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3月 2022

在医疗领域,癌症一直是医患双方关注度最高的疾病。大多数人都把癌症看作不治之症,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观念将逐渐转变。未来,癌症更可能被视为慢性疾病,从认识、治疗、预后等方面,开展一场持久战。 癌症是恶性肿瘤,根据组织起源的不同可分为癌和肉瘤。其中,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称为癌,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而人们习惯把恶性肿瘤统称为癌症。到目前为止,癌症虽然未被人类完全攻克,但有效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治疗方案的制定也能做到因人而异。总的来说,癌症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会用到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微创介入治疗等,以尽可能控制患者病情,延长生存期。 很多人确诊癌症后,由于陡然产生的巨大心理压力,会不知不觉步入一些认识误区。比如,“肿瘤生长需要大量营养,饿着肿瘤就不会长了”“牛羊肉是发物不能吃”“听说肺癌靶向药治疗效果好,我也要吃”“CT检查有辐射,会刺激肿瘤”……其实,身患恶性肿瘤更要保证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的摄入,牛羊肉都可以吃,否则不但不能饿死肿瘤,还会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无法承受后续治疗。癌症的靶向治疗虽然有效,但因人而异,不能盲目使用,患者在治疗前需做基因检测找到相应基因突变的靶点,才能给予针对性治疗。至于治疗过程中常常用到的CT检查,其辐射剂量是经过科学测算的,在安全范围内。所以,患者切记不要因为一些没有根据的传言,影响到自己的规范治疗。 癌症能够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于病情的控制极为重要。但是,我们不一定能实现这“三早”。所以,医生一直建议大家定期进行身体健康体检。无论是在获知患癌之时,还是在与癌抗争过程中,患者都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正确认识和了解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数据显示,在我国发病率位居前四的恶性肿瘤为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北京市近十年来肺癌发病率增长近50%,高居恶性肿瘤排行榜之首。与此同时,恶性肿瘤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下面,我们以发病率位居前列的四种癌症为例,说说他们的发病特点和主流治疗方式。 肺癌 常表现为咳嗽和胸痛 肺癌是来源于肺的恶性肿瘤,症状多样化,常表现为咳嗽、咯血、胸痛、气短或呼吸困难等。如果不明原因出现上述情况,说明身体已经发出报警信号,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CT等检查来排除癌症。尤其是有长期吸烟史或肺癌家族史者,本身就是肺癌高危人群,需给予重视。 ●治疗近年来,肺癌的治疗药物不断有突破,每年都有新药涌现或投入临床使用。目前有效的药物治疗方式有传统的化疗药、各种新型靶向治疗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百余种药物。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设计相应药物,发挥抗肿瘤作用,常用的肺癌靶向药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是通过提高自身免疫细胞的功能,达到抗肿瘤的效果。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病理学检查和基因检测技术等而定。 乳腺癌 重视结节和皮肤变化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最初往往会出现乳腺结节、不明原因乳头溢液、乳腺局部皮肤改变(酒窝征、橘皮样)、乳头凹陷回缩,或者腋下淋巴结肿大等异常表现。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如果母亲或者姐姐患有乳腺癌,则本人患癌风险就会增加。同时,它还与初潮过早或者绝经过晚、妊娠年龄超过30岁、未曾生育过、服用过激素治疗,以及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相关。与其他癌症相比,早期发现乳腺癌并不是一件难事,女性通过定期的自我检查就可以做到早发现。一旦发现乳腺异常,到医院进行乳腺超声、乳腺钼靶或乳腺核磁检查,便可确诊。 ●治疗乳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根据肿瘤分期和手术病理等情况而定。由于乳腺癌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密不可分,通过降低或拮抗雌激素水平来治疗乳腺癌的方式被称为内分泌治疗。这是延续了上百年针对乳腺癌的特有治疗方式,并贯穿术前治疗到术后辅助治疗,以及乳腺癌复发后的挽救治疗等全部临床治疗过程。 胃癌 或有腹痛腹胀体重下降 胃癌是来源于上消化道的恶性肿瘤。胃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消化食物,因此胃癌的发生通常与不良饮食习惯相关,如饮酒、高盐饮食等,同时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异型增生等有关。患病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或仅有轻微胃部不适,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胀、体重下降等。胃镜是诊断胃癌最有效的检查手段。 ●治疗早期胃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无法手术则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如化疗和靶向治疗。如果胃癌病理提示Her-2阳性时,可选择靶向治疗药物抗Her-2抗体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近几年在胃癌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用或联合化疗、靶向治疗在临床上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结直肠癌 排便习惯发生改变 结直肠癌是来源于下消化道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结肠或直肠。其发病与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肠内慢性炎症、结直肠腺瘤、家族遗传和环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钼)等相关。患者常会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或腹泻和便秘交替;大便性状改变,如大便变细,甚至会出现大便带血或便鲜血。日常生活中,应留心这些变化。当然,便血还可能与痔疮有关,但痔疮便血时血液与大便分离,量较少,结肠癌便血常与大便混合。一般40岁以上,出现上述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曾患有肠腺瘤、肠息肉且治疗后的人群,需给予重视。结肠镜检查及大便潜血检测可以筛查结直肠癌,肛门指检也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可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部分转移性结直肠癌也有手术的机会。无法手术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如果病理提示有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的患者,可以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北京医院肿瘤内科医师周宁 李旭)...

