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流感进入高发期,权威医生一次性说清

流感进入高发期,权威医生一次性说清

近期流感进入高发期,儿童因为免疫力尚未完善,成为流感的 “重点攻击对象”。孩子突然高烧、咳嗽不止,家长难免焦虑:这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要不要立刻吃药?“黄金 48 小时” 该怎么抓?
针对这些疑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荃、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赵光远带来权威解答,从认识流感、症状判断、治疗护理到预防传播,一次性讲透家长最关心的 18 个问题!

一、先搞懂:今年流行的甲型 H3N2 流感,到底是什么?

1. 甲型 H3N2 是 “新病毒” 吗?

不是全新病毒,而是我们的 “老对手”—— 最早 1968 年在香港被发现,引发过全球大流行,之后一直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毒株之一,和甲型 H1N1、乙型流感病毒一起循环流行。
但它有个 “狡猾” 之处:表面抗原会不断发生微小变异,就像每年换一件 “新衣服”,所以对人体免疫系统来说,每一季的 H3N2 都可能是 “似曾相识但不一样” 的 “新” 毒株,需要重点防范。

2. 它有什么特点?和其他流感防治有区别吗?

H3N2 的核心特点:变异快、传播强、症状重

儿童感染后,高热(常达 39℃以上)更突出,咽痛、咳嗽明显,还可能出现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部分孩子会伴随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它对儿童、老年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威胁更大。

但防治策略和其他流感一致:疫苗是最有效预防手段,日常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也能防传播;治疗关键是 “早”,高危人群出现症状要尽早用药。

3. 今年的流感疫苗能防它吗?现在打还来得及吗?

能!今年的流感疫苗已经包含了甲型 H3N2 类似株,能提供针对性保护。接种后 2-4 周会产生足够抗体,只要流感流行季没结束,打疫苗都有用。
建议:所有 6 月龄以上、无接种禁忌的孩子,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这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护方式。

二、孩子出现这些症状,警惕流感!(附与普通感冒区别)

1. 儿童流感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 全身症状:突然高热(39℃以上常见)、寒战、头痛、肌肉酸痛、浑身乏力;
  • 呼吸道症状:咳嗽、咽痛、流涕;
  • 儿童专属表现:低龄儿童可能出现热性惊厥,还容易有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差等消化道症状;
  • 重症预警:极少数会进展为喉炎、肺炎、脑病、心肌炎,需格外注意。

2. 流感和普通感冒怎么区分?别搞混了!

对比维度 流感 普通感冒
发热程度 高热(39-40℃),持续 3-5 天 低热或不发热,持续 1-2 天
全身症状 肌肉酸痛、乏力、头痛明显 轻微乏力,无明显肌肉酸痛
呼吸道症状 咳嗽、咽痛突出,流涕较轻 流涕、鼻塞明显,咳嗽较轻
发病速度 突然发病,症状来势汹汹 逐渐发病,症状温和
传染性 强,可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较弱
病程 7-10 天,咳嗽可能持续更久 5-7 天,恢复较快
如果流感季孩子突然高烧 + 全身酸痛,还接触过流感患者,先考虑流感,可通过咽拭子、鼻拭子检测确诊。

3. 流感一般多久能好?

多数孩子是急性自限性病程:发热 2-3 天会逐渐消退,部分可持续 5 天,绝大多数 1 周内基本恢复;但咳嗽可能持续 1 周以上,七八岁以上的孩子,疲劳感可能持续数周,不用过度担心。

三、治疗关键:抓住 “黄金 48 小时”,这些用药误区别踩!

1. 为什么说 “黄金 48 小时” 很重要?

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24-48 小时内会大量复制,此时病毒载量最高、传染性最强。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不是 “杀病毒”,而是阻止病毒复制 —— 早用药能最大限度缩短病程、减轻症状,还能降低重症风险,减少传染给家人的可能。

2. 黄金 48 小时该怎么做?

  • 快速识别:流感季孩子突然高烧(≥39℃)+ 肌肉酸痛 + 乏力,高度怀疑流感;
  • 及时检测:尽快做流感抗原或核酸检测,咽拭子 / 鼻拭子出结果快,是确诊关键;
  • 立即用药:确诊或医生高度怀疑流感,马上启动抗病毒治疗,哪怕症状不重也别拖延;
  • 规范服药:按疗程吃完,症状好转也不能停药,同时做好休息、补水和隔离。

3. 流感有 “特效药” 吗?能随便吃吗?

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帕拉米韦等是针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能缩短病程,但不是 “万能药”:
  • 只对流感有效,对普通感冒、支原体感染等无效,别孩子一发烧就吃;
  • 不推荐常规药物预防:只有高风险儿童(如 2 岁以下、有基础病、未接种疫苗),且接触过流感患者,医生才可能建议药物预防,停药后仍可能感染。

4. 阿奇霉素等抗菌药对流感有用吗?

