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04 养肝妙法:肝脏“净”则寿长
在中医的认知体系里,肝脏被尊崇为脏腑中的“将军”,肩负着主疏泄与主藏血的重要使命,人体气血的运行是否顺畅、情绪能否保持调畅,皆在其掌控之中。古往今来,众多声名显赫的医家在养生治病时,都格外强调从肝脏入手进行调理,更有“百病从肝治”的经典说法流传至今。由此可见,若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实现益寿延年的美好愿景,保持肝脏的“干净”与健康至关重要。
心情愉悦,疏解肝气
肝脏之所以被赋予“将军”的美誉,源于其脏性刚烈。这意味着,一旦肝脏遭受伤害,其疏泄功能便会出现异常,进而导致肝气郁结。两侧肋部胀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失眠以及甲状腺结节等症状,都是肝气郁结的典型表现。而人们常说的“气得肝疼”,更是肝气郁结的生动写照。
因此,养肝的关键在于确保情绪的舒畅,让自己时刻保持开心、舒心,避免堵心。倘若经常陷入焦虑、暴躁、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且难以自行调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逍遥丸、柴胡舒肝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在日常饮食方面,可适量多吃一些具有疏肝解郁功效的食物,如黄花菜、金桔、小茴香、柚子、山楂、苦瓜等。同时,也可用菊花、陈皮、决明子泡水代茶饮,以帮助疏解肝气。
充足睡眠,滋养肝血
睡眠不足对肝血的损害极大,严重者甚至会因此患上肝病。中医常讲,夜卧则血归肝,人在睡眠时,血液会回流至肝脏进行修复和排毒。倘若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不仅会干扰这一重要的生理过程,还会导致肝血不足,使肝脏功能逐渐变差,表现为身体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
为了养护肝血,建议大家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晚上11点前最好上床入睡,保证每天7 – 8小时的睡眠时间。对于经常失眠的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明代医家张三锡《医学六要》中的补肝汤,其配方为当归、白芍、熟地黄各10克,川芎、木瓜、酸枣仁、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此外,归脾丸、天王补心丸、酸枣仁颗粒等药物也可用于调理失眠。
远离酒精,清除肝毒
酒精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炎性物质和氧化物,这些物质会刺激肝脏细胞纤维化。过量饮酒还会降低肝脏净化血液的能力,导致体内毒素增加。当毒素积累超过一定阈值时,就会造成不可逆的肝损伤,甚至诱发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因此,不喝酒是保持肝脏“干净”的重要前提。
此外,不吃霉变食物也是护肝的重要要求。在此基础上,建议多喝水,通过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血液流动来帮助肝脏排毒。
合理饮食,清降肝火
中医的“五色饮食”理论指出,肝主青色,多吃青绿色食物有助于养肝护肝,如西兰花、菠菜、青苹果、绿豆等。另外,为大家推荐一款适用范围较广的养肝代茶饮——“枸杞桑菊茶”。取枸杞、菊花各10克,桑叶5克,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频饮。此方具有平肝明目、疏散风热、理气解郁的功效,尤其适合脾气暴躁、焦虑抑郁、爱上火、爱熬夜、眼干、视疲劳、容易出汗的人群。
对于经常出现皮肤干燥、爱长色斑、生口疮等肝火亢盛症状的人,可取蒲公英9克、玫瑰花3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以清降肝火。
运动按摩,净化肝脏
除了上述方法外,一些简单的运动和按摩也能帮助“净化”肝脏。经常踮脚、推肝经(从大腿根内侧往下推至膝盖处)、敲胆经(沿大腿外侧裤线来回敲)、拍腋下等动作,都能促进肝脏的气血流通,增强肝脏的功能。
此外,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艾灸肝俞(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期门(胸部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足三里(小腿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行间(足背第一、二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大敦(足大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等穴位。通过艾灸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肝脏气血流动,改善其解毒功能,从而达到养肝护肝的目的。
肝脏的健康关乎着我们的整体身体状况,让我们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运用这些养肝妙法,让肝脏保持“干净”与活力,为我们的健康长寿奠定坚实的基础。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