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01 痛风:从“富贵病”到健康“杀手”的演变与应对
有一种痛,如针扎、似钳夹、像刀砍,甚至一阵微风拂过都能让人痛不欲生,这便是痛风。如今,痛风已成为我国第二大代谢性疾病,困扰着超1.8亿人,这种曾被称作“富贵病”的代谢顽疾,正以惊人的速度侵蚀着现代人的健康。
从“富贵专属”到普遍年轻化
痛风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550年左右,古埃及埃伯斯纸草文就记载了类似痛风的症状。西方古典医学认为,痛风多见于“生活优渥的男性”,希波克拉底更是最早系统描述了痛风,称其为“不能行走的疾病”。
痛风本质上是体内尿酸代谢异常,致使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引发炎症的疾病,高嘌呤饮食是重要诱发因素。在古代,普通百姓饮食以谷物、蔬菜为主,肉类是奢侈食物,只有帝王、贵族、富裕阶层能长期享用,因此痛风患者多集中在王公贵族,被称为“富贵病”“帝王病”。欧洲皇室成员亨利八世、路易十四,以及元世祖忽必烈、牛顿、富兰克林、歌德、拿破仑等古代名人都曾深受痛风折磨。
然而,到了现代,人们膳食结构失衡,长期摄入高能量食物、含糖饮料和酒精,且伴有肥胖等危险因素,痛风成为全球常见代谢性疾病。202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人数达9.3亿,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14.2亿。门诊中痛风患者众多,76岁的张先生患痛风20多年,每次疼痛发作就靠止疼药缓解。但最近,他半夜常被剧痛疼醒,止疼药也无效,手指和脚趾关节变形严重,痛风石如鸡蛋大小,就诊时已无法行走,需坐轮椅。
痛风不仅困扰老年人,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不少演艺明星也深受其害,歌手薛之谦在演唱会中痛风发作,结束后被紧急送医;青年相声演员郭麒麟20多岁就成为痛风“老病号”。他小时候爱吃肉、火锅,还爱喝汤,这些高嘌呤食物导致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再加上不爱运动,体重一度飙升到200斤,最终诱发痛风。在一次综艺节目录制中,他痛风发作,服药后仍不见好转,疼得在床上打滚,脚肿得无法站立,只能坐轮椅出行。
近期,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团队对我国51万名30 – 79岁成年人12年间的健康数据分析发现,痛风还会增加8种疾病发病风险,使关节病、慢性肾病、尿路结石、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其他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与寄生虫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分别升高506%、461%、150%、114%、110%、99%、91%、87%。而且,与无痛风者相比,痛风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58%。
悄然破坏身体多个系统
如果把身体比作一座精密的化工厂,嘌呤是生产原料,尿酸就是流水线产生的废料。正常情况下,工厂能通过肾脏系统将废料排出,但当原料过多、超出处理负荷时,废料堆积、结晶析出,堵塞生产线上的管道,引发关节红肿热痛等“故障”。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成年人每天产生约700毫克尿酸,经肾脏或肠道排泄到体外。若血液中尿酸浓度超过一定值,平衡被打破,晶体就会在关节内和关节周围沉积。正常膳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微摩尔/升,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痛风发作风险大大增加。
痛风的典型表现为夜间突发大脚趾剧痛,占首发症状的70%,还会导致关节畸形、骨质破坏、丧失活动能力。现代人饮食不均衡,升尿酸食物摄入量高,痛风发病率随之上升。除饮食外,性别是最大的风险因素,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15倍,但绝经后女性失去雌激素保护,发病率也会上升。家族史、肥胖、甲减、药物等因素,同样会增加痛风风险。
痛风不只是关节痛这么简单,还会破坏身体多个系统。
- 诱发慢性炎症: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时,会析出针状尿酸盐结晶,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异物,释放多种促炎因子,导致慢性、低度的全身炎症。
- 刺激血管内皮:尿酸盐结晶是心血管系统的“隐形杀手”。炎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损害血管内皮,使血管舒张功能下降,血压调节功能受损,增加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栓形成。
- 拖累泌尿系统:人体约2/3的尿酸通过肾脏排泄,长期高尿酸意味着肾脏要超负荷运转。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小管和肾间质,可引起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导致肾功能下降。
- 加剧血糖危机:糖尿病和痛风都属于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影响肾功能,减少尿酸排泄,增加痛风风险。反过来,高尿酸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
- 扰乱消化功能:尿酸高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食过多油腻食物,会增加消化系统负担,出现胃胀、腹痛、恶心等表现。
严格生活管理,远离痛风困扰
对于普通人,做到食物均衡多样、控制总热量不超标、不喝或少喝酒、保持健康体重、适当运动,就能有效预防痛风。但对于尿酸已经超标的人和痛风患者,控制生活方式要更加严格,一顿火锅就可能引发痛风急性发作。
- 喝水多一点:不少饮品会增加痛风发作风险,尤其是啤酒、白酒、黄酒等。酒精不仅促进尿酸生成,还会导致血清乳酸升高,抑制尿酸排泄,痛风患者务必戒酒。碳酸饮料、果汁、奶茶中的果糖和果葡糖浆会加速尿酸合成。鸡汤、鱼汤、火锅汤等嘌呤含量高,油脂丰富,喝几口就可能让尿酸飙升,建议以冬瓜汤、黄瓜汤、丝瓜汤等清淡汤品替代。日常应多喝白开水,每天至少饮用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酸、促进排泄。
- 吃得素一点:舒晓明强调,降低嘌呤负担需优化饮食结构。少吃中高嘌呤食物,如羊肉、牛肉、猪肉等红肉,猪肝、脑花等动物内脏,贝类、海鱼等海产品,黄豆、扁豆、蘑菇等也尽量避免食用。优选西兰花、黄瓜、番茄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有利于调节代谢。适当多吃柑橘类水果、牛奶、鸡蛋,帮助减少尿酸盐结晶的沉积。
- 运动多一点:规律运动能改善代谢,降低尿酸水平。首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避免进行快跑、踢足球、打篮球、长跑等剧烈运动。适当结合抗阻训练,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率。运动后及时补水,痛风急性发作期应暂停运动。
- 查得勤一点:肥胖、有痛风家族史、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人属于痛风高危群体,应每3 – 6个月查一次血尿酸水平;普通人群每年体检时检查血尿酸水平,同时关注血脂、血糖等指标。若发现吃海鲜或喝酒后关节疼痛,应及时就医咨询。确诊痛风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尿酸药物,并控制各项指标。
痛风,这一曾经的“富贵病”,如今已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严重问题。了解其发展演变和危害,采取严格的生活管理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痛风,守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