•中医“治未病”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整理、继承和创新,重新审视其特色与优势,推进中医药持续健康发展,使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实践顺应时代的召唤,重新焕发出更璀璨的光辉。•中医“治未病”是将疾病“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我们应对疾病的调控定位在防,做到法以阴阳,顺应天时;形神修养,自我调节;居住适宜,环境为要;饮食有调,注意偏盛;运动有度,贵在坚持等。 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化,医疗的目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中医“治未病”这一古老而前沿的理念,与现代医学相比,进一步显示了中医学的思维是先进和超前的。时值我国健康产业处于飞速发展的今天,“治未病”已上升为健康产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理论及临床实践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医文化底蕴,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新形势下开展“治未病”工作,是一项弘扬中医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健康的需求。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养生防病保健的主导思想,代表着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治未病”的理论体系与临床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对于提高中医药服务健康能力及中医药参与社会贡献度具有深远的影响。 历史溯源 “治未病”作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有来自于日常生活实践的防病健身的感性认识。《庄子·盗拓》曰:“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由于古时人类无衣裹身,加之所处的环境恶劣,人们往往夜间在树上度过,这样既可避免禽兽的侵袭,又可避免夜间寒湿之气对身体的伤害,无形之中预防或减少风寒湿痹、脾胃病等的发生。《周易·象辞下传》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也。”如果发生了火灾,用水能够及时将火扑灭,就可以防止火势的蔓延;君子能够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就是预防的思想,“豫(预)防”一词可能最早出处于此。《道德经·七十一章》曰:“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只有人类注意预防疾病,才会不生病,圣人之所以不生病,是因为他们早已知道未病先防的道理。又言:“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也说明了事物在萌芽阶段就要发现变化的征兆和苗头,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消灭。 《黄帝内经》中提及“治未病”一词的地方有三处。第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说明未病先防的重要性。第二,《素问·刺热》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即医者要洞察秋毫,发现疾病的先兆症状,并在疾病伏而未发之时,中医四诊合参,采用针刺治疗,以防止疾病发作。第三,《灵枢·逆顺》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说明上工多未病先防,早期施治,救其萌芽。《黄帝内经》吸收《周易》、儒、道中先进的养生和预防思想,明确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并完善“治未病”的理论体系。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根据脏腑关系、五行相克的理论,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观点,被历代医家奉为“治未病”之圭臬。唐代孙思邈将疾病分为三个层次(未病、欲病、已病),如《备急千金要方》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告诫后学者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清代叶天士《温热论》曰:“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这些认识对“治未病”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时代召唤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治未病”理论及临床实践的日益重视,“治未病”的理念在人民群众中得到广泛传播,社会对“治未病”的认知度和认同性有明显的提升。加之现代医学正经历着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诊疗模式也在探索中前进。 “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治未病”理论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也保持着与时俱进,将服务内容向预防转变,以求有效、持久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特色及优势。医院通过建立“治未病”科,开展“治未病”服务,发挥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在养生保健、重大慢性疑难疾病的预防及早期干预中的优势,将疾病防治“关口前移”。同时形成医药大健康产业,不局限于治疗疾病,而更多关注中医养生保健及预防疾病,更多地满足人民群众预防疾病、追求健康的现实需求。同时中医“治未病”理论符合我国医改中战略“下移”的卫生方针,符合时代的要求。 中医的“未病”指的不仅仅是现代医学所讲的“亚健康”状态,同时包括尚未发生和认识的无自觉症状及体征的各种状态。“治未病”就是要做到未病养生,防微杜渐,防病于先,已病早治,已病防传。《备急千金要方·卷一》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未病之病是指病已有而尚处在未成未发的萌芽阶段,临床早期疾病症状没有或表现不典型,作为上医就要洞察秋毫,识别健康的危险因素,防治于初始,避免机体生理功能的失调,进行健康干预及体质调理,防病于未然。《素问·疟论》曰:“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指出疟疾应在未发的时候便进行适当的调理,则正气足而邪气消矣,故“治未病”当定位在防。 实践思考 法以阴阳,顺应天时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此寿命之本也。”