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研究结论认为,糖尿病患者要努力做到“双控”

研究结论认为,糖尿病患者要努力做到“双控”

“无形的杀手”——糖尿病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在全球范围内消耗了相当大比例的医疗资源,在中国更是如此。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CDC慢病中心)联合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覆盖我国31个省份成人糖尿病患者的数据发现,仅有20.1%实现了最佳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和最佳血压控制(低于130/80毫米汞柱)。此研究结论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十倍以上

近几十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不到1%上升到2018年的12.4%,增长了10倍以上。在患病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虽然有所增长,但仍然相对较低。

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的诊断标准,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2013年的10.9%上升到了2018年的12.4%;2018年,仅32.9%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了高血糖治疗,而其中仅一半血糖得到了充分控制。

本研究利用的是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数据,该监测系统具有全国乃至省级代表性。我们将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人群提取出来,代表了全国糖尿病防治的整体状况。从单纯的血糖控制来看,已有三成患者达到最佳控制,血压达到最佳控制的患者比例在38%左右。但同时将血压和血糖都控制在最佳水平的患者,比例只有约20%。团队近年来的研究还显示,我国农村居民的体重指数(BMI)、血糖和血压水平增长速度相对城市更快。一方面,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有着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与居民受教育水平、健康素养、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慢性病管理与控制的水平密切相关。因此,目前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的行为生活方式干预,提升慢病健康管理水平,以缩小城乡差异。

指标须个性化

血糖过高引起全身代谢异常,会导致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糖友心脑血管和肾脏等器官系统的健康。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0%~80%,且两到三成的糖友在确诊时已患高血压。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风险是未合并高血压者的4~5倍。此前,《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糖友收缩压每降低10毫米汞柱,冠心病、肾病、复合并发症(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风险分别可降低28%、34%、34%。

对于我国糖友来说,将血糖和血压控制到最佳水平,标准是否难以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各国家和地区的协会、学会等机构,为糖友设置的最佳血糖和血压控制标准各不相同。我们的研究基于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人群数据做出分析,得到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30~70岁的糖友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时,成本最低、健康获益最大;若考虑到其他因素,糖化血红蛋白达到7%以下,血压不超过140/90毫米汞柱,也能收获较好的健康效应。

不过,由于年龄、病程、其他合并症等因素各不相同,为了使糖友获益最多,血糖、血压等指标也应分人群进行个性化管理。血糖方面,可随年龄增长逐渐放宽标准。对于年龄较大尚无严重心脑肾病变的老年2型糖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即可;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则可将标准放宽至8%。另外,糖友也要注意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无特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2型糖友,坏胆固醇不超过2.6毫摩尔/升;有两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在1.8毫摩尔/升以下;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的糖友,不应超过1.4毫摩尔/升。

血糖血压都要降

糖友在控制血糖同时控制好血压,才能更好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及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控制在最佳水平,可显著改善健康状况、降低死亡风险、节省医疗费用。如果70%的糖尿病患者实现最佳控制,未来10年,70岁之前的死亡人数将减少7.1%,直接医疗费用减少14.9%,显著降低家庭负担和社会医疗支出成本。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的背景下,加强高血压筛查,发现问题及时确诊和治疗,是糖尿病患者管理的重要措施。

此外,纠正可控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和身体活动不足等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也是降低疾病负担的有效措施。

糖尿病患者应当从饮食、运动、随访等多个层面加强对疾病的管理。饮食上,应做到合理膳食,粗细搭配,多吃优质蛋白类食物,保证每天至少吃400克蔬菜水果、红肉(猪、牛、羊肉)摄入不超过100克。除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外,糖友们要定期测血压和血糖,做好肾功能、眼底病变、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筛查。此外,政府要增加财政投入,增加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数量,提升慢性病管理能力,将城市的优良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做好医防融合,全面提升人群的健康水平。

标签:
,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