。 上面这段经文主要讲养藏。冬三月怎么养藏,怎么适应这个闭藏的状态呢?关键的一点就是“无扰乎阳”。 冬三月属阴,《素问》又明确指出“秋冬养阴”,而这里却点出“无扰乎阳”,可见春夏秋冬的这个生长收藏确实是围绕着阳的这样一个主导。无扰乎阳,就是指的冬三月这个过程已经在闭藏了,什么在闭藏呢?阳气在闭藏。 既然已经闭藏了,就不要再打扰它,这就叫“无扰乎阳”。就像我们住宾馆,睡觉的时候要启动一个“请勿打扰”的按钮。睡着了,再被打扰醒,会是什么滋味呢?相信大家都会有体验。 【“无扰乎阳”,怡养身心】 一、慎起居 冬三月的起居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我是反对睡懒觉的人,而且一贯也没有睡懒觉的习惯。但是,冬三月却可以例外,要早一些睡,晚一些起,太阳出来再起床也没有关系,这是《内经》的教证。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医学院的作息表,不应该搞什么夏时制,而应该搞四时制,就根据这个《四气调神大论》来制订作息的时间,这样才与中医相应,这样才叫四气调神。 我相信冬天搞“早卧晚起”,搞“必待日光”,大家都会很欢迎,冬天有几个不想晚起?说不定就从这里你喜欢上了《内经》,喜欢上了中医。 冬天为什么要早卧晚起呢?这个就是为了适应养藏。 二、调情志 冬三月的情志应该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这里的志有两层意思:一是讲心志,就是心的志向,《康熙》云:心之所之谓志;二是讲我们平常说的情绪,《左传》里面将喜怒哀乐好恶称作六志。所以,总起来我们把它称为情志。 这个时候的情志应该“若伏若匿”,伏也好,匿也好,都指的是藏。所以,这个时候的情志应该收藏一些,不要那么开放,不要那么显山露水。平常我们都劝人要开朗一些,但,这个时候则应该趋于内向。 三、适寒温 冬三月要“去寒就温”,这一点很重要,以上我们讨论的许多问题都要落实到这一点上。为什么要去寒就温呢?我们本来说过寒为冬气,寒为藏气,养藏不是应该更寒一些吗?这里为什么要去寒就温?其实这个并不矛盾。 大家都清楚,夏天我们不仅穿衬衣,而且穿短袖,女的还要穿什么一步裙,反正能暴露的都暴露无遗。这样的穿着不但为着凉爽,也是一个相应。因为天地在这个时候也在充分的显露,你看这时的白天特别长,大地能长出来的东西也都长出来了,与这个相应的穿着就是养长。 四、节动静 冬三月应该“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泄皮肤也就是皮肤的开泄。 大家知道,什么时候皮肤会开泄呢?当然是激烈活动的时候。皮肤开泄了,自然汗出,汗出多了,就会耗气伤阳使气亟夺。冬三月是阳气闭藏的时候,这个时候皮肤也应该相应的闭藏,不要做过多的开泄。 这就提示冬天的运动,冬天的活动应该避免像其他的时候一样,应该有它的特殊性。特别是喜欢运动锻炼的人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冬天的锻炼应该避免过多的开泄皮肤,应该多做静功,这样才能与冬相应,这样才有利于养藏。...

