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养好血液才能长寿

养好血液才能长寿

衰老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探究衰老机制的研究有很多,延年益寿的方法也五花八门。近日,发表在《自然・衰老》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提出了新方向:血液中的两种血液蛋白会影响寿命和健康,良好的血液可能是对抗身体衰老的关键。

血液中或藏“长寿密码”

由英国爱丁堡大学等机构完成的这项新研究证明,两种血液蛋白会影响整体寿命及健康寿命。研究人员研究了6项关于人类衰老的大型基因研究结果,每项研究都包含了数十万人的遗传信息。在被研究的857种蛋白质中,确定了2种对长寿有显著负面影响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LPa)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研究人员指出,第一种载脂蛋白a是在肝脏中产生的,在凝血中发挥作用。高水平的载脂蛋白a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并可能引发心脏病和中风;第二种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它控制血管的扩张和收缩,并在凝血和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与那些没有遗传风险的人相比,遗传导致这些蛋白质水平升高的人更虚弱,健康状况更差,寿命可能相对较短。爱丁堡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保罗・蒂默斯博士说:“识别这两种关键蛋白质有助于延年益寿。降低我们血液中这些蛋白质水平的药物,可以让普通人和那些天生LPa和VCAM1水平较低的人一样健康长寿。”

这并不是科学家第一次注意到血液对人体健康和寿命的影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也逐渐找到一些逆转衰老的方式,其中,颇受关注的一种治疗方式就是“换血”。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纽约医学院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通过将同一家族同血型的年轻大鼠和衰老大鼠的血管进行吻合,使得两只大鼠的血液相互交替后发现,老年大鼠出现了逆转衰老的指征。此后,通过“换血”来逆转衰老的试验逐渐登上各大顶级期刊。数十年的研究表明,“换上年轻的血液”似乎能让许多细胞和组织恢复年轻。不过,这些“返老还童”效果背后的机制,科学家始终没有得出明确答案。

而就在前不久,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揭示了年轻血液可“返老还童”的部分原因。这项研究首次表明:随着年龄增长,血液中的细胞外囊泡会发生变化,导致抗衰老蛋白Klotho的消耗。血液中的细胞外囊泡会携带一种叫做Klotho 的“长寿蛋白”的合成指令,送往身体各处肌肉进行修复,但伴随衰老,血液里的细胞外囊泡发生变化,衰老肌肉中的“长寿蛋白”数量会下降,最终损害身体肌肉的自我修复能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周玉杰表示,这些特殊蛋白的发现,有助于临床上进一步明晰血管病变背后的机制,未来可以用于血管治疗药物的研发。但是,前沿医学走向临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指望“换血”来返老还童、健康长寿不切实际。目前输血也是输成分血(如红细胞、血浆或血小板等),不是全血,尚无法应用到临床领域。与其等到疾病来临,不如提早养护好自己的血液,才是最现实的长寿途径。

血液问题多是代谢异常

血液是人体输送氧气、营养、代谢毒素的重要载体,各组织器官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健康的根本。一般情况下,心脏每分钟要向血管泵出约5升血液,成人体内血液总量与自身体重密切相关,约占自身体重的7%~8%。

血液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体健康。众所周知,抽血可以检查出大多数疾病,这是因为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成分很复杂,身体所有的生物化学物质基本上都在血液里存在,包括水、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由它们构成的激素、生物酶、运转蛋白、免疫因子、神经递质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而白细胞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人体免疫系统,帮助抵御外来细菌和病毒入侵。如果白细胞出现异常恶性增殖,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则可能是急性白血病等免疫类血液疾病。

血液在人体内川流不息,代谢周期为120~140天,但并不是总能把所有毒素都代谢出去。研究人员对血液、血管标本的分析发现,人体血液中各种毒素竟达到100多种,包括多余的血脂、自由基、尿素、尿酸、肌酐、丙酮酸、碳酸,以及铅、亚硝酸盐等。这些毒素在人体内累积会成为疾病发生的隐患。

血液要想供血给全身,离不开血管。周玉杰表示,血液和血管相互依存,血管是血液的载体和天然屏障。但年龄增长带来的退行性病变,可导致血管内皮老化,弹性、收缩、扩张功能出现问题,慢慢积累病变,会导致血液的成分、流速、压差、黏稠度发生不良改变,危及各器官健康。除了心脑之外的外周血管遍布全身,如果血液循环不好,轻微的如贫血,容易出现手脚冰凉、面色发白、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动静脉血栓、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性疾病等。

周玉杰说,动脉老化导致的心脑血管病是人类减寿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国际心脑血管权威人士认为:人老,先老在血管上。血管一旦开始老化、弹性变差、血流通过困难,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血压变化。当心脑部位的血流量过少时,人就会有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等不适感,严重的可导致心肌梗死、脑出血等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我国约有80%以上的中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2秒钟就有一人死于这些疾病。

周玉杰指出,大多数代谢问题带来的慢性疾病都是由生活方式导致的,除了遗传因素外,血液健康也会受到生活方式影响,例如,吸烟、饮酒、肥胖、睡眠不足、压力、久坐等诸多危险因素的影响,导致血液出现黏稠、斑块、炎症等问题。当每日进食的热量超过消耗所需的能量时,这些热量除以肝糖原或肌糖原的形式贮存外,几乎会完全转换成脂肪的形式贮存起来,如果血液里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的话,多余的坏胆固醇将附着在血管壁上,一旦过量,就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肥胖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血液黏稠也可能是高血脂导致的。

血液流得顺,才健康

拥有好的血管和血液是健康的基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许顶立表示,我们虽然无法用换血来“返老还童”,但可以延缓血液老化,如果血液“干净”,就不容易“藏污纳垢”。血液动力正常、流得顺,血管才健康。生活方式上大家要注意:

饮食能养血。膳食平衡,多吃些粗粮、绿叶蔬菜和瓜果,少吃动物内脏和肥肉,限制油腻油炸食品。薏米、燕麦、香菇、洋葱、葡萄、苹果等有降压、降胆固醇的作用。缺铁性贫血的人群,可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黑木耳、大枣等。烹调用油少用动物油,每天控油在25~30克,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克。

烟酒最伤血。烟草含有数千种有害物质,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常饮烈性酒或大量饮酒,会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脑出血风险。研究发现,吸烟、饮酒者一旦戒烟限酒,血管弹性还能恢复。建议尽早戒掉烟草,减少酒精摄入。

运动助活血。长时间久坐会使血液流通不畅,每天最好进行30~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每天下班后,散步、快走、慢跑,去公园打打太极拳、八段锦等,哪怕是逛逛街、跳跳广场舞也有助于加速血压内脂质代谢。

睡好能回血。人在熟睡状态下,收缩压降低,呼吸变深,基础代谢率下降,脑血流量减少,有助大脑积蓄能量,协调大脑皮质功能,增强记忆,使人思维敏捷。相反,睡不好,易失眠、健忘、烦躁、面色无华、月经紊乱等,带来疾病隐患。

开心可稳血。经常给心脏施加压力,会使得心肌力量变弱,血液循环能力降低。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态,可促进造血机能更加旺盛,面色红润,精力充沛。每天冥想5分钟,经常与家人朋友联系,出去游玩等,有助于稳定心态。

定期查查血。正常健康成年人建议每年查一次血压、血脂、血糖。有家族病史者、“三高”人群家中要常备监测仪器,每6个月查一次血脂;糖尿病患者注意每天监测血糖,包括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高血压患者至少每天早晚量一次血压。

适量献次血。献血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可刺激人体骨髓的造血功能,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标签: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