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 秋冬防血管堵塞:读懂警报信号,做好10件护血管事
秋风渐紧,秋雨带凉,不少人会发现:原本控制稳定的血压悄悄升高,偶尔还伴着胸闷、头晕 —— 这可不是单纯的 “换季不适”,很可能是血管在发出 “堵塞预警”。一旦疏忽,血栓可能悄然形成,诱发心梗、脑梗等危险问题。为什么秋冬季节血管格外 “脆弱”?如何捕捉身体的求救信号,又该如何守护血管健康?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一、秋冬血管为啥 “爱堵车”?3 个诱因要警惕
血管堵塞本是个缓慢过程,早期可能毫无症状,但到了秋冬,多种因素叠加,风险会显著升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中心副主任医师马文韬指出,血栓可能发生在动脉、静脉系统的任何部位,但心脏、大脑、下肢这三处血管最容易 “亮红灯”(分别对应心梗、脑梗、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而秋冬季节,这三类问题高发,离不开以下 3 个关键原因:
1. 寒冷刺激:让血管 “紧绷”
气温下降时,尤其是寒冷空气直接刺激,会让血管本能收缩 —— 这会直接增加心脏泵血负担,导致血压升高,还可能加重血管阻塞,让心脑血管疾病发作风险飙升。
2. 高热量饮食:给血管 “添负担”
天凉后,人们偏爱火锅、炖菜等温热食物,不知不觉会摄入更多油脂、热量。这些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胆固醇、血脂,沉积在血管壁上,慢慢增厚血管、缩小管腔,进一步增加堵塞风险。
3. 情绪波动:让血管 “受冲击”
秋冬昼短夜长,日照减少,容易让人情绪低落、烦躁,甚至出现 “季节性情绪失调”。而情绪大幅波动会直接导致血压骤升骤降,对本就脆弱的血管造成冲击,成为心脑血管意外的 “导火索”。
二、血管堵塞前,身体会发 3 类 “警报”
当血管开始堵塞时,身体不会毫无反应,不同部位的堵塞,会发出不同的 “求救信号”,一定要警惕:
1. 心脏血管堵:胸痛、背痛可能 “串着疼”
心脏血管堵塞即冠心病,最典型的症状是 “稳定型心绞痛”—— 比如活动后胸痛,休息一会儿就能缓解,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 20 分钟(若超过 20 分钟,需警惕心梗)。但要注意,疼痛可能 “放射”:除了胸口,前胸后背、左肩左臂,甚至下颌牙齿都可能跟着疼,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排查。
2. 大脑血管堵:头晕、眼前发黑要重视
脑梗早期信号很容易被忽视,比如频繁头晕头痛、总觉得没力气想睡觉、突然眼前发黑(几秒钟后恢复)、走路像 “踩棉花”、说话突然卡顿(一过性失语)、记忆力突然下降、看东西模糊。出现其中任何一种,都要尽快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3. 下肢血管堵:腿肿、疼别不当回事
下肢血管堵塞最明显的信号是 “不对称”:如果两条腿明显粗细不一样,单侧腿肿、按压有痛感,大概率是静脉血栓。此外,下肢还可能因供血不足出现麻木、发凉、走路时腿疼(休息后缓解)。更危险的是,若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到肺部,会引发肺栓塞,出现胸痛、咳血、胸闷等症状,这是可能危及生命的急症,必须立即就医。
三、做好 10 件事,给血管 “通畅通”
秋冬护血管,不用复杂手段,做好这 10 件日常小事,就能有效降低堵塞风险:
1. 吃够高纤食物:给血管 “清道夫”
膳食纤维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像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以及洋葱、大蒜、香菇、芹菜等蔬菜,都是血管的 “好朋友”,每天搭配着吃,帮血管减少脂肪沉积。
2. 坚持低盐饮食:别让血管 “变脆”
盐吃多了会升高血压,损伤血管壁。健康成年人每天盐摄入别超过 5 克(约 1 个啤酒瓶盖装满);50 岁以上、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肾病的人,要控制在 3 克以内(约 3 颗黄豆大小),做饭时少放盐、酱油、味精等含钠调料。
3. 选择低脂饮食:少给血管 “添油”
减少脂肪和胆固醇摄入:优先选低胆固醇食物(如鲤鱼、牛瘦肉、鸭肉),适量吃中度胆固醇食物(如鲫鱼、鸡肉),避开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脑、内脏、蛋黄、贝壳类),烹饪时多蒸煮、少油炸。
4. 及时喝温水:让血液 “不黏稠”
秋冬干燥,血液容易变稠,每天喝够水很关键。35~40℃的温开水最适宜,晨起、睡前、起夜时各喝一小杯(约 150~200 毫升),能稀释血液,减少血栓形成风险。
5. 做好保暖:别让血管 “受冻”
除了添衣服、冷天少出门,室内也要注意:用暖气、空调保持温度(建议 18~22℃),用加湿器维持湿度(40%~60%),避免血管因寒冷频繁收缩。
6. 适当动一动:让血管 “活起来”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但秋冬锻炼有讲究:别过早晨练(等太阳升起、气温回升后再出门),运动强度以 “微出汗、不疲劳” 为准,比如快走、打太极、做拉伸,避免剧烈运动增加心脏负担。
7. 稳住情绪:别让血压 “过山车”
秋冬别因天气或生活琐事大悲大喜,情绪稳定才能避免血压骤升骤降。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和家人聊天调节心情,减少血管受的 “冲击”。
8. 控制体重:给血管 “减压力”
肥胖人群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偏低,血管容易堵塞、增厚、变窄。平时少吃高糖高油食物,结合运动控制体重,能显著降低血管负担。
9. 睡够 7~8 小时:让血管 “休养生息”
睡眠不足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风险,每天保证 7~8 小时高质量睡眠,比如固定作息、睡前不刷手机,让血管在夜间得到充分修复。
10. 远离烟酒:别让血管 “遭罪”
烟酒是血管的 “头号天敌”:吸烟、酗酒会让血液黏稠度比正常水平高 8 倍以上,还会损伤血管内皮。不仅要自己戒烟限酒,还要远离二手烟,不给血管 “雪上加霜”。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