人以气血为本。我们形容一个人身体好,通常认为其“气色好”,反之,气血不足则是不够健康的表现。那么,气血到底是什么,气血不足时又该如何调理?本期中医专家为您详细解读。 受访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李晓君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江海涛 气血是对双胞胎 一个主动,一个主静,相互配合滋养全身 中医学认为,气血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它们由饮食中的营养物质经过脾胃化生而得到补充。气属阳,主动,有温煦机体的作用;血属阴,主静,有濡润周身的作用。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因此,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临床上治疗血虚常配合补气药;治疗血行失常以调气为上,调血次之。如果脏腑功能不够协调,气血生成的速度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就会形成气血不足。 引起气血不足的原因很多,首先是脾胃功能失调。胃的消化功能减弱则食量减少,脾虚则运化无力,导致水谷精微不能有效利用,使气血的来源得不到保障。其次,不良生活习惯也能引起气血不足,比如经常熬夜。人在白天的所有活动都是消耗气血的过程,夜间则通过睡眠把消耗的气血补充回来,是个休养生息的过程。如果经常熬夜、睡眠过短,气血自然入不敷出。 还有的人正好相反,长期久坐或是整天躺着,缺少必要的运动,也会造成人体气机运行始终处于缓滞的状态。我们常说“流水不腐”,之所以不腐是因为不断有新鲜的物质生成。缺乏运动的人,其体内衰败的气血不能及时排出,虽然气血的“量”没有减少,但“质”却不符合要求,不具备应有的生理功能,同样会导致气血不足。最典型的如一些胖人面色苍白,是血不足的表现,一动就喘是气不足的表现。 不爱运动固然不是好习惯,但劳累过度也会耗伤气息。肢体的运动靠气来推动,长年累月地劳作必然伤气,气虚就会逐渐导致血的生成不足,最终气血两亏。 另外要注意的是,脑力劳动过度会引起心脾两虚,继而影响气血的正常生成,也会导致气血不足。 中医认为疾病的形成有内因和外因,前面说的都是内因,还有一种比较隐蔽的原因引起本证,即外邪的潜伏。外界的风寒湿热等邪气侵犯体表以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邪气便进入体内并停留下来,体内的气血就会在和邪气斗争的过程中不断被消耗,因此很多慢性病患者大多存在气血不足的问题。 自测症状辨气血 气血不足的临床表现非常广泛,气虚和血虚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出现。气虚则人体阳气的温煦及气血推动作用不足,表现为畏寒肢冷、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等。血虚则器官缺乏濡养,可见面色萎黄无华、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等。以下是气血不足的十大主要表现。 1.健忘心悸。心主血脉,又主管人的精神活动,心的气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所以常表现为心慌气短、健忘。 2.视物昏花。“肝开窍于目”,眼睛干涩昏花、视物功能下降,多与肝的气血不足有关。 3.面色萎黄。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足,面色萎黄无光泽,易感到浑身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4.皮肤粗糙。气血对人体的肌肤有重要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气血不足则肌肤有失濡养,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发暗、发黄或没有光泽,甚至长斑。 5.头发干枯。“发为血之余”,意思是说头发的生长依赖血的滋养,而“血”的上行又赖于“气”的推动,因此气血不足时头发干枯会没有光泽。 6.手足麻木。肝藏血,可以滋养人体的筋膜,使之活动自如。如果肝的气血不足,则手足麻木、屈伸不利,甚至痉挛。另外,指甲和趾甲也是筋延伸到体表的部分,所以肝的气血不足,还会表现为爪甲脆薄、颜色浅淡、变形脆裂等。 7.失眠多梦。心肝气血不足,则心不能藏神、肝不能藏魂,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易醒或多梦。 8.月经量少。女子的月经与气血的关系尤为密切,如果气血不足,常会出现月经量减少,甚至月经停闭。 9.头晕耳鸣。大脑的功能需依赖气血的充养,且精血、精气之间可以互生互化。若气血不足,不能上充头目,或致肾精亏虚,可见头晕耳鸣。 10.疲倦无力。“气”为人体脏腑的机能活动提供动力,气的充足可以使人保持活力;“血”为肌肉筋脉提供营养的物质。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故疲倦无力。 一老一小一女,最易出问题 很多时候,人体已经出现了气血不足的症状,但体检并没有发现器质性的疾病,即通常所说的亚健康状态。