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从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谈中医治未病

从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谈中医治未病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涉及到未病先防以防患未然,顺应自然故从之则治,饮食有节资生化之源,起居有常以不妄作劳,调畅情志以形神共养,对中医治未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就提出来未病先防的养生思想,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养生思想形成了中医治未病理论,“未病”不是无病亦不是可见的大病,是机体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内经》的养生思想对后世医家治未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未病先防以防患未然

早在《内经》中已认识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重要性。《素问·八正神明论》提出:“上工救其萌牙,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灵枢·逆顺》亦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强调机体在未发生疾病或者邪气内伏而未发病之前,即采取有利的措施积极预防,顾护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传遍,这体现了未病先防的养生思想。

《内经》中提到了养生治未病重要意义及养生法则,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提示养生要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运用正确养生方法,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劳作不背常度,才能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如果违背此养生法则,而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而致“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知御神,务快其心,逆生于乐”,最终“半百而衰也”,明确指出了人对养生不同的认识和态度。

《内经》中的养生原则对治未病有指导意义。对外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避免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对内要“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即知晓调摄精神,避免情志过激和精气妄耗,正所谓,“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做到“高下不相慕”,“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不惧于物”,这样才能“真气从之”,“合于道”,内外调和,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顺应自然故从之则治

《内经》从自然界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调养精神、起居而治未病。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的生命活动与天地自然息息相关,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正是《内经》中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是养生治未病的先决条件。

人类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顺应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才能避免机体阴阳失衡,减少疾病发生。正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内经》中亦提到了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养生方法,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渭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夏三月,此为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以上为顺应四时阴阳的养生之道。

如违背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则内伤五脏,而发生疾病。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逆之则伤心,秋为咳疟,奉收者少。”,“秋三月,……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顺应四时的重要养生原则。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春夏的特点是阳气升发蓬勃,人们应该顺应春夏乍长之气以补充阳气。而秋冬的特点是平静凝敛,其性属阴,人们应该顺应秋冬收藏之气以补养阴津。

饮食有节资生化之源

《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养生法则中提到“饮食有节”,食物有阴阳之分,人体质有阴阳之别,气候也有阴阳之异,因此调整饮食对调整阴阳平衡有积极作用。饮食要有节制,既要清洁,又要有节制,不可偏嗜,过饥过饱,过冷过热,更不可暴饮暴食。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灵枢·五味》中提到:“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瘫;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心。”,以上足以说明饮食有节在养生治未病中的重要性。

饮食失宜,则可致疾:过饥则摄食不足,气血生化乏源,正气虚弱,继发他病,如《灵枢·五味》曰:“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过饱则损伤脾胃,运化乏力,《素问·痹论篇》中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因而饮食,筋脉横解,肠辟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饮食不节,可致多种胃肠疾病,如《素问·奇病论篇》曰:“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饮食偏嗜,可导致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缺乏而生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又如《灵枢·师传》中所云:“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饮食有节,则脾旺健运,气血生化有源,阴平阳秘而无病。

起居有常以不妄作劳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生活作息有规律,劳作要有限度。正常的劳动和体育活动,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劳力过度则伤气,劳神过度则伤心脾,房劳过度则伤肾。过度安逸则易致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退,体质虚弱。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之谓也。”。

房室养生尤为重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肝肾精血充盈,则生命呈现蓬勃生机,反之则衰老疲惫。《内经》明确提出“竭其精”、“散其真”是促人衰老的主要机制。“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内可化生气血,充养脏腑而源泉不竭;外可强健形体。《内经》还认为精藏于肾,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若入房过度,……则伤肾”。故节制房事,保持肝肾精血非常重要。

调畅情志以形神共养

中医养生治未病应注重精神意志对整体的调摄作用,达到形神共养。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的精神活动状态。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不使七情太过,则机调畅,血气平和,身体健康。《素问·上古天真论》曰“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灵枢·本脏》云:“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均指出了调畅情志的重要性。

情志异常,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发生。如《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所以无论是防病还是治病都要注意到神对形的重要作用,既要注意形体的养护,也要注重精神的摄养,使形体健壮,精神充沛,身体与精神处于和谐统一的生命过程。

《内经》的养生思想对临床指导中医治未病具有重要意义。养生治未病要遵循阴阳规律,掌握正确方法,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对外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对内应“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要节饮食,不妄作劳,知持满,知御神,以形神共养,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