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均衡饮食 Tag

近年来,在减肥群体中流行着一种不吃主食、仅以肉类和蔬菜为食的饮食模式。不少减肥者为快速减轻体重、增强饱腹感,将高蛋白食物当作主食。短期内,这种做法或许能让体重有所下降,但从长远来看,却不利于延缓衰老。 高蛋白饮食与衰老风险的关联 当饮食不合理或者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时,人体修复损伤基因的能力会降低。此时若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无疑是“雪上加霜”。《细胞》杂志上的一项小鼠研究显示,在限制热量摄入的情况下,高蛋白饮食会促使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加,进而加速衰老进程,缩短寿命。针对人体的多项研究也证实,过量摄入蛋白质,可能会削弱热量限制带来的长寿益处,甚至增加中年人群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合理蛋白质摄入量的标准 在食物荤素搭配合理、主食供应充足、轻体力活动且无需增肌的情况下,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千克体重1 - 1.2克。比如,一位体重55千克的健康成年女性,每天摄入55 - 66克蛋白质即可满足需求。实际上,谷物本身含有7% - 12%的蛋白质,只要保证主食摄入量充足,再搭配适量的蛋、奶、豆制品、坚果等优质蛋白质来源,就无需额外大量食用肉类。而且,合理的膳食搭配能产生“1 + 1>2”的协同效应。 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利用的积极作用 氨基酸互补,提升营养价值 不同食物中的蛋白质组成存在差异,合理膳食能够确保人体摄入多种必需氨基酸,从而提高蛋白质的整体利用率。例如,谷类食物中赖氨酸含量较低,但蛋氨酸丰富;而豆类食物则富含赖氨酸,却缺乏蛋氨酸。将谷类和豆类搭配食用,就可以实现氨基酸互补,提升食物的营养价值。 节约蛋白质,发挥其生理功能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当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时,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会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这样一来,部分蛋白质就会被当作热量消耗掉,无法充分发挥其帮助组织更新和促进肌肉合成的作用,导致蛋白质的实际利用效果大打折扣。 增肌必需,提高增肌效率 增肌过程不仅依赖蛋白质,还需要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因为蛋白质的合成离不开胰岛素的参与,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会降低胰岛素水平,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降低增肌效率,甚至可能导致肌肉流失。 优质碳水化合物对健康长寿的重要性 《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版、《柳叶刀·公共卫生》等权威期刊的研究表明,当长期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比在50%左右时,全因死亡风险最低。如果缺乏碳水化合物供能,机体就会转而利用蛋白质和脂肪,这种供能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会产生尿素、酮体等代谢废物,加重肝肾的负担。对于年轻人来说,短时间内少吃或不吃碳水化合物可能影响不大,但随着年龄增长和器官功能衰退,不当饮食带来的代谢负担很可能引发机体损害,肝肾功能较差者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 健康人群的饮食建议 对于健康人群而言,若想补充蛋白质,关键是要确保主食的基础地位,遵循正常的饮食结构。每天应摄入200 - 300克(生重)的主食,运动量大的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在主食选择上,糙米、燕麦等全谷物和杂豆类应占1/3 - 1/2。早餐可以选择燕麦粥、全麦面包、杂粮馒头;午餐可食用糙米饭、二米饭、杂豆饭;晚餐则可选全麦面条、莜麦面、玉米发糕等。薯类也可作为主食的一部分,每天摄入50 - 100克,大小以不超过一个拳头为宜。肉类和鱼类可以每天食用,但要注意控制总量,每天不超过150克,并分散在三餐中。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采用少油烹调方式的禽类和鱼虾,红肉适量食用即可。 总之,减肥不应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合理摄入主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才是实现健康减肥和延缓衰老的正确途径。...

均衡饮食一直是营养学界公认的膳食原则,但怎么做才能均衡?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我独创的饮食法——“567饱腹法”。这并不是一个新的饮食模式,但有两个很重要的前提: 一是,按照平衡饮食的原则先把食材选好——控制饮食的质量。具体可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每人每天至少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其中,谷类、薯类、杂豆类每天吃够3种,蔬菜水果类每天4种,畜、禽、鱼、蛋类每天3种,奶、大豆、坚果类每天2种。二是,选择好食材后吃多少完全由胃的感知来判断,而不是传统的用肉眼观看、用秤计量、用标准碗测量,或者用拳头比画。 “567饱腹法”就是用胃感知的具体体现。 “5”即先吃到5分饱。这5分饱需要全部由非淀粉类的蔬菜完成,比如绿叶菜(芥蓝、空心菜)、茎类蔬菜(芹菜、莴 笋)、花菜类(西兰花、白菜花)、豆类(除了大豆以外的豆类)、菌藻类(蘑菇、木耳、海带)等。吃蔬菜达到5分饱不是难事,给大家提供一份5分饱全蔬菜宴:生菜、黄瓜、小番茄、水萝卜、鹰嘴豆沙拉;红烧冬瓜;清炒油麦菜;蘑菇炒笋片。 接着是“6”,即在吃5分饱的基础上,继续补充身体需要的另一种重要营养素——蛋白质。以蛋白质为主的食物包括所有肉类(禽肉、畜肉、鱼类、海鲜)、大豆制品、蛋类以及乳制品。下面是一份吃了蔬菜后能达到6分饱的蛋白质宴:鸡腿一个; 豆腐丝一碟。 “7”就是大名鼎鼎的7分饱,也是呼应中国古老智慧“饮食有节”的绝佳实践。在吃了这么丰富的蔬菜、美味的蛋白质菜肴后,用主食填补剩下的那一分即可。 这种吃法用的是饱腹感这个因人而异的指标而非固定的分量,所以食量大的人要达到7分饱自然会吃下更多的各类食物,从而满足他们的身体需求;胃口小的人则可以吃更加合理的分量,而不会出现“刚吃下膳食指南规定的蔬菜和谷物量后,突然发现再吃不下任何肉了”的情况。“567饱腹法”其实是尊重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呼应了膳食指南的推荐。 判断你有几分饱 十分饱:一口也吃不下了,再吃一口都是痛苦的。 九分饱:还能勉强吃一点点,但胃里已经非常满了,每一口都是负担。 八分饱:胃里感觉很满了,但再吃一点点也不是很难受。 七分饱:会觉得肚子已经不饿了,对食物的欲望也没那么强了,但还没有饱足感,还想习惯性再吃几筷子,但此时把饭菜拿走,也不觉得有遗憾。 六分饱:如果这个时候把食物撤掉,会稍稍有些不满足,在第二餐之前会有明显的饥饿感。 五分饱:已经没有如饥似渴的感觉了,但还是想吃,等不到下一次吃饭的时候就会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