以下三类人最易出现气血不足。 儿童气血不足若未及时纠正,生长发育就会迟缓甚至停滞,一旦错过此阶段将很难补回来。儿童气血不足多表现为脸色发暗、发青或发白,头发稀少、发黄,眼睛不明亮、目光散乱,手脚不温,食欲变差,运动后也不想吃饭,精神不振,不爱说笑等,家长们可以照此多加观察。 女性以肝血为本,所以气血不足时常常出现双目干涩,肢体肌肉麻木,月经量少,舌体瘦薄,或舌面有裂纹,苔少,脉细而无力等症。妇女气血不足会影响月经、白带、怀孕和生产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甚至导致早衰,更年期提前到来。 老年人的体质处于下滑阶段,气血运行趋于缓慢,代谢能力下降,也容易形成气血不足。人体的正气不能运行周身、气血的濡养功能不够,会首先体现在四肢末梢部位,其次还会造成肩颈腰背等出现麻木、疼痛、活动不利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偏瘫。 中医认为机体正气的衰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虚、损、劳。气血不足是处于“虚”的阶段,气血津液的亏虚可以看做是流动资产的减少。此时如果不积极调整,进入下一个阶段就是“损”,导致五脏受损,这就相当于伤及了固定资产。如果在“损”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咳嗽,就叫做“劳”,那就很难再恢复健康了。 药食并用补气血 针对气血不足,中医有经典的补益方剂。其中,气虚多用四君子汤,方剂组成为人参或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血虚用四物汤,方剂组成为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气血双亏的可以用以上两个方剂组合而成的八珍汤。严重气血不足的还可以在八珍汤基础上再加黄芪和肉桂,就组成了十全大补汤。 如果采取食疗的办法,建议气虚者可以选择黄芪、白扁豆、大枣、山药、百合、莲子、薏米等煮粥;血虚者可以常食当归生姜羊肉汤,做法是以羊肉一斤,当归及生姜各三两煮汤。 坚持艾灸或点按关元(位于脐下四横指处)、气海(位于脐下两横指处)、足三里(位于外膝眼直向下四横指处)、三阴交(位于足内踝尖直向上四横指处)等穴位,对于调补气血不足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另外一个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运动。平时可练习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站桩等舒缓运动,尤其适合脑力劳动者以及不爱运动的人。...

中医补血,被很多人理解为就是治“贫血”,这狭义了中医的补血概念在先,低看了中医在后。 即便是顶级补血药阿胶、熟地,也不如西医输血效果快,但无论是中医,还是中医托生的中国哲学,都不屑于后者,这一点,已经被孔子写进了《论语》:“君子不器”。 “器”字中间是个“犬”字,《说文解字》对“器”的解释是:“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能被狗看护住的东西,材质再高贵,也是可以被拘泥住的,有明显的局限性,无论于哲学还是医学,都不是最高境界,从孔子对“器”的否定,到中医补血的内涵,显示出的是中国人和中医的思维优势。 西医诊断“贫血”,就看化验单上的红细胞、血色素,低过一定数值就可诊断,标准清楚、客观。中医对血虚的判断,靠医生主观辨证和病人自身感受:面色萎黄或者恍白,手脚冰凉,头发枯黄,容易疲劳,头昏失眠心慌等,诊断依据模糊、主观,后者是中医被指不科学的原因之一。 晚近,像韩启德院士这样量级的科学资深人士不断发声:托生于科学的医学,面对人类的健康,只有8%的贡献而已,而很多奇迹,恰恰发生在科学不及之处。 去年年底,美国血液学会将“欧尼斯特·博特勒”奖,颁发给前卫生部长陈竺院士,表彰他用“三氧化二砷”将一种白血病基本“治愈”。事实上,“三氧化二砷”,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已被中医用来治疗食道癌,那时候,它的名字还叫“砒霜”。 那个食道癌病人吃的药,是当地一位中医的方子,“砒霜”是重要一味,服药后,不仅能喝水,一顿还能吃两个馒头,检查也发现,他的癌肿萎缩,食道不再堵塞……后来,砒霜改为“713”针剂,更广泛地用于治疗癌症。只可惜,那时的“砒霜”因为没被科学认识而错过医学殿堂,不知道有多少白血病人,也就因此,错过了生机。 这样的问题同样出现在中医的“血”与西医的“血”的区别上:一个被中医辨证为“血虚”的人,可能并不“贫血”,这种人在西医无需治疗,因为没病;也无法治疗,因为没药。但在中医看来,他们急需用气血双补之剂扶助,明代张景岳的“两仪膏”就是典范,只有两味药:人参和熟地,但从两个层面体现了“君子不器”的中国文化主旨: 从技术层面看,补血的熟地与补气药的人参,各占一半,宛然一幅“阴阳图”:借补气药之力,点化补血之品而成“气”,这个“气”既包括血管中的血,更包括身体的用血能力,血因为有了“气”的统帅才成了可以为身体所用的活血。 从宏观层面看,中医血虚辨证中主观而模糊的感觉,往往先于清晰而客观的指标变化之前出现,换句话说,中医在人成为病人之前,就开始接手了,开始防范了,中医接手之处,也正是科学不及之处。 