又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二者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为用,以求其统一,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最高标准。《管子·内业》曰:“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察和之道,其精不见,其微不丑,平正擅匈,论治在心,此以长寿。”“精气”是人体的精微物质,又是五脏六腑各种功能发挥的物质基础,只有精气充沛,生命力顽强,方可长寿。 《灵枢·岁露》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指出天时的变化对人体有重要的影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要求人们的生活、起居、精神活动等要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春夏之时顺应自然生长之气,秋冬之时顺应自然收藏之气,防止六淫邪气侵袭,乃养生防病之精髓。然在调整人体阴阳偏盛或偏衰时,应注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使二者协调合和,恢复相对平衡。 形神修养,自我调节 心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能统摄全身气血阴阳。“治未病”不仅重视形体的健康,更关注形与神俱,终其天年。《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又《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指出主明既是心神清明,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精神情感调达,五脏六腑安康。“不惧于物,德全不危”,使形神得到全面的修养,为预防疾病发挥潜移默化的内在作用。 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活动,要驾驭好心神,不使其不及或过之,将养心神作为健康的内在要素。《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伤脏则病起”,提示因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等,导致突然过度或持续的忧思恼怒,情志内伤,均可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或加重病情。所以要做到“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通过调节精神情志,使全身气机出入升降通畅,阴阳相济,气血津液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从而维系人体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相对平衡与统一,促进人体健康。 居住适宜,环境为要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能动地适应自然环境,不断关注自身健康,从而预防疾病。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曰:“冬夏衣被过暖,皆能致病,而夏月为尤甚……亦勿过于贪凉,迎风沐浴,夜深露坐,雨至开窗,皆自弃其险而招霍乱之来也,不可不戒。”提出不仅重视环境卫生,更应审慎起居,增强自身免疫力而防治疾病。 饮食有调,注意偏盛 食物是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不竭动力。《周易·颐卦·象辞上传》曰:“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强调饮食养生的重要性。孙思邈曰:“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若能用食平病,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孙思邈根据“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来补益精气,无病期间要调节饮食,有病则先用食疗,食疗不愈而后用药。在食疗养生方法上提出五脏所宜食法、五脏不可食忌法、五味动病法、五脏病五味治疗等观点。如多食咸则脉凝涩而色变,即咸入胃中,其气走中焦,布散于诸脉,血行于脉中,与咸相得即血凝,易发生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等。《养生录》中提及养生“六宜”,即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这是日常生活中饮食保健的基本原则。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可以借此引申为长期的饮食不节(过饥过饱、过寒过热、过食膏粱厚味、辛辣醇酒等)则会成为致病的高危因素,影响人体健康。 运动有度,贵在坚持 《黄帝内经》强调要“和于阴阳术数”,主张用导引、按摩等方法来促进健康。同时提倡动静结合,静能养神,动可养形,形神共养,健康长寿。葛洪曰:“导引疗未患之患,通不和之气,动之则百关气畅,闭之则三宫血凝。实养生之大律,祛病之玄术矣。”指出运动可调脏腑、通经脉,不运动则气不行血,血脉瘀阻,变生诸疾。汉代名医华佗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鹤的特点自创“五禽戏”,具有动中求静、刚柔相济、内外兼练的特性,能强身壮体,防病养生,是经典的古代保健养生操。以上中医传统功法注重强身健体以预防疾病,其经验难能可贵,值得珍视。 《吕氏春秋·古乐》曰:“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阔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古代人们多为阴邪所困,风、寒、湿阻滞筋骨关节,四肢拘挛,身重而痛,不得屈伸。通过练习舞蹈,活动肢体,舒展筋骨,调畅全身气血,通达经络,以动济静,祛除阴邪,增强体质,延年益寿,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缺乏锻炼或过之,则如《素问·宣明五气》所言:“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变生他病。 总之,中医“治未病”起源于远古,雏形于《周易》,形成于《黄帝内经》,后被历代医家所重视而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趋于成熟。今天“治未病”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我们应当将疾病“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对疾病的调控要定位在防,做到法以阴阳,顺应天时;形神修养,自我调节;居住适宜,环境为要;饮食有调,注意偏盛;运动有度,贵在坚持等。中医“治未病”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加以深入挖掘、整理,继承和创新,重新审视其特色与优势,推进中医药持续健康发展,使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实践顺应时代的召唤,重新焕发出更璀璨的光辉。(徐经世 李艳 赵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