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中医药 Tag

目前,国内中医健康管理行业缺乏通用的、公认的、科学的统一规范,导致中医健康管理市场乱象丛生、行业发展进程缓慢。在日前召开的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主办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上,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清湖强调—— 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处于起步阶段 健康管理是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其中包括三大步骤:健康状态信息采集;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和预测;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咨询指导。健康管理的实质是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实现三级预防,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它的“未病先防”理念正好符合了我国医疗卫生政策战略性前移的方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指导健康体检机构规范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业务。 健康管理在健康服务业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家政策对于中医健康管理的应用与推广也做了重点强调。产业发展,标准先行。在这样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中,如何规范市场,使中医健康管理事业保持健康、良性的发展势头,势必首先要落实到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标准的建设上来。目前,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市场较为混乱。大部分注册为“健康管理”的公司实际运营项目与健康管理的实际内容并不契合,多数在从事保健品销售、健康体检、美容养生等项目;即使引入了健康管理的服务项目,也只是对健康管理概念的简单移植,缺乏规范的服务流程、有效的专业技术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亟须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系列标准作为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标准体系研究迫在眉睫。 不能简单进行概念移植与模式复制 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标准体系是健康管理概念引入到我国后,充分吸纳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形成的,是健康管理与中医学的交叉、结合更利于推广与发展。因此,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标准的体系要突出中医特色,并非是简单的概念移植与模式复制,要充分发挥中医学在健康管理领域的优势。 首先,要突出中医理论的优势。中医理论的优势在于:(1)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内在的脏腑与体表形体官窍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同时人体与外界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也是密切相关的。这与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不谋而合。(2)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其治疗方法是基于“证”的基础上的。“证”是基于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气血阴阳盛衰的综合概括,是个体化的诊断结论。因此,辨证论治的原则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个体化、人性化的特点。而现代健康管理方案的制订也是建立在个体健康状态评估结果的基础上的。(3)“治未病”思想。“治未病”的思想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特点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的论述,其核心体现了“未病养生、欲病救萌、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预防思想。“治未病”的思想是中医学在目前健康服务业市场背景下充分展现其优势与魅力的核心之一。因此,充分吸纳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并融入健康管理服务标准体系的研究中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要结合中医特色干预方法。中医具有丰富的防病治病方法,如推拿、拔罐、针灸、药浴、药膳、刮痧等,其“简、便、廉、验”的特点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干预手段相对较低的成本使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的整体价格定位更趋于平民化,能够让更多大众群体接受;简单、方便而有效的方法确保了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健康教育包含的简便廉验的自我保健方法更易于掌握,提高了大众群体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最后,发挥中医传统文化优势。中医学发展数千年,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后汉书·丁鸿传》曰:“若敕政则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防微杜渐”的思想最初由政权斗争中防患于未然的意思渗透到中医学领域,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中医十分重视早期诊治疾病。《内经》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充分体现了中医学防病养生的思想是中医传统文化的淬炼。 服务标准体系精准定位是王道 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明确将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作为一项重要的标准化工作改革措施,由此确立了团体标准的地位和重要性。 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属于我国团体标准的范畴。中华中医药学会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2个全国团体标准试点工作单位之一,批准立项中医健康管理标准服务体系的研究是一项推动健康服务业良性发展的开拓性工作。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日渐丰富,旧的标准需要不断修订与更新。因此,标准是相对的概念,是随着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修订的。每一个标准的产生都是从无到有、从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的渐进过程,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市场的迫切需求下,首先要解决的是标准的出台,提供给广大从事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从业人员相关的统一标准。 不同于西医对疾病危险因素的简单评估,中医对于健康状态能够进行客观描述和动态分析,在整体上对个人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和干预,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各部分在内容上重点突出中医特色与优势,在要求上有不同层次的定位。健康信息采集内容主要是建立在中医“望、闻、问、切”基础上的;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主要考虑外伤六淫、内伤七情及不内外因等不良因素干扰;健康促进与干预则主要结合中医药特色疗法,如汤药、药膳、传统体育、五行音乐、推拿、拔罐等不同干预手段。 对于中医健康管理来说,健康信息的采集内容及流程是需要统一的硬性要求,因此其定位于规范较为适宜;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内容及指标也需要做统一的规定,是普适于所有人群的,因此也应该定位于规范;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咨询指导的环节,其流程可以做硬性规定,属于规范的范畴,但个性化的健康计划内容则无法做统一的规定,因此这部分则适宜以指南的形式,只限定原则性与方向性的信息。...

