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都能用“吃”来描述。可以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树上长的...
一个苹果从出现斑点,到彻底腐烂,大概要经过一到两周的时间。癌症的发生也是缓慢进行的,一般包括“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三个阶段。其中,“癌前病变”是由良性病变到恶性病变的中间阶段,是一种可逆的状态。它就像是癌症来临前,身体给我们的最后机会,是逆转还是恶变,就看你怎么做。 本文指导专家: 辽宁省人民医院肿瘤一科主任 赫丽杰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尤长宣/李伟 1、“癌前病变”不一定会成癌 大多数癌前病变发展成癌,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它与癌症的关系,有点类似鸡蛋和小鸡。只有在相应的孵化条件下,鸡蛋才有可能孵出小鸡。它并不是癌,不应将两者等同起来。 庆幸的是,癌前病变是可逆的。如果放任不管,发展下去有癌变的可能;但如果及时处理,比如手术切除、消除炎症、阻断刺激因素等,癌前病变又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 我们可以在它演变成癌症之前,及早地进行干预和阻断,最大程度规避患癌风险。 但如果不加控制,等发展到浸润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症)时,已不可逆。 2、国际公认的7种癌前病变 并不是所有肿瘤,都有典型的、容易被发现的癌前病变。临床上常见的癌前病变有以下几种。 01 慢性萎缩性胃炎 指胃黏膜上皮遭反复损害,导致腺体减少,胃黏膜萎缩被肠的上皮细胞取代;炎症继续演变,细胞生长不典型,至细胞增生,可致癌变。 临床表现仅有上腹饱胀、打饱嗝、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通过胃镜及黏膜活检可以确诊,只要在慢性期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通常不会癌变。 02 肝硬化 肝癌进展有个典型的三步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硬化发生肝癌的几率为9.9%~16.6%。所以,肝硬化患者要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 03 腺瘤性肠息肉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癌变率40%以上,其直径越大,癌变的机会越高。 家族性肠息肉与遗传因素有关,特点为婴幼儿期无息肉,常开始于青年期,这种息肉癌变倾向几乎可以达到100%。 04 黏膜白斑 黏膜白斑是一种上皮异常增生的癌前损害特征,也需要留意。常见的有口腔、食管、阴茎、外阴和宫颈处的白斑等。 05 子宫颈慢性炎症 子宫颈的柱状上皮很容易受到感染,在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下,子宫颈管增生而来的柱状上皮可发生非典型增生,其中一部分最终会发展为癌,不过这种发展转变过程比较缓慢。 30岁以后,每年进行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查,通过及时治疗可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06 乳腺囊性增生 这是乳腺增生病的后期阶段,主要以多数中小乳管扩张形成囊状为特点。与单纯性乳腺增生相比较,该病与不典型增生共存,存在恶变危险。 07 交界痣 如果是长在手掌、足跖、外阴部等易摩擦部位的交界痣主张切除,其余痣的癌变可能性极低。 2、能否“逆转”,关键看两点 发现癌前病变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要过于紧张,不良情绪很可能会加重疾病进展。做好定期检查,并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才是明智之举。 01 定期复查 每1~2年甚至半年做一个病变部位的检查,密切监控病变状态,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 02 调整生活方式 癌前病变并非一切了之,如果不调整生活方式,即使手术摘除了病灶,但致癌因素可能还在。 01 控制体重。 建议将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²)】控制在18.5~23.9,避免过重和过轻。 02 戒烟限酒。 酒精可增加乳腺癌、肠癌、肝癌等癌症风险。烟草烟雾抵达肺部前经过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喉咙、食道等都可能癌变。 03 多吃蔬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吃5种以上蔬菜和水果,每日达400~800克。 04 低盐饮食。 每日摄入的食盐量不应超过6克(约1个啤酒盖)。注意在饮食中避免各种“隐形盐”,包括酱油、腌渍食物等。 05 限制红肉。 红肉摄入量应低于总能量的10%,每天不超过9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周吃鱼控制在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类280~350克。 06 告别加工食品。 加工类肉食中的亚硝酸盐,可能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07 定期体检。 体检是发现肿瘤的重要手段,中年以后更应充分重视。 08 每天运动30分钟。 避免久坐,运动能降低乳腺癌、结肠癌等癌症的发病风险。每周应坚持3~5次有氧锻炼,每次至少30分钟。 09 再忙也要学会休息。 不熬夜,不过劳,再忙也要留一点时间给自己、亲人和家庭,学会循序渐进、劳逸结合。 10 好心情是最好的抗癌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保持精神的开朗、心态的阳光。有个好心态,免疫功能自然就好,也会少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