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药膳,您吃对了吗?

药膳,您吃对了吗?

中医药膳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不同药物与食物进行合理组方配伍,采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加工制作,具有独特的色、香、味、形、效,且有保健、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

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药膳依据于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的理论指导,“寓医于食”,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那么,药膳应该怎么吃,制作药膳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合理搭配食材

药膳是药材、食材共同发挥作用。基于“药食同源”理论,食物和药物一样,都具有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辛、苦、甘、咸五味。食药配伍,应遵循中药配伍的理论。《寿亲养老书》中说:“水陆之物为饮食者不管千百品,其五气五味冷热补泻之性,亦皆禀于阴阳五行,与药无殊……人若知其食性,调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

1999年通过全国普查,我国的中药总数已达到12800余种。常入药膳的中药材约有几十种,主要分为寒凉、温热、平性三大类。寒凉属性食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凉血作用。温热属性食物具有散寒、助阳、温经、活血、通络等作用。

日常食物中属温热之性的,有韭菜、胡椒、大蒜、生姜、芥末、葱白、芫荽、核桃仁、羊乳等。属寒凉之性的食物,有绿豆、萝卜、苦瓜、丝瓜、茶叶、苦菜、马齿苋、莲藕、食盐、海带、冬瓜、牛奶等。寒热之性不明显,归属平性的,有白菜、荠菜、大豆、黄豆、白扁豆、山药、莲子等。

食物中,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乌梅涩肠、止血、止咳,可用于泻痢、下血、脱肛等,还可安蛔止痛、涩精生津。涩味与酸味作用相近,多用于多汗、泄泻、痢疾、尿频、精滑等症。辛味食物一般具有宣发、布散行气、行血作用,包括大葱、生姜、辣椒、茴香、大蒜等。甘味食物能起到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多用来滋补强壮,以疗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之虚,如粳米补中益气,大枣健脾和中,饴糖缓急止痛。咸味食物具有软坚散结、滋阴潜降等作用,如海蜇能软坚化痰,海带、紫菜能消瘿散结气,早晨喝一杯淡盐水可改善便秘。苦味食物一般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燥湿通便等作用,如苦瓜清热解毒,可用于火热实证。

正确选用药膳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药膳也要对症,只有因人、因时、因地,才能发挥药膳的合理保健作用。正确食用药膳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分清体质类型,做到“辨体用膳”。如阳虚体质适合服用温补类药膳。阳虚体质主要表现有畏寒、腹痛、便溏、性功能较差等。清补类药膳适用于痰湿体质,这类人群体型较胖,常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表现为怕热、易兴奋、多汗等。阴虚体质易口渴、咽干舌燥、便秘,可多食用滋阴养血类药膳。平补药膳一般人都可食用,对体质较差、阴阳两虚、气血两亏者均较适用。

二是药膳进补讲究季节,做到“天人相应”。

春天五脏应肝。万物复苏,气候转暖,可选用生晒参、西洋参、太子参、党参、枸杞、黄芪等配膳,来助人体正气生发,如黄芪炖鸡等。

夏季分初夏与长夏,五脏应心。初夏天气已热,气候炎热,宜清补之。可选用藿香、紫苏、莲子、薄荷、绿豆等配膳,以生津消暑,如茯苓绿豆粥等。长夏天气炎热,消化系统的保护尤为重要,要少吃寒性食物如冰西瓜等。

秋季五脏应肺。天气凉爽,风干物燥,宜滋阴润燥,可选用麦冬、百合、银耳、蜂蜜、秋梨等配膳,如冰糖银耳羹、蜜炙百合等。

冬季五脏应肾。天寒地冻,宜用温补。可选用山药、当归、大枣、龙眼、核桃、板栗、杜仲等配膳,以温阳驱寒,如羊肉当归火锅、杜仲炒腰花等。

制作药膳时,应正确选用药材,合理搭配。药材要选用正品,不能用有毒副作用的药材制作药膳。食物和药物的数量要根据就餐人数来确定。(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安惠霞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

标签:
,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