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月27 高温天易伤“心”!这份护心指南请收好
在炎炎夏日,高温天气不仅让人感到酷热难耐,还可能对心脏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高温环境下,人体为了维持正常体温,会通过一系列生理调节机制来散热,如出汗、皮肤血管扩张等。这些生理变化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原本就有心脏疾病的人群,或者心脏功能较弱的人来说,高温天更容易诱发心血管问题。因此,掌握一份科学有效的护心指南至关重要。
了解高温伤“心”原理
高温天气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以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满足身体散热和代谢的需求。出汗增多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同时,高温还可能引发人体的应激反应,促使体内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对于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高温天气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日常防护措施
合理补水
及时补充水分是高温天护心的关键。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应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每天至少饮用1500 – 2000毫升的水,可选择白开水、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避免大量饮用冰水,因为冰水会使胃肠道血管突然收缩,引起胃肠不适,还可能诱发心绞痛。
调整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心脏健康非常重要。高温天气容易使人感到烦躁、失眠,应尽量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中午适当午休,有助于缓解疲劳,降低心脏负担。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
适度运动
虽然高温天气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但适度的运动对心脏健康有益。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强度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而定,避免过度劳累。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如出现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帮助。
饮食调节
饮食方面,应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黄瓜、西红柿、西瓜、桃子等,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和水分。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心血管疾病。同时,要控制盐的摄入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特殊人群护心要点
老年人
老年人的心脏功能相对较弱,对高温的耐受能力较差。在高温天气里,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中午时分。如果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打遮阳伞等。家中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可使用空调或风扇调节室内温度,但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定期测量血压、血糖等指标,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心血管疾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高温天气要格外注意心脏健康。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以备不时之需。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保持心情平和。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户外工作者
对于需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户外工作者,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要做好防护措施。工作时要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连续作业,适当增加休息次数。工作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可饮用一些含盐的饮料。如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及时就医。
识别心脏不适信号
在高温天气里,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识别心脏不适的信号。常见的心脏不适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慌、气短、头晕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尝试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症状。
高温天气对心脏健康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护心方法,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就能够降低高温对心脏的伤害。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爱心脏健康,平安度过炎炎夏日。希望大家都能重视高温天气下的心脏保护,将这份护心指南牢记于心,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