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月22 中医认为,五脏虚弱时,可能表现为五液异常
《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这一理论阐述了心、肺、肝、脾、肾五脏与五液之间的对应关系。五脏虚弱时,可能表现为五液异常。
心弱易流汗。当心气不足或心阳亏虚、不能固摄汗液时,就会导致自汗(动辄就出汗),活动后更加明显;心阴不足,虚热内生,迫津外泄,则会出现盗汗(即入睡后汗出,醒来汗止)。建议有以上情况的人,适当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但注意不要过量。与此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大喜大悲、大忧大怒。饮食上,可多食用养心安神、益气敛汗的食物,如莲子、百合等。出汗症状严重时,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益气养阴、固表止汗的药物,如生脉饮、牡蛎散等。
肺弱易流涕。肺开窍于鼻,肺气充足,宣发肃降功能正常,则鼻窍通利,涕液分泌正常,能润泽鼻腔,抵御外邪;若感受风邪,加之肺气虚弱,肺的宣发功能失常,不能正常布散津液,就会导致涕液分泌异常,表现为容易流涕。建议肺弱的人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尤其是季节交替时,应及时增减衣物。此外,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还可练习深呼吸,以增强呼吸功能。如果是风寒导致的流涕,可以取适量生姜和茶叶沏茶或熬汤饮用,加入红糖效果更佳。也可以喝点姜汁萝卜汤,姜丝、白萝卜切片,加水煮15分钟左右,加入适量红糖即可。如果是风热所致的流涕,可以煮金银花粥,也可泡菊花茶。经常流鼻涕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玉屏风颗粒。
肝弱易流泪。肝血充足,泪液分泌正常,起着濡润和保护眼睛的作用。若肝血不足或肝经风热,则可能导致泪液分泌异常,出现容易流泪、迎风流泪的情况。养肝要注意早睡,每晚尽量在11点前入睡;避免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睡前看手机等;平时可用枸杞、菊花、炒决明子泡茶喝,多食用一些养肝血的食物,如猪肝、鸡肝、菠菜等。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滋肝补肾、清肝明目的药物,如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
脾弱易垂涎。口腔内的液体分为涎、唾两种,清者为涎,稠者为唾。涎液由脾化生,当脾运化功能正常时,涎液能正常分泌并起到润泽口腔、帮助消化等作用;若脾气虚弱,无法正常布散津液,就会导致涎液分泌过多,出现不自觉流口水的现象,或者涎液不能正常收摄,即口水不受控制地溢出。想要改善这些状况,除了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少吃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还可在饭后摩腹,围绕肚脐顺时针按摩10~15分钟,可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此外,可多吃一些健脾食物,如山药、薏仁、芡实等。若垂涎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就医排查器质性病变,或在医生指导下服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益气健脾药物。
肾弱易吐唾。唾为肾精所化,能润泽口腔、滋养肾精。备受养生学家推崇的“饮玉浆”法,就是舌抵上腭,待唾液充满口腔后缓缓咽下,以此来养肾精。当肾精亏虚或肾气不固时,肾的封藏功能失常,就可能导致唾液分泌异常,表现为频繁吐唾或唾多清稀。出现这种情况时,要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腰部和足部的保暖,节制房事,以养护肾精。此外,适当进行一些补肾的运动,如踮脚尖、深蹲等,可刺激肾经。平时要多吃具有补肾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桑葚等。若症状不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