从这个角度上说,如果把中医的补血等同于西医的治“贫血”,至少违背了“君子不器”的古训,试想,用有形、有限之“器”,代替无形、无限之“气”,这于后者,是多大的委屈!对此,即便在西方哲学家眼里,想必也是看不过去的,比如尼采,他有一句名言:“生命僵死之处,必有法则堆积”。...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一直备受百姓的信任和推崇。不过,近年来,人们对于中医药的“杂音”越来越多,比如面对海量的中医药养生知识,很多人无所适从;还比如社会上接连出现一些反对中医药的声音,观点十分偏激,甚至全盘否定中医药的价值。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听他谈一谈对中医药的认识。 健康世界需要中医药 记者:如今,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去逛书店,都能看到很多有关中医药的节目、文章和书籍,有时一个专家一套说法,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对此,您怎么看?老百姓该如何选择、利用科学的中医药养生信息? 张伯礼:通过大众媒体和新媒体,传播科学的中医药知识非常必要,也很有意义。但不得不说,现在有些宣传有点走偏了,具体表现为三点:一是有些专家讲的内容多是自己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并没得到广泛认可;二是有些专家一边科普一边推销自己或企业的产品,目的不纯;三是有些所谓的专家本身不是医生却在讲医,内容一塌糊涂,让人哭笑不得,极其不负责任。 我认为,科普知识一定要找权威、有资质的专家来讲,内容不仅要通俗易懂、接地气,还必须是规范的、共识的东西,不能夹杂商业目的。另外,我想提醒广大读者,健康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从众、偏信,对专家的话要分析着听,有点批判思维,因为一个医生不能代表整个医学,最好多听几位医生的建议后,自己综合判断。 曾有人问我:“中医药为什么非要走出去?”我的回答是:“不是中医药非要走出去,而是世界需要中医药。”如今,国外民众越来越了解、认识,并逐渐喜欢上了中医药。以美国为例,数据显示,全美每人每年平均接受将近2次中医药服务,涉及食疗、按摩、针灸等诸多方面。目前,美国约有3万名中医药从业人员和5000家中医药诊所,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另外,国际化利于中医药的进步。以针灸为例,过去针灸操作中,用过的针在酒精里泡一下,就会用给另一名患者。但在美国等国家,这是绝对不行的。针只能一次性使用,之后集中销毁处理。这点对于国内很有触动,如今国内也已逐步推广洁针技术,可见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督促我们练好“内功”、注重创新。 在我看来,中医药想要走出去,得靠科技作支撑,把疗效讲清楚,将道理说明白,把药品质量做好了,才能让更多外国人接受、信赖中医药。 我们自己得把中医药当宝贝 记者:近年来,社会上常有一些人公然跳出来反对中医药,偏激的言辞和行为常常引起广泛的讨论。您认为,老百姓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些争论?中医、西医真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吗? 张伯礼: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两者不能互相代替,却可以互补。首先,我想强调的是,中医药的很多理念虽然古老,但并不落后,尤其在养生治未病和疾病康复阶段,优势明显。 有句话说得好,“让人不得病的医学是好医学,让人不得病的医生是好医生”,中医药的精华恰恰在于让人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举个例子,流感来势汹汹,而运用中医药智慧,调整身体状态,可以有效预防。很多人过食肥甘,导致内热太盛,易患感冒。若吃点通便的食物,用淡盐水漱口,常喝梨和萝卜同煮的汤水,改变机体内环境,就能预防感冒。花费不多,效果却很好,这就是防病智慧、养生之道。 其次,我要特别呼吁,对中医药不要炒作,更不要轻易去否定。中医药是老祖宗经过几千年实践,总结、传承下来的经验和智慧,包含很多精华。世界很多国家都很羡慕,我们自己得把它当宝贝。至于有人不断质疑、排斥中医药,一说中医药就全盘否定,我认为,这种认识实在偏激,甚至是不负责任的,大家一定要理性看待。我们搞中医药的人都很清楚,中医药并非所有都是精华,也有糟粕,我们正在认真地传承精华、淘汰糟粕,请给我们一点时间,给中医药发展一个平和的环境。 记者:很多国人前往日本、韩国、泰国等地游玩,购买了大量药品回国,其中不乏很多中成药。对于这一现象,您如何看待? 张伯礼:我也看到了相关报道,并搜集了一些资料。我发现,大家从国外买回来的药品,基本上都是一些很简单、普通的非处方药,比如维生素、外用药、保健品等。国内完全能够生产这些药,设备不比别人差,技术也不比别人低,为什么老百姓偏偏不信任呢?我们医药界真的应该反省这个问题。 我认为,有两方面问题亟需解决:一方面,我们缺少匠人精神。