长期存在的“医养割裂”沉疴有望加快破解。“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明确,将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服务;发展中医药特色医养,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记者发现,近一周以来,有关医养结合的利好政策密集发布,旨在加快打通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 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审批环节的松绑和社会资本的加速涌入,“医养结合”将迎来新一轮提速期,相关机构也将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不过,若要进一步激发投资活力,挖潜巨大市场,仍需加快打通医疗体制梗阻。 利好 鼓励政策密集落地 2015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由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九部门共同起草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医养结合的时间表,到2017年,要初步建立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建成一批兼具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如今,距离第一阶段时间节点仅有月余,医养结合推进步伐持续加快。这一周多以来,相关鼓励政策更是密集发布。 由国家卫计委研究制定,并征求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人社部等十三部门意见后印发的《“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明确要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服务,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在重点工程方面则提出,“十三五”期间,重点支持有一定医养结合服务基础以及需求较大的地区及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区),建设一批综合性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示范基地和社区示范基地。 地方层面也在不遗余力地推进“医养结合”。云南省日前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整合社会闲置资源,鼓励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广东省提出,把医养结合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促进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和深化医改、建设卫生强市的总体部署,不断完善政策体系。 除了力邀社会资本参与外,审批松绑是又一力举。国家卫计委日前发文要求养老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 对此,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王雪辉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有利于养老机构尤其是小型化或者民营化的养老机构增加医疗卫生服务站点。不仅如此,以往一些地区对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审批流程长、手续繁琐,审批上的松绑也将破解医养结合机构的规模化发展瓶颈,促进医养结合产业加速发展。 潜能 相关产业潜力巨大 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黄树贤此前表示,现在全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达到2.8万多家,养老床位近700万张。根据国家卫计委的数据,目前全国医养结合机构已有5814家,床位总数为121.38万张。国家卫计委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3亿。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 对于两亿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来说,百万计的养老床位显然远远不够。王雪辉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这个过程还伴随着高龄化和失能化的发展趋势,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对医养服务供给机构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中国‘未富先老’的现状使得医养服务供需缺口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之一,社会服务领域采用PPP模式将是‘银发经济’的常态。”清华PPP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杨燕绥表示。 根据财政部PPP项目库数据显示,从2014年国家大力推动PPP模式以来,养老项目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按照综合信息平台分类,养老投资领域分为养老业、医养结合以及老年工具三大类,这三个领域分别占比56%、25%和19%。 王雪辉指出,如果能够有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医养结合领域,将有效扩大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多元化格局的发展。“此外,更多社会资本进入也可以减轻政府在医养结合服务上的财政支出负担,有利于在整个市场格局中形成竞争环境,促进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虽然医养结合PPP模式潜力巨大,但目前从全国层面来看,并没有形成大面积的项目落地。 明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国际项目融资协会IPFA亚洲区理事肖光睿指出,国家在政策上把PPP项目的执行分为五个阶段,从项目的识别、准备、采购、执行到移交,目前的情况,只有10%的养老类PPP项目进入到执行阶段。 “市场风口已经显现,但是落地的项目仍未大量出现。原因一是政策尚处于待完善的周期性状态,二是项目所涉及的行业专业性较强,人员队伍的规模和专业性有待进一步补充和提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PPP研究所专家卓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破局 医疗体制梗阻需加快打通 在专家看来,大力发展医养结合,仍然存在诸多难点和梗阻亟待破解。 “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割依然存在。比如,目前养老机构主要归民政管辖,如果要在机构内部设立医疗站点,就需要到卫计委审批。虽然目前审批已经逐渐松绑,但是流程的优化不会一蹴而就,还要经历一定时间的推进过程。”王雪辉说。 王雪辉还指出,资本和人才缺乏问题也很显著。从资本来看,国家现在倡导在养老机构内部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但是对小型养老机构来说,很难有能力和财力支持它设立这样的站点。同时,目前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仍有限,虽然有很多险资和金融资金进来,但他们更多地投向一些高端养老机构和社区,与大多数老人的需求和服务不相匹配。从人才来看,我国目前持证护理员仅有30多万,而根据相关数据,我国现在至少需要1000多万护理员。此外,目前护理员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还难以满足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未来需要培养一些既具有护理知识,又具有医疗保健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对于加快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王雪辉建议,未来首先要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把政府、社会和市场各方资源整合到医养结合体系的设计中来。二是尽快完善医养结合的制度体系,“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但是还缺乏比较细化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看来,医养结合的问题并不在于“养”,而是在于“医”上。只有放开中小型医院的举办权,当社区里到处都是以私立为主的,有很大积极性提供上门服务的诊所时,社区养老、家庭养老、包括机构养老才不是问题。 卓识则建议,继续加大医养结合行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将目前的行政管理转变为行业治理,在确保公益属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制定市场化运作的时间表和任务清单,培育扶持一批产业资源和产业资本,形成以大带小、以强促弱的行业格局。...