没用!抗菌药(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而流感是病毒感染,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会增加孩子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只有当孩子出现 “流感 + 细菌 / 支原体混合感染”(如合并肺炎、中耳炎),医生才会考虑联合使用抗菌药。

5. 孩子不爱喝药,能用果汁送服吗?

绝对不建议!

果汁成分复杂,可能影响药物吸收:比如酸性果汁会破坏药物有效成分,葡萄柚汁会干扰药物代谢,果汁中的钙、铁等金属离子可能和药物结合形成沉淀,甚至产生毒性。

正确做法:按说明书或医嘱,用温水送服,服药前后也别马上喝果汁。

四、居家护理:发热护理别踩坑,惊厥处理要冷静

1. 孩子发热,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开!

  • 别同时吃两种退热药,也别交替使用:只会增加肝肾负担,可能导致药物过量,不会提升退热效果;
  • 别追求 “体温正常”:退热药的核心是让孩子舒服,不是降到 37℃以下,孩子不难受就不用硬退;
  • 别随意加量或加次数:按年龄、体重算剂量,严格遵守服药间隔,别因为体温没降就加药;
  • 别忽视复方药成分:吃复方感冒制剂前,看清楚成分表,避免和退热药重复(比如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药,再单独吃退热药会过量)。

2. 孩子出现热性惊厥,该怎么办?

家长先冷静!按这 3 步做:
  1. 保持姿势:让孩子侧卧或头偏向一侧,清理周围尖锐物品,防止受伤;
  2. 千万别做:别往孩子嘴里塞东西、不喂食、不按压肢体阻止抽动;
  3. 及时就医:惊厥持续超过 5 分钟,或既往有惊厥持续史,马上叫救护车(多数热性惊厥 5 分钟内会自行停止)。

3. 居家护理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 环境: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定时通风(每天 2 次,每次 30 分钟),冬季通风时注意保暖;
  • 饮食:给孩子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证营养;
  • 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别让孩子过度劳累;
  • 防护:发热时别捂热,也别让孩子受凉,家长保持平和心态,既重视又不焦虑。

五、重症预警:出现这些情况,立刻带孩子就医!

绝大多数孩子流感是轻症,但出现以下情况,别犹豫,马上就医:
  • 高热不退(超过 3 天)或超高热,精神差、嗜睡、意识模糊;
  •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口唇发青、胸闷胸痛;
  • 频繁呕吐、腹泻,拒食、尿少或尿色变红;
  • 出现抽搐、肌肉痛剧烈;
  • 症状缓解后又反复(如退热后再次高烧);
  • 高风险儿童(2 岁以下、有哮喘 / 肾病 / 免疫缺陷、肥胖)出现流感症状。

如何避免孩子发展成重症?

  • 早识别、早用药:高风险儿童出现症状,48 小时内启动抗病毒治疗;
  • 密切观察:每天监测体温、精神状态、呼吸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 提前预防:无禁忌的高风险儿童,流感季前尽早接种疫苗。

六、预防传播:家庭 + 学校,双重防护不松懈

1. 家庭如何预防流感传播?

  • 隔离患病成员:孩子流感后居家休息,别带病出门;有条件的话单独住一个房间,没条件就戴口罩防护;
  • 勤洗手消毒:全家用 “七步洗手法” 勤洗手,门把手、手机、玩具等高频接触物品定期清洁消毒;
  • 定时通风:每天 2 次通风,每次 30 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减少聚集:尽量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公共场所,外出返回后及时洗手、换衣物。

2. 学校如何预防流感传播?

  • 全员接种:动员学生和教职工接种流感疫苗;
  • 日常防护:教孩子勤洗手,教室定时通风,保持环境卫生;
  • 体温监测:及时发现发热学生,让其居家休息,不带病上学;
  • 增强体质:保证学生体育锻炼,均衡饮食,提高抗病能力。

七、最后解答:家长最关心的 2 个疑问

1. 孩子流感后会有后遗症吗?

绝大多数不会!体温正常后,咳嗽、流涕可能持续 1 周左右,对症护理即可(如保持空气湿润、遵医嘱吃镇咳药);少数有湿疹、喘息史的孩子,可能因气道高反应性久咳不愈,需医生指导用药。

2. 现在打流感疫苗还来得及吗?

来得及!只要流感流行季没结束,接种都能获得保护,建议尽快安排,尤其是还没接种的低龄儿童和高风险儿童。

总结

儿童流感不可怕,但要 “早发现、早治疗、严防护”。抓住治疗 “黄金 48 小时”,规范用药、科学护理,多数孩子能顺利康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还是接种流感疫苗,配合日常卫生习惯,就能最大程度保护孩子远离流感!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