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17 溯源知本坚定传承 阐发自信赢得未来
在中医药文化自信中,蕴含着“诚于其心”“尊于其验”“信于其实”的要求,区别于较为狭隘、主观意志浓厚的“一腔热血”式自信混淆,成为检验自信真实性的三个法宝。
诚于其心,就是真正从学科理论体系的角度出发,坚持辩证审视和科学发展,坚持从学科中来,回到学科,真实有效地在不断的认识实践中,完善丰富学科内容。
尊于其验,就是理性客观认识评价中医药疗效的优势,利用好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攻克新型疾病和疑难疾病,贡献中医药智慧,真正昂扬自信。
信于其实,须深刻领会中医药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生命力在中医药整体事业进步中的核心作用,汲源扎根,开放博取,进一步实现中医药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交叉融合,在新的环境中,创造新的形态。
中医药文化自信是基于对中医药发展历史的充分掌握、对中医药学科特点的准确认识,担负学科传承责任,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的重要理论命题。深刻理解为何自信,如何自信,是“所信惟真,信方能验”的前提要求。
基于认知规律,客体和主体的矛盾存在,辨清认识过程中自我“主体”的部分,以此为立足,所信,才有立场价值和存在意义。而“信”的内涵则有不同层次、角度的丰富意义。《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孟子认为,可以去追求,欲取得叫善,自己拥有此“善”叫作信,从真诚来释解其“信”,认为所有与所求,是统一,不虚伪的。《道德经》中:“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将可以取验,可以证实的部分,作为“甚真精义”的“有信”部分,如同讨论真理的标准,辨求理论的真谬,都需要通过回到社会实践来检验认识。在中医药文化自信中,蕴含着“诚于其心”“尊于其验”“信于其实”的要求,区别于较为狭隘、主观意志浓厚的“一腔热血”式自信混淆,自信要相信的三个实据,成为检验自信真实性的三个法宝。
诚于其心 坚定学科本位把握话语体系
从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重提中医药自信,基本是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在数千年的中医药发展历史中,近代以前,中医药不仅作为中华民族的主流医学,承担了整个民族的卫生保健重任,且影响到越南、朝鲜半岛、日本等近乎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在相当长的社会医疗实践过程中,形成并完善了学科理论体系,但随着近代西方殖民、征服的历史进程拉开序幕以及现代医学科技发展,基于工业文明背景下的西方社会意识形态被广泛输出到各个国家,现代医学被广泛传播到世界,科学、技术也成为近代以来,判断人类发展水平的近乎“唯一要素”。这一时期“中医科学化”争论引起跨越几个时代的热议,医药行业、学科将“中医科学化”作为中医药的自信阐释的重点支点,在“支点”的重心转移中,也开始有以此为凭的质疑,即用现代医学话语体系的科学化来检验中医药,是否能够真正完整、准确阐释“中医自信”?而科学的形式表现和内容表达是否是“一轨”“一例”“一径”的单线模式?恩格斯在《欧根·杜林先生在哲学中实行的变革》中批判了“至上性、绝对可靠性、无条件的真理权”形而上学的真理观,认为“一方面,要毫无遗漏地从所有的联系中去认识世界体系;另一方面,无论是从人们的本性或世界体系的本性来说,这个任务都是永远不能完全解决的”,承认认识过程的历史与现实局限性,就应该清醒对既有的认识体系保有批判,并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任何人类社会创造的成果,从这一点来说,把一个局部、一段历史过程的“科学”真理化,本质上是对“科学”作为认识手段、方法的一种亵渎。这也是坚定学科本位、不断提升认识水平的要求。
诚于其心,就是真正从学科理论体系的角度出发,坚持辩证审视和科学发展,坚持从学科中来,回到学科,真实有效地在认识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学科内容,紧抓创新,杜绝教条主义的回潮退步,又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我们要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关于中国文化、精神的阐释水准,不断推进中医药话语体系构建完善。
尊于其验 发挥学科优势实现成果转化
“中医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是彰显中医药学科发展生命力的重要证据,也是推动中医药研究、繁荣祖国医学事业的重要动力。全国名老中医汤一新曾经提出论断:“疗效是检验医学医术的根本标准。”疗效一定程度反映了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理论、方法、技术的水准,是医学临床追求的本质性内容,也是检验医疗技术最核心、根本的标准。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过程中,总结完善的科学性方法、体系,中医药的理论,并非来自圣人作则、天公赐教,而是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继承总结,加以提高的产物。早在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即记录有诊案的痕迹,汉时一些经典著作如《史记》中已出现成文形式的关于医家诊疗事迹的记载,汉唐之间的医著、方书里,在收集整理方药、阐发治法时,往往也会附有一定数量的诊疗治案。南宋时,许叔微撰首部医案专著《伤寒九十论》,以方证名案,以《素问》《伤寒》经典理论论案,示范医案著作体例,影响深远。宋以后至今,医家留案成为临床家学术研究的风格体现。大量医案留存,展示了中医药治疗的效验水平,无可置疑地肯定了中医药治疗学发展过程的科学性、先进性。