中药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中药有毒无毒,关键是能否对证治疗。只要对证治疗,有毒的药也安全;不对证治疗,无毒的药也有害。 最近,“马兜铃致癌”事件沸沸扬扬。此事源起发表在《转化医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文章提示马兜铃酸或为肝癌发生的风险因素,但并没有提供马兜铃酸导致肝癌的直接证据。对此,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称,根据流行病学大样本、大数据分析,我国肝癌患者主要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是否与马兜铃酸有直接关系,尚无有力的数据支撑。 上述那篇论文研究结果指出,中国台湾98例肝癌中的78%、大陆89例肝癌中的47%,显示马兜铃酸相关突变特征。其实,基因突变不等于癌,含马兜铃酸中药与肝癌的内在联系尚不清楚。但是,在媒体的反复传播下,标题变得越来越耸人听闻。例如,《“害人不浅”马兜铃酸是个什么东西?台湾八成肝癌及大陆近五成肝癌凶手竟是它!》《伤肝伤肾还强致癌!“马兜铃酸”这个名字一定要记牢》《这个研究火了,马兜铃酸致肝癌?!》……这些标题让不明真相的公众心惊肉跳,不少人只看标题不看原文,也不去探究马兜铃酸和肝癌之间的因果联系,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一篇没有确定结论的论文变得言之凿凿,搞得人心惶惶。 近年来,中药有毒的说法一直在广为流传。中药伤肝伤肾,大多停留在讲不清、道不明的传说层面。但是,一些媒体和网站从中推波助澜,不只是质疑中药毒性,而且进一步推论“有毒的中草药千万别乱吃”,以“莫须有”的罪名抹黑整个中药行业。 在中医里,“毒”性指药物的偏性,根据药性的峻猛程度,有大毒、常毒、小毒、无毒之分。中药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例如,马钱子的番木鳖碱、巴豆中的巴豆油等既是有毒成分,也是有效成分。有毒中药的毒副作用,通过炮制或配伍可以减轻或消除。中药有毒无毒,关键是能否对证治疗。古人说:“药之害在医不在药”。只要对证治疗,有毒的药也安全;不对证治疗,无毒的药也有害。诚如清代医家徐灵胎所言:“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离开中医的指导,乱用或滥用中药,就容易出问题。如果在医生指导下,按照安全剂量、用药时间服用,就不会引发毒性反应。 不少人担心马兜铃将殃及整个中药行业。中医开方时,按照原则,如果某种药物被禁止,连替代的药物都找不到,处方都组不全,只能望药兴叹,中医还怎么看病?反观国外,马兜铃却是另外一番光景。马兜铃科植物中有一种名为汉防己的药材,它的提取物汉防己碱,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埃博拉病毒候选药物,美国和德国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中国人用科学性来较真中药的毒性,而国外科学家更关注毒性中药的有效性。结果,老祖宗的宝贝成了外国人的摇钱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要把它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离不开良好的舆论氛围。在众声喧哗时,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类媒体要摘掉有色眼镜,少些污名化臆想,多些责任担当,正本清源,还原岐黄术的本来面貌,不要让“莫须有”毁了中医药。...