去年,我去日本访问,发现药厂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都很严格,从上到下每名员工都有强烈的质量意识,瑕疵产品决不出厂。另外,企业特别重视顾客的反馈,注重培养自己的品牌,顾客的意见就是他们改进的方向,顾客的需求就是他们努力的任务。把普通的技术做到精致,几个“精致”结合到一起就促成了技术的跨越,日本企业的经验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制药技术该进步了。近年来,我国制药界总是重视高大上、高精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却忽略了给予普通技术足够的重视,没有在普通技术、普通药品方面精益求精。两会期间,我提出建议,希望针对国家基本药物开展质量提升工程,同时,还要做好中医药制药业的升级换代。 呼吁建立“国民健康法” 记者:作为一名中医药专家,多年来,您一直站在疾病诊疗、健康教育的最前线。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您觉得,想要实现“健康中国”的梦想,我们还需在哪些方面多下功夫? 张伯礼:国家将“健康中国”纳入国策去努力推动,我觉得非常好。现在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国民健康意识太差。比如很多孩子把碳酸饮料当水喝,家长觉得有钱就让孩子喝吧,殊不知常喝这些会影响健康,导致肥胖、骨质疏松、损坏牙齿等问题。 另外,国民健康饮食缺乏标准。比如烹饪到底要加多少盐、糖和油,家庭、食堂、餐馆都没有标准,为了追求口感没有限制地使用,导致一些地区的人们盐、糖、油摄入量远远超标。近年来,肥胖、“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明显增多,都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当一个国家其他方面都在发展、壮大、进步的同时,国民身体健康却在下滑,真的很让人感到担忧。我认为,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标准,严格执行和监管。不过,这是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部门能完成的。因此,我建议“十三五”规划中应增加建立“国民健康法”这一点,明确各方责任,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的工作才好推动。 很多人大吃大喝,不少慢病都是生活方式不好引起的,如果知道预防知识,很多病不用花钱就能解决,归根结底这是健康意识的问题,国民健康知识也关乎国民文明素养。只有健康教育跟上、健康标准跟上,让老百姓切实掌握健康知识,才能促进国民健康和社会进步。比如,一个人知道盐吃多了不好,随后教育家人少吃盐,一家人吃得淡了,到外面吃饭也会要求少盐。如果所有人都吃得淡,饭店也就不会做咸了,推动了健康饮食。...

中医认为,在进补之前调理好脾胃有利于滋补品的吸收,否则会出现“虚不受补”的现象,甚至会引起其他身体不适,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调理脾胃呢?今天就来学习下吧。 1、饮食规律 很多朋友之所以出现脾胃问题是因为饮食不规律引起的,专家表示,饮食调摄是保养脾胃的关键,所以我们的一日三餐需要按时吃,暴饮暴食也是需要避免的,另外,荤素搭配、少吃或者不吃油腻食物也是调理脾胃要注重的。 2、远离烟酒 众所周知,烟酒会伤害到人体的健康,烟酒对于脾胃的害处是不可忽视的,想让脾胃变得健康,那么远离烟酒是很有必要的。专家提醒,抽烟会减少胃部的血液供应,还会加重胃黏膜损害,原本就有胃病的朋友更要及早戒烟。 3、适当的锻炼 脾胃不好的人容易感到精神不济,这种人一般也不爱运动,但是这种时候我们越需要运动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适当的锻炼可以加强肠胃的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脾脏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健康。 以上就是3个调理脾胃的小方法了,那么生活中有哪些症状是脾胃不适的信号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 脾胃不适的症状有哪些 1、口臭 脾胃不好的人容易出现消化系统问题,当食物堆积在体内没有被吸收掉以及排出,那么就会产生异味,这种异味会通过口臭的方式散发出来,所以当我们出现口臭的时候要注意是否出现脾胃问题。 2、腹部疼痛 脾脏以及胃部出现问题会让我们感到疼痛,特别是当胃部出现毛病的时候更容易感到腹部酸疼,经常出现胃痛的朋友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身体,发现问题之后及早治疗才能更好的调理脾胃。 3、便秘 上面我们也有提到,脾胃不好会诱发消化不良,有些食物没有被身体消化是很难排出体外的,而且当脾胃功能出现问题的时候肠胃的蠕动能力变变低,这个时候便秘也会随之出现。 4、精神不好 脾胃运化失调的时候容易出现心神不宁、心慌、健忘等症状,而且人们容易感到疲倦,调理脾胃除了可以让身体更快吸收滋补品以外,还能让我们的精神变得更加充沛。...

