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二十四节气】霜降·人间至此秋色尽

【二十四节气】霜降·人间至此秋色尽

霜降(Frost’s Descent)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每年的10月23日左右,即太阳黄经为210度时为霜降。

“霜降”是中国传统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树叶枯黄,片片凋落。

霜降,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民间各地的霜降风俗各有千秋。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夜晚地面热量散失非常快,温度可骤然下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者近地植物上直接凝结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土壤冻结,冬作物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两到三个节气。

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是不一样的。

霜降是几月几号?霜降从何而来?

每年10月23日或24日霜降。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分云:“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节气温已经很低,白露变成寒露,寒露又要变成霜降了,所以叫“霜降”。

霜降是反映物候变化的一个节令,这天太阳运行到黄经210度,当日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九尺一寸六分,相当于今天的2.05米,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戌的方位,也就是西北方,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九月,也叫戌月。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不仅有苏轼被霜降时节的美景所吸引,不少文人雅士纷纷作词赞美。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的气候特点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霜降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那霜降节气来临,气候有何变化?有什么需要提前预防的吗?
霜降的气候特点

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是霜降节气,在霜降节气到来之际,气候变化较大。
霜降作为秋季和冬季之间过渡的一个节气,需要特别注意健康养生,及时进补,霜降时节如何进补也成为了一个节气特征。根据气温变化来增添衣物,为即将来临的寒冷的冬天做好准备。

霜降节气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气候肯定会有较大的变化。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

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霜降的形成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夜间。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也能开始形成。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融化了。但是在天气严寒的时候或者在背阴的地方,霜也能终日不消。

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说明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还有一点,霜只能在晴天形成哦,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关于霜降,古人还写了不少诗词呢。
拥有了天晴这个条件,霜还不能由水汽凝成,还需要一个重要条件——低气温。

当物体表面温度与附近空气温度形成一个温度差,这时空气中的水汽过于饱和,就会有多余的水汽被析出。在物体表面温度低于0度时,这时析出的水汽便会在物体上凝为冰晶,霜就形成了。值得注意的是,霜的出现意味着当地夜间天气寒冷并晴朗,地面辐射降温比较强烈。

而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冷气团笼罩的时候,所以霜出现后的几天天气往往比较晴好。中国民间有“霜重见晴天”的谚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霜降习俗

每年10月23日左右就是霜降,霜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八个,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更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我们都知道在很多的节气都会有一些习俗,就好像过中秋节的时候要吃月饼、赏月,端午节的时候要登高远望。那么霜降有什么习俗,你知道吗?相信不少人都想知道霜降的习俗,今天就为你盘点霜降的五大习俗。

1、霜降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霜降时节气候多变

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但要注意应适量而止。
据记载,霜降吃柿子还与朱元璋有一段故事。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的时候,天下动荡,战火四起,家中十分贫困,他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于是被迫四处行乞。

一年霜降节,朱元璋已经两天没吃饭了,此时他被饿得两眼发黑,四肢无力,一阵眩晕。当他跌跌撞撞来到一个小村庄时,顿时眼前一亮,发现村边不远处长着一棵柿子树,上面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朱元璋一见,兴奋极了,心想定是老天爷恩赐,不让他饿死。于是,使出浑身力气爬到树上,吃了一顿柿子大餐,这才得以从阎王爷那儿捡回了一条命。而且神奇的是整个冬天,他没有流鼻涕,也没有裂嘴唇。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有一年霜降节领兵再次路过那个小村庄,发现那棵柿子树还在,上面依然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面对此情此景,朱元璋百感交集,正是这棵柿子树才使自己没有被饿死。他仰望着这棵平平常常的柿子树,缓缓脱下自己的红色战袍,又亲自爬了上去,郑重其事地把战袍披在柿子树上,并封它为“凌霜侯”,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后,就逐渐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习俗。

2、霜降吃鸭子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霜降时节补什么好?