进入当代,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同志在2007年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大会上评价:“中医药作为重要的卫生资源,不仅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疗效显著,而且在重大疑难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等防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药现代研究,正成为世界医学发展关注的热点: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专家张亭栋的团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研究观察砒霜+蟾酥和砒霜+轻粉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张亭栋团队将砒霜提纯,制成亚砷酸注射液,专门用来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20年,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药剂,获得“生命科学奖”。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的团队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数十年对“青蒿”的研究实验中,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面前,中医药疗效依旧不逊色。今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李静团队在植物科学和药学一区SCI发表研究文章证明:清肺排毒汤可使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下降一半;在最近的广州疫情中相关报告显示,送院治疗的153例感染者中,有118例采用纯中医药治疗,比例超70%,广东的专家认为,对Delta变异株新冠肺炎,中医药疗效依然可观。
尊于其验,就是理性客观认识评价中医药疗效的优势,利用好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攻克新型疾病和疑难疾病,贡献中医药智慧,真正昂扬自信,让学科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注入新鲜活力,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显著的成绩。
信于其实 掌握学科特点实现“守正创新”
先秦时期,中医药应用多以单方、单药的实践经验总结为主,且巫医不分,完整医疗体系治验都不成熟,到秦汉时期,老官山、马王堆和其他地方的医简出土,开始有复方治疗的体系总结。在《黄帝内经》成书后,逐步建立在中医生理、病理认识规律下的系统疾病分析,《伤寒杂病论》成书后以经别来论治疾病颇有特色,晋唐后,脉学、针灸学、本草学始终在完善发展,到了金宋元,四大家学术的发挥裨益了对其时流行或普遍疾病的病机的揭示,明清的温病学说完善发展了对于传染性疾病的诊断、病理和处理认识。“法无定法,方无常方”,中医药的药物、治法、方剂选用,虽有经典性著作示范规律,但随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在理论、方法、技术方面的进步特点是不可忽略的。中医药发展牢牢依附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结构,中医药传承,根源在中国文化,没有一脉相承、薪火不断的中华文明史,就没有中医药持续发展的土壤,这是中医药文化自信概念下最本质的特点。譬如印度的“吠陀医学”,古阿拉伯医学,都曾经在某些领域达到同时期的先进水平,但是由于文化、文明的中断,而失去发展机会和可能。中华文脉的不绝,使中医药发展得以持续更新,具有充分的总结、继承传统经典的条件,这一点,是“水之源”“树之根”。
信于其实,掌握真正客观地实际证据,依靠真正可信的历史文献资料,逐步提炼中医药文化精神,把握中医药文化性质,发挥中医药文化在促进中医药发展顶层设计和助力中医药临床实践的代代传承中的优势,这是当代“守正创新”主旋律下,中医药人实现开拓进取,革新突破,推动事业繁荣的根本要求。
信于其实,须深刻领会中医药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生命力在中医药整体事业进步中的核心作用,汲源扎根,开放博取,进一步实现中医药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交叉融合,在新的环境中,创造新的形态。以2013年天回镇老官山出土发现的“天回医简”整理研究为例,以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保护、利用为主干,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并基于前期的研究,立足中医药古籍文献学科的支持投入,以四川中医药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打造为着力,撬动了中医药文化、文献和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等交叉学科研究提升的新局面。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生命力,是中医药事业开拓进取的自信之源,交叉学科的研究促进,正为破除学科藩篱界限,以管窥豹,实现触类旁通,为阐释中华文化内一些命题,创造条件,夯实基础,正将分科化的国学,向整体化的新国学领域整合迈进。
溯源知本坚定传承。古老的东西,它的价值,在向后看、往回看的总结中,把向前看、向前进的基础踩得更实,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阐释,需要坚定学科理想,站在历史、人民的高度角度,在惠及学科、社会方面做出更大贡献,不断将学科发展推向新的水准,这是传承和研究的初心。
阐发自信赢得未来。中医药真正的自信,就是站在中医药发展的今天,站在时代的前沿,积极地发挥主体认识客体的功能,溯源知本,鉴古通今,扎深根,谋远事,以自信之心,行有为之举,以有为之举,筑宏伟之业,准确阐发自信,必然赢得学科未来。(刘毅 成都中医药大学)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