你健康吗?有的人会说「我没病」,但没病就是健康吗?生病和健康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地带,就是著名的「亚健康」。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究竟健康与否?中医专家今天就给你列出一个参考:中医理论上的健康标准,看看你符合几条。 中医的健康10大标准 中医上认为,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准,具体有10个方面的内容。 1、眼睛有神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它们还是健康的指示灯。一个人,如果目光炯炯有神,完全没有呆滞的感觉,说明ta精力充沛,脏腑功能良好。 2、声息调和 说话声音洪亮,加上呼吸从容不迫,不仅仅指一个人充满自信,这也是身体健康的表现,反映出ta的心肺脏功能良好,体内循环井然有序。 3、小便通畅 正常来讲,健康人每日尿量应在1000~1500ml之间。如果你尿量处于此区间,也无小便不通畅问题,说明你的泌尿功能正常。 4、大便通畅 诸如便秘、痔疮等疾病,都与大便不通畅相关。 如果一个人每日能做到大便1~2次,且如厕之时没有腹痛、腹泻之类的不良症状,是大便通畅的表现,也提示消化功能健旺。 5、体型适中 身体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诱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而过于瘦弱,又往往存在贫血、营养不良等问题。所以体型适中最为健康。 附上计算标准体重的公式: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男]/100[女] 比如,女性身高165cm,标准体重就应该是165-100=65kg。男性175cm,他的标准体重位175-100=75kg。 6、牙齿坚固 如果过了换牙期,依然存在蛀牙问题,那么这一点健康要求,你就不达标了。牙齿坚固,包含没有龋齿,没有其他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周炎等)两点。 7、腰腿灵便 运动可以使人肢体的协调性、灵活度提高,如果保持每周运动3次以上,每次足有半小时,这样的肌肉、骨骼、四肢无疑会比不爱运动的人更为健康。 8、脉搏正常 脉搏跳动与心脏一体,中医上看病经常会给大家把脉。如果你的脉搏从容缓和,跳动节律整齐,虽柔和但有力,说明心脏功能良好,循环也正常。 9、饮食有节 医生经常会建议患者饮食要有节,但依旧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含义。饮食有节,其实指的是饮食均衡,不挑食/偏食,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还有一点,不酗酒抽烟。 10、起居准时 很好理解,按时入睡,按时起床。最佳状态是睡到自然醒,这样的睡眠质量好。 你符合了几条?不说别的,相信最后一条,就把很多人给排除在健康的门外。...

上月,备受关注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国家高等教育战略的一项重大变革。在这份名单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6所中医药高校及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等学科成为亮点。网友更是将中医药学科称为本次“双一流”评选的“大赢家”。 6所中医药类大学入选双一流并非偶然,今年7月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曾联合发文,要求全面提高中医药教育质量,推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文件还鼓励部分院校试办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设立中医养生、中医康复、健康管理等专业,并开展中医医师专科规范化培训,推进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培养。 近年来,随着屠呦呦获奖,中医药早已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让人们对中医药未来多了自信。这把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正在惠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民众。以中医学中最受老外欢迎的针灸为例,针灸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中国的针灸变成世界的,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科研人员投入了器具、理论、技术及其应用的研创,这让中国的医生们也感受到了来自国际同行的挑战。而“双一流”的发力点,不仅是学科的建设,更在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医药处于被审视、被验证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为中医药复兴打开一扇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时间窗口,加快我国中医药发展已经成为关系民族自信、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的战略问题。 借助“双一流”东风,未来中国将从高水平的中医药教育开始,抢占中医药在医学领域的“话语权”,为中医药“定标准、立规矩”,让古老的中医药在现代科学体系里光大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