在闽台地区,他们认为适合秋季进补的食物就是鸭子,所以一到深秋特别是霜降时节,鸭子都会销售的非常好,甚至出现售空的情况。不少卖鸭子的店也会在广告上写上霜降来临的字样,提醒大家去购买鸭子。

3、霜降吃牛肉

除了上面我们说到的鸭子、柿子,另有些地方到了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例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山东农谚更有意思: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看来还真是吃什么的都有啊。

4、霜降赏红叶

除了吃,其实霜降还有很多好玩的项目。“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
大家一般都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但也要有所讲究。

5、霜降赏秋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古人赞美霜降美景的诗词数不胜数,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尤其是南方地区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

种种趣味盎然的霜降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身体健康的美好情感,同时,也给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霜降节气的风俗习惯其实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南北差异也很大,这也许就是山河壮阔的魅力。

霜降养生

不少人一定都知道马上就要霜降了,这个时间的气温会越来越低,夏天的炎热酷暑已经彻底离我们而去,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在酷暑和严寒之间的秋季,虽然十分短暂,但是对我们的养生却十分的重要,你知道在霜降的时候应该如何养生吗?霜降节又有那些习俗呢?

一、霜降时节宜进补

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是进补的好时机。下面举几种代表性食物

1、鸭肉:鸭肉是霜降时节必吃的食物之一。鸭肉不仅富含蛋白质,可及时补充夏季的过度消耗,且其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作用。

2、大枣:大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大枣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每100克鲜枣肉中含量超过400毫克,有人称其为“天然维生素C丸”,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民谚说: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大枣是霜降养生水果的首选之一。

3、柿子: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柿子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个人一天吃1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所以,吃些柿子对人体健康是很有益的。

4、栗子: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霜降节气的进补佳品。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故又称为“肾之果”。

熟食板栗能和胃健脾,缓解脾虚。将板栗仁蒸熟、磨粉,制成糕饼,适用于饮食少、身体瘦弱的儿童,以增加食欲,调理肠胃。用板栗和粳米熬粥,既有利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性腹泻患者早日康复,也是老年人消化不良、气虚乏力的食疗验方。

5、牛肉:霜降前后要多吃牛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有“肉中骄子”的美称。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霜降养生吃一些牛肉,可以治疗中气不足、气短体虚、筋骨酸软、久病贫血、面黄体瘦、头晕目眩等症状。不过,牛肉不可过食,每餐约80克即可。

6、白萝卜:霜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冬季将要到来,养生首先推荐白萝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中说的就是萝卜所具有的功效。中医认为,白萝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生津、下气宽中、开胃健脾、顺气化痰之功效。白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可帮助机体增强免疫力,促进肠胃蠕动,以增加食欲等。

秋末时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除了以上六种食物,同样可以多吃生津润燥、宣肺止咳作用的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等食物,搓揉迎香穴鼻翼两侧,练练呬“嘶”音字功等,都有助于我们预防呼吸道疾病。

二、霜降时节宜运动

晚秋时节天气渐凉,秋燥明显,燥易伤津。饮食调养方面,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此时的肃杀景象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应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还要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霜降时节同样是农民伯伯农事最忙的时候。

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运动能给身体以良性的刺激,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有助于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容易适应进入冬季后的气候变化。

此外,还需顺应“春困秋乏”的生理反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也可选择广播体操、健美操、太极拳、太极剑、球类运动等。

三、霜降时节宜添衣

霜降时节,渐入冬寒,人体关节部位最怕受凉,容易出现腰腿痛等疾病,因此需要开始加强保暖。此时穿衣不宜露膝,同时要注意护足。霜降时节气候多变要接的预防感冒。

霜降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面对这种气候,阴天时要适当地增加外衣;艳阳天适当减外衣,不要被寒气所伤,也不要热伤风。
由于现代生活的节奏过快和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许多人的阳气不能与自然阳气同步变化,因而秋冬交际阳气不能收藏,受到自然界燥气压迫形成体内郁火。

郁火是阳气太过部分,属于体内邪气。邪气太盛进入脏腑,百病开始横生。霜降 15 天之后即是立冬。这个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养生者注意做好“外御寒、内清热”是关键。

除了以上要注意保暖,同样建议深秋时节,气候逐渐干燥,皮肤重点要保湿哦。每天多喝水,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中不要忘记身体健康。万物萧条的秋天,易产生抑郁情绪,所以还应注重调摄精神养生。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