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 果蔬:被忽视的天然健康良药
在防病治病的日常认知中,人们常将目光锁定在各类药物与补剂上,却忽略了身边最易得的 “天然良药”—— 水果和蔬菜。近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研究,再次提醒大众:果蔬不只是日常食物,更是预防、应对多种健康问题的关键助力。 一、全球普遍 “果蔬摄入不足”,健康风险隐现 佛罗里达大学研究负责人安德鲁・汉森教授指出,饮食不健康是全球健康问题的重要诱因:美国 73% 的成年人、35% 的儿童存在体重超标,而仅有 10% 的人果蔬摄入量达到推荐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更将 “果蔬摄入过少” 列为十大死亡高危因素之一 —— 全球约 19% 的胃肠道癌症、31% 的缺血性心脏病、11% 的中风,都与这一习惯相关;反之,足量摄入果蔬可有效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每年或能挽救 170 万人的生命。 为此,研究团队呼吁:政府应建立 “食物即药物” 中心,验证高果蔬饮食对改善胰岛素抵抗、认知功能的效果;同时提升果蔬产量,优先培育高营养密度、低升糖指数的作物,适配不同地域饮食特点。 中国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中国农业大学范志红教授回忆,几十年前北方冬季果蔬匮乏,如今物流与储存技术进步,超市四季都有十几种蔬菜、常年能买到苹果梨等水果,但摄入量仍未达标。中国疾控中心张坚主任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 18~59 岁居民日均蔬菜摄入 254.4 克(推荐量 300~500 克 / 天),水果仅 34.8 克 / 天(推荐量 200~350 克 / 天),差距显著。 二、各国 “煞费苦心”,鼓励多吃果蔬 为改善民众果蔬摄入习惯,各国推出了针对性举措: 英国推行 “一日五果蔬” 计划,呼吁每天摄入 5 份不同种类的果蔬; 澳大利亚通过媒体投放公益广告、社区开展健康饮食教育、发放果蔬宣传手册与食谱,普及营养知识; 日本实施 “学校供餐计划”,确保中小学生午餐中包含足量果蔬; 美国部分医疗机构启动 “果蔬处方” 项目,为糖尿病、肥胖症等慢病患者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