人以气血为本。我们形容一个人身体好,通常认为其“气色好”,反之,气血不足则是不够健康的表现。那么,气血到底是什么,气血不足时又该如何调理?本期中医专家为您详细解读。 受访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李晓君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江海涛 气血是对双胞胎 一个主动,一个主静,相互配合滋养全身 中医学认为,气血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它们由饮食中的营养物质经过脾胃化生而得到补充。气属阳,主动,有温煦机体的作用;血属阴,主静,有濡润周身的作用。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因此,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临床上治疗血虚常配合补气药;治疗血行失常以调气为上,调血次之。如果脏腑功能不够协调,气血生成的速度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就会形成气血不足。 引起气血不足的原因很多,首先是脾胃功能失调。胃的消化功能减弱则食量减少,脾虚则运化无力,导致水谷精微不能有效利用,使气血的来源得不到保障。其次,不良生活习惯也能引起气血不足,比如经常熬夜。人在白天的所有活动都是消耗气血的过程,夜间则通过睡眠把消耗的气血补充回来,是个休养生息的过程。如果经常熬夜、睡眠过短,气血自然入不敷出。 还有的人正好相反,长期久坐或是整天躺着,缺少必要的运动,也会造成人体气机运行始终处于缓滞的状态。我们常说“流水不腐”,之所以不腐是因为不断有新鲜的物质生成。缺乏运动的人,其体内衰败的气血不能及时排出,虽然气血的“量”没有减少,但“质”却不符合要求,不具备应有的生理功能,同样会导致气血不足。最典型的如一些胖人面色苍白,是血不足的表现,一动就喘是气不足的表现。 不爱运动固然不是好习惯,但劳累过度也会耗伤气息。肢体的运动靠气来推动,长年累月地劳作必然伤气,气虚就会逐渐导致血的生成不足,最终气血两亏。 另外要注意的是,脑力劳动过度会引起心脾两虚,继而影响气血的正常生成,也会导致气血不足。 中医认为疾病的形成有内因和外因,前面说的都是内因,还有一种比较隐蔽的原因引起本证,即外邪的潜伏。外界的风寒湿热等邪气侵犯体表以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邪气便进入体内并停留下来,体内的气血就会在和邪气斗争的过程中不断被消耗,因此很多慢性病患者大多存在气血不足的问题。 自测症状辨气血 气血不足的临床表现非常广泛,气虚和血虚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出现。气虚则人体阳气的温煦及气血推动作用不足,表现为畏寒肢冷、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等。血虚则器官缺乏濡养,可见面色萎黄无华、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等。以下是气血不足的十大主要表现。 1.健忘心悸。心主血脉,又主管人的精神活动,心的气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所以常表现为心慌气短、健忘。 2.视物昏花。“肝开窍于目”,眼睛干涩昏花、视物功能下降,多与肝的气血不足有关。 3.面色萎黄。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足,面色萎黄无光泽,易感到浑身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4.皮肤粗糙。气血对人体的肌肤有重要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气血不足则肌肤有失濡养,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发暗、发黄或没有光泽,甚至长斑。 5.头发干枯。“发为血之余”,意思是说头发的生长依赖血的滋养,而“血”的上行又赖于“气”的推动,因此气血不足时头发干枯会没有光泽。 6.手足麻木。肝藏血,可以滋养人体的筋膜,使之活动自如。如果肝的气血不足,则手足麻木、屈伸不利,甚至痉挛。另外,指甲和趾甲也是筋延伸到体表的部分,所以肝的气血不足,还会表现为爪甲脆薄、颜色浅淡、变形脆裂等。 7.失眠多梦。心肝气血不足,则心不能藏神、肝不能藏魂,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易醒或多梦。 8.月经量少。女子的月经与气血的关系尤为密切,如果气血不足,常会出现月经量减少,甚至月经停闭。 9.头晕耳鸣。大脑的功能需依赖气血的充养,且精血、精气之间可以互生互化。若气血不足,不能上充头目,或致肾精亏虚,可见头晕耳鸣。 10.疲倦无力。“气”为人体脏腑的机能活动提供动力,气的充足可以使人保持活力;“血”为肌肉筋脉提供营养的物质。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故疲倦无力。 一老一小一女,最易出问题 很多时候,人体已经出现了气血不足的症状,但体检并没有发现器质性的疾病,即通常所说的亚健康状态。