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别让“烟火气”伤了女性

别让“烟火气”伤了女性

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家家户户灶头间升腾起的袅袅炊烟,构成了生活中最浓烈的烟火气。但正是这些炝锅、爆炒、油炸时产生的油烟,让掌勺人在不知不觉中付出健康代价。近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刊发的一篇新研究显示,2019年我国40岁及以上女性中,有83.9%每天做饭,女性自报烹饪油烟暴露率为81%。

日均花费1.8小时烹饪

王女士今年52岁,从20多岁成家起,她就包揽家中一日三餐的烹饪。年轻时,夫妻俩住单位筒子楼,一到饭点,整栋楼都弥漫着油烟味。王女士家没装通风装置,散油烟全靠开窗。每到节假日回农村老家,她跟婆婆要做一大家子人的饭菜,往往一忙就是两三个小时。做完饭,头发、脸上全是油烟味,常常连饭也不想吃。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家里装了抽油烟机,王女士对此很满意:“虽然免不了有油烟,但饭店大厨还不是每天都接触,家里做饭油烟对健康的影响应该很小吧!”

今年40岁的李女士比较注意防油烟,她说:“我在网上了解到油烟会伤害肺,所以炒菜前后会多开一会儿抽油烟机。”平时,李女士家的早餐采取水煮、蒸的烹饪方法;午餐时,孩子和大人各自在学校或单位解决;晚餐夫妻俩换着做。周末,她会在家做一日三餐,为家人改善伙食:“做完饭常常一身油烟,孩子都不愿跟我亲近。”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刊发的这项研究纳入2019~2020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中37164名女性数据,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40岁及以上女性中,每天做饭的女性日均花1.8小时烹饪,花费超2小时者占31.1%;在华南和西北地区,厨房与起居室未分开的比例分别为8.9%和7.2%,高于其他地区;居住在乡村、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职业为农林牧渔水利业的女性,每天做饭比例、日均做饭时长、厨房与起居室未分开比例及自报烹饪油烟暴露率均较高。

“国人烹饪素来喜欢煎炒烹炸,用油较多,尤其北方不少地区习惯爆锅、炝炒,油烟对烹饪者的伤害相对更严重。”北京朝阳医院全科医学科、保健办主任王晓娟说。我国女性近年来患肺癌比例上升,从全球来看都较高。肺癌与吸烟关联性较强,但我国女性吸烟率在全球来说较低,学界普遍判断这与很多女性承担烹饪家务较多相关。部分学者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易被油烟伤害,但王晓娟认为:“这与生理差异关联不大,与女性更多承担家庭烹饪任务更相关。”

油烟全面威胁健康

“关注油烟给女性带来的伤害,已不可忽视。”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注册营养师于仁文说,烹饪时,油温越高,油烟越大,其中含有的有害成分就越多,给人体带来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主要会引发以下几种疾病。

诱发呼吸疾病。“油烟中含大量细颗粒物(PM2.5)。”于仁文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病学研究室进行的一项实验显示,做饭前,开放式厨房的PM2.5最高为18,炒菜过程中最高可飙升到999。王晓娟称:“PM2.5颗粒很小,易进入肺部,可对鼻、眼、咽喉黏膜产生强刺激,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长期吸入还可能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如果掌勺人原本就有哮喘,呼吸道特别敏感,在闻到油烟味后易引发哮喘急性发作。”

增加患癌风险。王晓娟表示,食用油会随加热升温产生有害成分,如多环芳香烃、杂环胺、苯并芘、丙烯酰胺等,前三者均属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1类致癌物”,即目前有足够科学证据证明,该物质对人体有致癌作用;丙烯酰胺被列为“2A类致癌物”,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的疑似致癌物。有研究显示,烹饪油烟让女性非吸烟者肺癌发生风险升高3.79倍。

损害心脑血管。“油经过度加热会产生多种脂肪氧化物,已有研究证实,这些氧化物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王晓娟说,特别是中老年人,他们本身就因年龄增长等因素,血管里可能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如果再长年累月地受油烟刺激,会加速血管疾病进展,更易出现心梗、脑卒中等。

加速皮肤老化。王晓娟说,烹饪油烟会附着于烹饪者皮肤上,久而久之使皮肤变得松弛、粗糙、失去弹性。

导致油烟综合征。厨房油烟会使烹饪者出现食欲减退、心烦、精神不振、嗜睡、疲乏无力等症状。

控油控烟双管齐下

日常生活中,家庭烹饪不可避免,于仁文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尽量减少烹饪油烟。

丰富烹饪方式。于仁文表示,做饭可减少对油的依赖,首选水和蒸气作为主要传热媒介,采用蒸、煮、焖、炖、焯、烫、汆等方法。油温七八成热时约210~240摄氏度,而水温最高为100摄氏度,相对而言短时、低温烹调对食材营养成分的破坏更少。若一定要用油,可尽量减少用油量,比如可选择水煎方法,先用油将食物微煎、增加香味,接着加入热水并盖上锅盖,用蒸气导热,将食物烹熟;若要油炸食物,可选用软炸方式,先把水粉糊或蛋粉糊挂在食材表面,将其放入150~180摄氏度油锅中,此时淀粉在油中快速凝固,形成保护层,使被包裹的食材丢失水分较少,待食物外壳上色定型,里面的食材就熟了,营养损失也少。这两种用油烹饪方式产生的油烟都有限。

控好炒菜油温。王晓娟说,做菜时,若锅中的油还未加热至冒烟,则温度不超过200摄氏度,此时放入菜,油烟少且能减少高温对食材营养成分的破坏。于仁文补充说,如果锅中油温过高,可先熄火降温,稍后再炒。一些人觉得油温不高炒不熟或杀灭不了细菌,其实腐败微生物在温度超50摄氏度时就停止生长,超60摄氏度逐渐死亡,100摄氏度时1分钟就会被杀死。

选烟点高的油。“不同种类的食用油烟点(即食用油开始冒烟的温度)各异,产生油烟多少也不同。”于仁文说,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比四五十年前有很大改善,肉类摄入充足,一般不建议再食用动物油,日常炒菜主要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烟点高的油,如大豆油(烟点约238摄氏度)、精炼菜籽油(烟点约252度);二是选用油酸含量高的油,油酸化学性质稳定,耐煎炸、不易氧化变质,如高油酸的花生油等。此外,应避免使用存放时间较长、过期或反复油炸过食物的油,这种油因其中的杂质增多,更易产生油烟。特别是反复使用的油中含较多有害物质,继续烹饪食物更不健康。

善用各类工具。王晓娟表示,用好各类工具也能尽量减少油烟。第一,可以选用功率合适的抽油烟机,安装时需靠近灶台,不能过高;使用时,最好在炒菜前后多开10分钟;平常要定时清洗,保证排烟顺畅。第二,烹调可多用微波炉、电饭煲、电烤箱等工具,减少油烟产生。第三,佩戴口罩炒菜,如可选择KP95型口罩,阻挡PM2.5通过呼吸进入体内。第四,保证通风,尽量避免在密闭空间炒菜。第五,勤刷锅,以免重复用锅时,附着在锅表面的油脂和食物残渣因再次加热产生大量油烟。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