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夏至时节养生五原则

夏至时节养生五原则

昨天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节气。夏至是夏天的第四个节气。夏至之时,阳气增长到了极致,是阳气最旺阴气初生的时节,也是中医养生中非常重要的节气。夏至养生要顺应阳盛于外、阴伏在内和阴阳交替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养“长”,因此,夏至养生应遵循以下原则。

注意起居,保证睡眠。夏至起居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要坚持每日温水洗澡,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电扇送风,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7℃,更不宜夜晚露宿于外。

适度锻炼,避免过激。夏至过后气候炎热,运动锻炼可适当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等舒缓的运动项目,但锻炼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此外,锻炼不宜做过于剧烈,如运动过激,将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也可损阳。如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但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等多种疾病。

心静气和,调养精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日养生应“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条,皆非所宜。嵇康《养生论》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做到“心静自然凉”。

清淡饮食,营养均衡。夏季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故冷食少则犹可,多吃不宜,贪多定会寒伤脾胃。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而食。总之,夏日饮食宜清淡而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

夏日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根据五行生克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故《千金方》指出夏季宜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夏季出汗多,则身体盐分损失也多,所以宜多食酸味以固表敛汗,酸味还能生津、开胃。

中医保健,冬病夏治。夏至过后即将进入“三伏”,这是一年中最炎热的阶段,也是人体调补和治疗宿疾的最佳时期之一。冬天易发的慢性疾病,如慢性呼吸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病等,利用夏天病情平稳时期进行调补,对治愈或减轻复发有较好的作用。故中医学对“冬病夏治”非常重视。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多种,如三伏贴、中药内服、针刺、艾灸、拔罐等。“春夏养阳”,就是说在夏天调补时要偏于温补人体之阳气,顺应春夏阳气旺盛的变化,这对于易感受阴寒之气及阳虚病人尤为重要。

标签: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