以下三类人最易出现气血不足。 儿童气血不足若未及时纠正,生长发育就会迟缓甚至停滞,一旦错过此阶段将很难补回来。儿童气血不足多表现为脸色发暗、发青或发白,头发稀少、发黄,眼睛不明亮、目光散乱,手脚不温,食欲变差,运动后也不想吃饭,精神不振,不爱说笑等,家长们可以照此多加观察。 女性以肝血为本,所以气血不足时常常出现双目干涩,肢体肌肉麻木,月经量少,舌体瘦薄,或舌面有裂纹,苔少,脉细而无力等症。妇女气血不足会影响月经、白带、怀孕和生产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甚至导致早衰,更年期提前到来。 老年人的体质处于下滑阶段,气血运行趋于缓慢,代谢能力下降,也容易形成气血不足。人体的正气不能运行周身、气血的濡养功能不够,会首先体现在四肢末梢部位,其次还会造成肩颈腰背等出现麻木、疼痛、活动不利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偏瘫。 中医认为机体正气的衰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虚、损、劳。气血不足是处于“虚”的阶段,气血津液的亏虚可以看做是流动资产的减少。此时如果不积极调整,进入下一个阶段就是“损”,导致五脏受损,这就相当于伤及了固定资产。如果在“损”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咳嗽,就叫做“劳”,那就很难再恢复健康了。 药食并用补气血 针对气血不足,中医有经典的补益方剂。其中,气虚多用四君子汤,方剂组成为人参或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血虚用四物汤,方剂组成为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气血双亏的可以用以上两个方剂组合而成的八珍汤。严重气血不足的还可以在八珍汤基础上再加黄芪和肉桂,就组成了十全大补汤。 如果采取食疗的办法,建议气虚者可以选择黄芪、白扁豆、大枣、山药、百合、莲子、薏米等煮粥;血虚者可以常食当归生姜羊肉汤,做法是以羊肉一斤,当归及生姜各三两煮汤。 坚持艾灸或点按关元(位于脐下四横指处)、气海(位于脐下两横指处)、足三里(位于外膝眼直向下四横指处)、三阴交(位于足内踝尖直向上四横指处)等穴位,对于调补气血不足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另外一个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运动。平时可练习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站桩等舒缓运动,尤其适合脑力劳动者以及不爱运动的人。...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一直备受百姓的信任和推崇。不过,近年来,人们对于中医药的“杂音”越来越多,比如面对海量的中医药养生知识,很多人无所适从;还比如社会上接连出现一些反对中医药的声音,观点十分偏激,甚至全盘否定中医药的价值。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听他谈一谈对中医药的认识。 健康世界需要中医药 记者:如今,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去逛书店,都能看到很多有关中医药的节目、文章和书籍,有时一个专家一套说法,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对此,您怎么看?老百姓该如何选择、利用科学的中医药养生信息? 张伯礼:通过大众媒体和新媒体,传播科学的中医药知识非常必要,也很有意义。但不得不说,现在有些宣传有点走偏了,具体表现为三点:一是有些专家讲的内容多是自己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并没得到广泛认可;二是有些专家一边科普一边推销自己或企业的产品,目的不纯;三是有些所谓的专家本身不是医生却在讲医,内容一塌糊涂,让人哭笑不得,极其不负责任。 我认为,科普知识一定要找权威、有资质的专家来讲,内容不仅要通俗易懂、接地气,还必须是规范的、共识的东西,不能夹杂商业目的。另外,我想提醒广大读者,健康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从众、偏信,对专家的话要分析着听,有点批判思维,因为一个医生不能代表整个医学,最好多听几位医生的建议后,自己综合判断。 曾有人问我:“中医药为什么非要走出去?”我的回答是:“不是中医药非要走出去,而是世界需要中医药。”如今,国外民众越来越了解、认识,并逐渐喜欢上了中医药。以美国为例,数据显示,全美每人每年平均接受将近2次中医药服务,涉及食疗、按摩、针灸等诸多方面。目前,美国约有3万名中医药从业人员和5000家中医药诊所,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另外,国际化利于中医药的进步。以针灸为例,过去针灸操作中,用过的针在酒精里泡一下,就会用给另一名患者。但在美国等国家,这是绝对不行的。针只能一次性使用,之后集中销毁处理。这点对于国内很有触动,如今国内也已逐步推广洁针技术,可见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督促我们练好“内功”、注重创新。 