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月12 别让坏习惯伤了孩子的健康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营养被称为健康的基础,均衡的营养对生长发育和预防慢病有着长期深远积极的意义。家长重视和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首先要以身作则,改变坏习惯,与孩子一同养成好习惯,共同成长!
食物篇
我国饮食结构以谷物和植物性食物为主,蛋奶畜禽海产为辅,具有高纤维低脂肪的特点。家长普遍反映,米面谷物、鸡蛋、肉类好选择,而“如何喝水”、“该不该喝奶”和“繁多的蔬果如何选择”上,往往一头雾水。我们今天好好聊一聊。
1.足量分次喝水:水是万物之源,人体重量的60%左右是水分。水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体进食后的能量物质代谢过程。足量饮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保障,白开水或淡茶水是最佳的选择。作为成年人的爸妈,每天需要饮用(1500~1700)毫升,第一次饮水在晨起,150毫升左右,饮水要养成习惯,规律饮水,每隔(1~2)小时饮用(200~250)毫升水,注意餐前餐后和睡前不要大量喝水,但当运动量增大出汗较多时,可以增加水的摄入量。孩子的肾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对水的需要是随着年龄逐渐增多的,(2~3)岁宝宝每天需要1300毫升,(4~6)岁每天需要1600毫升,(2~6)岁宝宝的水量中包含了来自奶、粥、汤中的水。(6~10)岁儿童每天饮水(800~1000)毫升,11~17岁儿童每天饮水(1100~1400)毫升。
2.养成喝奶习惯:奶及奶制品是钙和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但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奶摄入量仅为25克,不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的十分之一。钙的人均摄入量为366毫克,不足推荐摄入量的一半。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把牛奶当成膳食组成中的必需品,每天摄入300克液态奶,牛奶、羊奶、马奶均可选择,300克奶可以分两次饮用,早餐来一杯牛奶200毫升,午餐后加一杯酸奶100毫升。儿童对奶的需求从出生时即开始了,提倡纯母乳喂养6个月,添加辅食后继续母乳喂养可延长至2岁或以上。停止母乳喂养后,要替换成动物奶,(2~5)岁宝宝每天喝(350~500)克液态奶,(6~17)岁儿童每天300毫升以上,随着奶制品品种和风味的改良,奶酪、酸奶都是不错的选择。超重或肥胖者要选择脱脂或低脂奶,乳糖酶缺乏者可选择“无或低”乳糖奶。对牛奶蛋白过敏者,宜选择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3.蔬果选择与烹调:蔬果重量中水分占90%以上,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C、膳食纤维、矿物质等。我国的蔬菜水果种类非常丰富,分类方法各异,比如,蔬菜可分为绿叶、瓜、茄果、块茎、根、葱蒜、豆荚、水生、菌类等类别,水果分为浆果、核果、柑橘等类别,因此蔬果对实现多样化饮食贡献不小。成年人每天要吃(300~500)克蔬菜,富含胡萝卜素和植物化学物的深色蔬菜要占1/2,分配到一日三餐中,中晚餐每餐至少2种蔬菜,对适合生吃的蔬菜(黄瓜、西红柿、生菜等),可做餐前和餐后的“零食”,餐前可增强饱腹感以免吃的多,餐后可补充水分和维生素。(7~12)月龄的宝宝要每天要添加(25~100)克菜泥,(13~24)月龄的宝宝要每天要添加(50~150)克制作软烂的蔬菜,(2~3)岁宝宝每天(100~200)克,(4~6)岁每天(150~300)克,7岁后儿童进入学龄期,摄入量接近正常成人。培养儿童对天然食物味道和性状的喜爱,因此烹饪时一定要掌握好植物油和食盐的用量,11岁及以上的儿童植物油和食盐用量与成年人相同,即油(25~30)克/天、盐<6克/天,2岁以内的婴幼儿辅食制作时不加或少加盐或调味品,(2~3)岁宝宝每天植物油(15~20)克、食盐<2克,(4~6)岁宝宝每天植物油(20~25)克、食盐<3克,(7~10)岁儿童每天植物油(20~25)克、食盐<4克。水果由于食用前无需烹调,营养成分损失少,可弥补蔬菜的不足,成年人每天(200~350)克新鲜时令水果,(7~12)月龄的宝宝要每天要添加(25~100)克果泥,(13~24)月龄的宝宝要每天要添加(50~150)克,2~3岁宝宝每天增加至(100~200)克,4~6岁每天增加至(150~250)克,7岁后儿童摄入量接近正常成人。
行动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陪伴孩子成长。双亲从孕育生命起,宝宝就通过各种途径感知父母的存在。一方面孩子把父母当做“榜样”,通过学习模仿不断成长;另一方面父母有些不良习惯已经形成常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而不自知。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切忌一些“浑然不觉”的坏习惯害己害娃。
1.偏食挑食要不得:食物多样是均衡饮食的基本原则,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物是营养素齐全的。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说出“不爱吃XX”“XX真难吃”这类的话,也不应以自己的喜好或懒惰,经常在外购餐或就餐,而是从添加辅食开始,注意加工方式以蒸、煮、炖、煨为主,保证清谈口味,少放调料,让儿童认识和熟悉各种食物的天然味道和质地,增进对食物的喜爱。
2.生活规律定时就餐:2岁以内的婴幼儿,经历了从“按需喂养”到“顺应喂养”的过度,(2~5)岁儿童的食物种类和膳食结构已经开始接近成人,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此阶段儿童的咀嚼能力和消化系统还相对较弱,所以食物的加工烹调还是有别于成人。随着儿童好奇心、自主性、学习能力、模仿能力的提高,家长的正确示范和有意识地培养,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饮食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 家长切忌让孩子适应自己的作息规律,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儿童规律定时就餐为进入集体学习生活做准备,一般采取3正餐外加(2~3)加餐模式。在自主进食时应不贪玩、不走动,为儿童提供固定的就餐座位,自己使用筷/勺等进食,增加兴趣的同时避免注意力分散,每餐30分钟内吃完,及时纠正狼吞虎咽或慢嚼拖延。
3.每天锻炼身体好:父母久坐或视屏时间长,孩子也“被迫”久居家中,没有充足的户外运动,能量摄入和消耗之间平衡打破,超重/肥胖就发生了,肥胖具有“家族性”。家长每天抽出60分钟带领儿童进行户外活动,锻炼其体能和智能发育,维持能量平衡,另外,户外阳光利于皮肤维生素D合成和钙的吸收利用,还可预防儿童近视。
关爱儿童,营养先行,家庭齐行动,全民享健康!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