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食养食疗 中西互参

食养食疗 中西互参

食品营养学和中医食疗学都是研究食物与人体健康的学科,但各有特点,两者如能取长补短,则能更好发挥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

食品营养关注成分

现代食品营养学认为,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碳水化合物除给机体提供能量外,还参与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无机盐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是构成细胞内外液的主要成分,在维护细胞内外渗透压和机体酸碱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维生素以酶和辅酶的形式参与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这些构成机体组织、调节机体代谢和提供能量的营养成分称为营养素。因此,现代营养学十分重视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维生素、多酚类等植物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含量及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一方面,机体内的营养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任何一种不足或者过多都会影响人体的代谢,从而影响健康。因此,现代食品营养学对成年人主要营养素的摄入量有明确的要求。

另一方面,由于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素来维持机体的代谢平衡,因此,现代食品营养学又强调人体要通过合理的膳食提供机体需要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合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2016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中国营养学会联合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正常人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保持在250~400g,蔬菜300~500g,新鲜水果200~350g,鱼禽肉蛋类120~200g,饮水1500~1700ml,奶制品300g,烹调油25~30g,糖不超过50g,盐不超过6g,反式脂肪酸不超过2g,并要求每天坚持一定的运动量。

中医食疗重在辨证

孙思邈《千金要方》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又云“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说明某些食物具有与药物相似的作用。我国现存最早的一本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菊花、山药等药食两用之品59种。为了保证安全使用,2002年国家卫生部下达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并印发《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包括丁香、八角茴香、刀豆等在内计87种,后又逐渐补充了人参、玫瑰花等。

中药具有寒热温凉之四气,辛甘酸苦咸之五味以及升降沉浮、归经等特性。中药治病主要针对患者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证候,称为辨证施治。同样,具有药物治疗作用食品的应用,也应考虑人体体质的差异以及得病后证候的属性。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施膳。《金匮要略》:“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相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其实也是强调了辨证施膳的重要性。

根据王琦院士中医体质学理论,可将人的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除平和质外,都可以选择相应的食物调整体质的偏颇。如受凉后出现怕冷、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可用姜汤祛风散寒发汗;如过食油腻出现腹胀,可服山楂消食,也都反映了辨证施膳的原则。

中西互参效果更优

中医食疗学不仅强调饮食要有规律,也认识到饮食平衡的重要性。如《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的是饮食要适度,既不可过饥,也不可过饱。又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强调的是食物种类应具备多样性,合理搭配。现代食品营养学在此基础上既明确了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又基本明确了各种食物中营养素的含量,内容更加具体,针对性也更强。

食品营养学虽然重视营养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但缺乏对个体差异的区别对待。中医的辨证施膳体现了因人制宜的灵活性,是中医食疗理论的精华,值得融入到现代食品营养学之中。

如对缺乏维生素C的人,既可服用辛热的辣椒,也可服用甘寒的西红柿。对阴虚内热体质的人而言,用辣椒无疑是火上浇油,所以应该推荐其食用西红柿、猕猴桃等食物。反之,对阳虚内寒的人,则应该推荐辛温的辣椒、甘温的桂圆,这样更符合体质的需要。再从老年人补钙来看,芝麻、海蟹、黄豆、豆腐都是食物中钙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但对脾虚便溏的人而言,芝麻、海蟹均不适合,因为芝麻滋阴润燥,易于滑肠;海蟹性寒,易于损伤脾阳。此时应推荐多食用一些黄豆和豆腐,因为黄豆性甘温,有健脾的作用。这些都说明把中医辨证施膳与营养素知识结合起来,则更有利于营养素的吸收与利用,更有益于健康。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