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高温闷热天气里,人们经常会说“热死人了”,有时这并非一句玩笑话,因“热射病”昏迷乃至死亡的案例,今年盛夏已发生多起。近日浙江多家医院连续有中暑患者送医,多人确诊热射病并已有死亡病例。此外南京、四川也有人确诊。 热射病是什么?如何防御? 多地陆续有人确诊热射病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吴建荣告诉记者,“一名49岁的男性患者6日下午被工友送来,他在车间工作时突然昏倒,入院时体温40.7℃,已经休克。” 经检查,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并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过31个小时抢救,于8日凌晨去世。 该院近一周已接诊3名热射病患者,一名70岁女性在家没注意防暑,午睡时出现高热、意识模糊,送医时体温达42.5℃,多脏器衰竭,目前仍在抢救。 在这之前,河南省郑州一名男子就因为中暑突然昏迷,被送到医院的ICU病房抢救时, 医生监测他身体的核心温度已经达到了42.3度, 体内所有的脏器就像在水里“煮”过一样。 据现代快报,7月12日,记者从江苏省中医院获悉,一名37岁的装修工人连续工作4小时后,头晕、频繁呕吐,被确诊为热射病。据了解,这是今年南京首例热射病患者。 此外,据红星新闻报道,记者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悉,7月10日,医院连续收治了3名热射病转诊病人, 其中一人因病情来势汹汹,多器官衰竭,在转诊至华西医院时就发生呼吸心脏骤停,虽经全力抢救,但最终不幸去世。 什么是热射病? 据红星新闻,要了解热射病,离不开“中暑”这个关键词, 通俗地理解,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根据2019年首发于《解放军医学杂志》网络版的《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热射病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 是指暴露在热环境或者剧烈运动导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典型症状就是核心温度升高>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例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 劳力型热射病 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而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高温高湿的气候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如何救治与预防? 据温州日报,据温医大附二院急诊科副主任孔万权孔万权介绍, 热射病属于重度中暑,救治不及时的话死亡率高达60%。 在高温、高湿度、不通风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热射病。每年高温季,室外作业的工人、在户外进行体能训练的人员,都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 “热射病的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治愈效果完全不一样。”孔万权解释, 人体核心温度超过40℃时间越久,脏器受损的程度就越重,比如肝脏、肾脏、心肌、骨骼肌和大脑。 严重的情况下,延误治疗,即使救回一命,也可能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医生提醒,在炎热的夏季,如果发现周边有人高热、无汗、有意识障碍,不要犹豫立即送医。 普通市民该如何预防热射病?室外作业人员,在高温下工作时要适度休息,劳动的强度要循序渐进,大量出汗后,需及时有效补充水分。要尽量减少在烈日当空时长时间待在户外。另外,待在家中的老人和小孩,还有一些患有基础疾病的群体,也是热射病的高发群体,更要注意防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家中可以开空调纳凉,或者开窗通风。 浙大二院急诊医学科刘宏副主任医师提醒, 户外工作者这段时间应注意避免长时间高温下作业,及时补水补液。如出现身体不适,应转移到阴凉处,降低体温,并尽快转送到医院。 另外,还要 特别注意独居的老年人, 老年人不喜开开空调,环境温度、湿度高,容易发生中暑。子女应尽量帮老人事先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在家中备足清凉饮料,准备防暑降温的药物,劝说减少外出活动,如老人出现不适尽快送医就诊。 ...
近日,多地连发高温红色预警,个别地区最高气温将超过40℃,高温不仅让人体感不适,更容易引发中暑,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其中,热射病引发广大网友关注。那么,什么是热射病?热射病有何后果? 热射病属于重症中暑 中暑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轻症中暑的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一般来势凶猛,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就热射病来说,高温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身体温度温迅速升高,身体无法调节自身的体温时,就会发生热射病。在10~15分钟内,体温可达到40摄氏度以上。如果不接受紧急救护,热射病可导致死亡或残疾。 紧急应对做好这四步 热射病的表现多样,可能包括头晕、搏动性头疼、恶心、极高的体温(口腔体温大于39.5摄氏度)、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怕冷、快速沉重的脉搏、意识模糊、口齿不清、不省人事等。 如果看到以上任何迹象,说明此时的情况很有可能足以威胁病人生命安全。在试图给病人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首先,将病人移到阴凉的地方。 其次,不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病人降温。比如:将病人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将病人放在凉水淋浴下;用浇花的凉水喷洒在病人身上;用凉水擦拭病人的身体;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天气干燥时,将病人裹在凉水浸湿的单子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第三,监测病人的体温,坚持努力帮助病人降温直到体温降到38摄氏度。 第四,如果急救人员未能及时赶到,请继续拨打120、110等寻求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病人喝水。有时,病人的肌肉会因热射病发生不自主的抽搐。发生这种情况时,要阻止病人伤害到自己。不要在病人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喂液体给他/她补充水分。如果发生呕吐,请翻转病人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 另外还需提醒,以上自救措施并不能真正替代医疗救治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人们自我识别身体的预警信号并及时做出反应,防止中暑的状况进一步恶化,但还是要尽快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抵御中暑最好的措施就是预防——保持凉爽。炎热的天气里,在饮水、行为活动、及服装方面做些简单的改变,就可以很好地预防中暑,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