在我看来,中医药想要走出去,得靠科技作支撑,把疗效讲清楚,将道理说明白,把药品质量做好了,才能让更多外国人接受、信赖中医药。 我们自己得把中医药当宝贝 记者:近年来,社会上常有一些人公然跳出来反对中医药,偏激的言辞和行为常常引起广泛的讨论。您认为,老百姓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些争论?中医、西医真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吗? 张伯礼: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两者不能互相代替,却可以互补。首先,我想强调的是,中医药的很多理念虽然古老,但并不落后,尤其在养生治未病和疾病康复阶段,优势明显。 有句话说得好,“让人不得病的医学是好医学,让人不得病的医生是好医生”,中医药的精华恰恰在于让人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举个例子,流感来势汹汹,而运用中医药智慧,调整身体状态,可以有效预防。很多人过食肥甘,导致内热太盛,易患感冒。若吃点通便的食物,用淡盐水漱口,常喝梨和萝卜同煮的汤水,改变机体内环境,就能预防感冒。花费不多,效果却很好,这就是防病智慧、养生之道。 其次,我要特别呼吁,对中医药不要炒作,更不要轻易去否定。中医药是老祖宗经过几千年实践,总结、传承下来的经验和智慧,包含很多精华。世界很多国家都很羡慕,我们自己得把它当宝贝。至于有人不断质疑、排斥中医药,一说中医药就全盘否定,我认为,这种认识实在偏激,甚至是不负责任的,大家一定要理性看待。我们搞中医药的人都很清楚,中医药并非所有都是精华,也有糟粕,我们正在认真地传承精华、淘汰糟粕,请给我们一点时间,给中医药发展一个平和的环境。 记者:很多国人前往日本、韩国、泰国等地游玩,购买了大量药品回国,其中不乏很多中成药。对于这一现象,您如何看待? 张伯礼:我也看到了相关报道,并搜集了一些资料。我发现,大家从国外买回来的药品,基本上都是一些很简单、普通的非处方药,比如维生素、外用药、保健品等。国内完全能够生产这些药,设备不比别人差,技术也不比别人低,为什么老百姓偏偏不信任呢?我们医药界真的应该反省这个问题。 我认为,有两方面问题亟需解决:一方面,我们缺少匠人精神。去年,我去日本访问,发现药厂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都很严格,从上到下每名员工都有强烈的质量意识,瑕疵产品决不出厂。另外,企业特别重视顾客的反馈,注重培养自己的品牌,顾客的意见就是他们改进的方向,顾客的需求就是他们努力的任务。把普通的技术做到精致,几个“精致”结合到一起就促成了技术的跨越,日本企业的经验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制药技术该进步了。近年来,我国制药界总是重视高大上、高精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却忽略了给予普通技术足够的重视,没有在普通技术、普通药品方面精益求精。两会期间,我提出建议,希望针对国家基本药物开展质量提升工程,同时,还要做好中医药制药业的升级换代。 呼吁建立“国民健康法” 记者:作为一名中医药专家,多年来,您一直站在疾病诊疗、健康教育的最前线。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您觉得,想要实现“健康中国”的梦想,我们还需在哪些方面多下功夫? 张伯礼:国家将“健康中国”纳入国策去努力推动,我觉得非常好。现在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国民健康意识太差。比如很多孩子把碳酸饮料当水喝,家长觉得有钱就让孩子喝吧,殊不知常喝这些会影响健康,导致肥胖、骨质疏松、损坏牙齿等问题。 另外,国民健康饮食缺乏标准。比如烹饪到底要加多少盐、糖和油,家庭、食堂、餐馆都没有标准,为了追求口感没有限制地使用,导致一些地区的人们盐、糖、油摄入量远远超标。近年来,肥胖、“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明显增多,都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当一个国家其他方面都在发展、壮大、进步的同时,国民身体健康却在下滑,真的很让人感到担忧。我认为,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标准,严格执行和监管。不过,这是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部门能完成的。因此,我建议“十三五”规划中应增加建立“国民健康法”这一点,明确各方责任,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的工作才好推动。 很多人大吃大喝,不少慢病都是生活方式不好引起的,如果知道预防知识,很多病不用花钱就能解决,归根结底这是健康意识的问题,国民健康知识也关乎国民文明素养。只有健康教育跟上、健康标准跟上,让老百姓切实掌握健康知识,才能促进国民健康和社会进步。比如,一个人知道盐吃多了不好,随后教育家人少吃盐,一家人吃得淡了,到外面吃饭也会要求少盐。如果所有人都吃得淡,饭店也就不会做咸了,推动了健康饮食。...

