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07 高血压与冠心病的防治指南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全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每年约458万人因此离世,且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文将针对高血压与冠心病两大常见心血管疾病,提供全面的防治指南。
一、高血压:沉默的杀手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危害不容小觑。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平均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病。然而,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均较低,认知观念落后是主要原因之一。
1. 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
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病因,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与遗传、环境、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继发性高血压则由特定疾病引起,如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等。
2. 家庭血压测量指南
正确测量血压是控制高血压的第一步。建议早晨起床排空尿液、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测量,坐位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上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袖带松紧适宜。此外,需警惕白大衣高血压或隐匿性高血压,可借助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进行评估。
3. 血压控制目标
对于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40/90mmHg,如能耐受,应进一步降至<130/80mmHg。高危/很高危患者及有合并症者,推荐诊室血压目标为<130/80mmHg。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降压目标为<150/90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mmHg。
4. 高血压的危害与治疗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即使无明显症状,也会对心脑血管造成巨大危害,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等并发症的风险。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缓解症状,更重要的是保护靶器官,降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5.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 健康饮食: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成人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
- 规律运动:每天30分钟,每周5-7天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维持健康体重。
-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限制酒精摄入。
- 心理平衡: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减轻精神压力。
- 保持健康睡眠:成年人每晚建议睡眠7-9小时。
二、冠心病:心脏健康的隐形威胁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血管病。
1. 胸痛与冠心病
虽然胸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症状,但并非唯一原因。肌肉骨骼疾病、胃肠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胸痛。冠心病引起的胸痛通常表现为压迫性、紧缩性或烧灼感,位于胸骨后部或心前区,持续时间较短,可能伴随出汗、向左上肢或后背放射痛等症状。
2. 冠心病诊断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并非唯一依据。部分冠心病患者非发病时心电图可能正常。因此,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应进行进一步检查,如运动平板试验、冠脉CTA、心肌核素显像、冠状动脉造影等。
3. 冠心病高危人群
-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冠心病发病率升高。
- 高血压患者:60%-70%的冠心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
- 血脂异常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与冠心病为等危症。
- 吸烟者:吸烟史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有家族史者:家族中有早发冠心病者,其近亲患病概率较高。
4. 冠心病急性发作处理
冠心病患者在家中突发胸闷胸痛时,应立即平卧,避免活动和用力,精神放松,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如症状未缓解,应立即拨打120或送往医院救治。
5. 急性心梗治疗选择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手术是恢复心肌供血、减少心肌细胞坏死的最高效方法。药物治疗无法达到同样效果,应遵医嘱尽快接受手术。
6. 冠心病治疗方法
- 改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稳定斑块药物、降低心脏耗氧药物等。
- 血运重建:包括冠脉介入手术和外科搭桥手术,适用于冠脉狭窄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广大读者能对高血压与冠心病有更深入的了解,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共同守护心脏健康。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