2017年10月14日,“梅奥广安中西医结合学术讲堂”、暨第二届世中联计算机医学年会,首届慢病管理中医诊疗会议在北京召开。包括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屠志涛、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计算医学会会长李光熙、Ognjen Gajic在内的多位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参加。 会议以“智能医疗的未来:云医学•大数据”和“中西医结合心肺康复”为主题,旨在发展智能医疗产业,进一步加强中西医学大数据科技成果的国际交流,彰显中医药的特色,推动深入中医药大数据研究和临床合理应用,创新服务百姓健康。 4所中医院全年门诊量达698万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同样,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大数据时代的理念与技术的研究,也已经悄然展开。 据了解,医疗领域具有典型的大数据特征:一是数据量巨大。如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4所医院全年的门诊量达到698万,仅广安门医院1天的门诊量就超过1万人次;每年还有将近6万多的住院患者。 而全国的名老中医数量极少,地域分布也较为集中,一位名老中医每日诊疗的患者数目有限并且覆盖范围较小,大家对名老中医的认可度远高于普通中医师。名老中医与普通中医师的差距主要在辨证分型和方剂的使用。 如果将这些患者的诊疗过程全部数据化,每人次就诊产生的医学数据以10M计,那么每年产生的数据量将高达70TB,如果把全国中医院的临床数据都汇聚起来,其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在中医医院,每个患者不但要经过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还会经过各种理化检测进行疾病及其预后的诊断,所以不光有病历资料中包含的信息,还会有生化检查、多种影像或病理切片检查的生物学信息。收集这些庞大、多类别的数据,通过分析处理将其盘活,可以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价值。 “望闻问切”也能用开出智能处方 中医诊疗的流程分为三步:第一,望闻问切、采集信息;第二,四诊参合、辨证分型;第三,君臣佐使,构思方剂。 “中医诊疗往往是采取这三步对患者进行诊疗,小医生可以通过望闻问切采集患者相应的信息,将获取到的信息通过规范化处理上传到后台,后台通过人工智能模拟名老中医的辨证治疗的方式,给出一定的方剂建议,从而使小医生也可以开出相对更有效的大处方。” 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呼吸重症监护研究室主任盖吉克介绍,在梅奥医学中心的危重症模型研发项目中,已经开始引入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体系与西方医学的密集数据进行融合,形成创新的数学模型提供实时决策支持,辅助医生预测和判断病情,帮助患者实现早诊断、早治疗。 据悉,“脉诊仪”把脉、“面相仪”望诊……一些智能诊疗产品已经开始在中医诊疗机构投入使用。线上辅助诊疗系统只是“复制名老中医”其中的一环,不同情况的病人的用药往往是不同的,系统输出参考处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每个中医师在应用人工智能软件的时候,也同时为人工智能提供了更多学习的素材,随着中医药大数据丰富,线上辅助诊疗系统将更加完善有效。 “中养科技”李智远博士在负责美国梅奥医学中心ICU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发项目时提出,知名中医的传承主要通过‘人传人’的方式进行,但是一个老师三、五年只能带几个徒弟,推广应用受到限制;而传承不易、发展更难。中医没有足够的临床数据,借鉴西医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发经验,是可以相对有效的解决传统中医在传承、推广应用和发展三个比较大的痛点。...

上月,备受关注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国家高等教育战略的一项重大变革。在这份名单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6所中医药高校及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等学科成为亮点。网友更是将中医药学科称为本次“双一流”评选的“大赢家”。 6所中医药类大学入选双一流并非偶然,今年7月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曾联合发文,要求全面提高中医药教育质量,推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文件还鼓励部分院校试办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设立中医养生、中医康复、健康管理等专业,并开展中医医师专科规范化培训,推进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培养。 近年来,随着屠呦呦获奖,中医药早已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让人们对中医药未来多了自信。这把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正在惠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民众。以中医学中最受老外欢迎的针灸为例,针灸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中国的针灸变成世界的,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科研人员投入了器具、理论、技术及其应用的研创,这让中国的医生们也感受到了来自国际同行的挑战。而“双一流”的发力点,不仅是学科的建设,更在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医药处于被审视、被验证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为中医药复兴打开一扇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时间窗口,加快我国中医药发展已经成为关系民族自信、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的战略问题。 借助“双一流”东风,未来中国将从高水平的中医药教育开始,抢占中医药在医学领域的“话语权”,为中医药“定标准、立规矩”,让古老的中医药在现代科学体系里光大发扬。...

在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迎来“天时、地利、人和”发展机遇的当下,如何更深入地挖掘和转化中医药的价值,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医学体系,推动中医药学振兴,引领先进医学发展方向,成为值得深度思考的话题。近日,首届未来中医药论坛——2017年信息技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战略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张伯礼院士在发言中表示,当前中医药面临着重大的需求和发展机遇,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将中医药的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就能产生原创成果,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同时也推动中医药走向国际市场,为世界人民健康服务。 融合现代科技 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 《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2015年中药工业总产值7866亿元,占医药产业规模的28.55%,中药出口额达37.2亿美元,中药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是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 中医药在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如在中医传统知识的发掘与转化、临床疗效证据的数量和质量、诊疗过程的规范化、适宜技术的评价与应用、中药材与中成药质量、中医药标准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依靠创新驱动,特别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将提供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张伯礼以青蒿素的发现为例,阐述“中医理论+现代科技=原创成果”。他说,“中医药几千年来的理论、经验非常宝贵,但如果不与科技结合,虽然能够解决健康问题,但是发展速度和应用的程度受到局限。只有将中医药优势与科技相结合,才能更好彰显中医药的价值,在更广范围得到认可并走向国际。” 据悉,中医药现代化战略实施20多年来,中医药科技取得跨越式发展,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突破了多项关键共性技术,提高了中医药临床服务能力,也培育了中药大健康产业,同时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张伯礼表示,近二十年来,中医学与西方医学的交流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中医药国际注册相关标准研究进程中,互学互鉴,优势互补,在包括法规、技术、市场等多个层面达成共识,搭建国际中医药学交流的桥梁,形成了相关规范标准,推动了中医药进一步走出去。 中医药要拥抱信息技术 加速国际化步伐 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催生了新兴产业,也淘汰了一些传统产业。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影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张伯礼认为,“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对中医药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该主动拥抱信息技术,为我所用,这是未来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点。”例如,古代文献资料及记载的经验非常宝贵,青蒿素的发现就得益于古典文献知识的启发,像这样具有原创思维和实用价值的经验,在古典文献中还很多,但目前挖掘转化还不够。中医诊疗过程主要是靠中医感官的望闻问切,主观性及灵活性强,但不好量化,可重复性不高。这些问题的解决,信息技术将大有帮助,需要多学科专家的协同研究。 他特别强调了在中医药文献知识的挖掘、名中医经验的传承、临床疗效的评价、中医诊断的客观化、新药的发现和评价、中药种植、中药物流、中药数字制造等领域,均需要积极与信息领域进行对接,加强互相了解,明确关键技术突破点,协同攻关,力争突破。例如,加强中医诊断相关传感器的研发和标准的制订,实现四诊信息数字化,进而推动四诊的客观化,也为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疗效评价体系奠定基础;在中药制药中也需要一系列新型传感器的研发,在线动态采集制药过程数据,为实现中药智能制造,保证药品批次间一致性提供技术支撑。 据悉,中药先进制药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示范研究已经得到国家新药创制专项支持,将组织横跨集成电路、新药创制和宽带移动通信等领域的专家团队,参照国际先进制药理念,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与传统中药制药技术融合,搭建数字化中药制造技术平台,实现全程质量控制,构建符合国际规范的中药生产质量标准体系。“药品批次间的一致性是评价药品生产质量的关键,中药质量的提升必须依靠生产技术及装备的革新。”张伯礼说,开展先进中药制药技术研究将有助于提升中药产品质量,加快推动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与信息技术领域融合,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