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健康 Tag

我们常常说,时间是把杀猪,刀刀催人老。虽然我们不愿接受这个现实,但还是禁不住无数次的问自己,我“真的老了吗?”衰老是不可逆转的,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衰老也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因此,关于衰老的话题越来越关注,越来越不愿意谈论这个话题,但是你逃避了就能阻止衰老吗? 虽然我们总是不断地在问自己是否真的老了。但是,你真的老了吗?下面小编为您推荐一招,教您轻松测出自己的衰老程度,并且不同的年龄段给出不同的抗衰老建议,帮助您缓解衰老速度。 20岁时,找一个空旷的地方,在距离20米的两点间做折返跑,连续10次。折返跑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心血管健康测验。如果您能坚持跑10个来回以上,说明您的身体是健康的;如果能坚持跑12个来回以上,说明您的身很非常棒,请继续保持;如果折返跑您连续测试几次都无法达到10个来回,那么足可以说明您严重缺乏锻炼,应该给自己制定计划,坚持锻炼。次测试建议每隔3个月测试一次。 20岁本是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年龄,在这个年龄段20米折返跑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松跑完的,每次都能顺利完成,说明我们的身体是非常健康的。 运动建议:20岁至30岁这10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锻炼好了可以使肌肉和骨骼达到最佳的状态。因此,建议每周至少进行5次,每次不低于40分钟。 30岁的你比较成熟,做事比较稳定,每天奔波在职场中。只要在9分钟内跑完1600米,那么就说明身体是健康的。研究显示,如果跑完1600米所用的时间控制在9分钟(女性)或8分钟(男性)内,说明您的身体年龄小于35岁。那么,如果跑完1600米超过12分钟(女性)或10分钟(男性),在未来的30年死于心脏病的几率将会是30%。 运动建议:工作不是你的全部生活,应该把运动变成你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能站坚决不坐、能走楼梯的坚决不乘电梯、能骑自行车坚决不开车等等。同时建议每周快走或慢跑至少两个半小时。 40岁时身体的各项机能已远远不如前几年的自己,此时您可以测试台阶跳3分钟。台阶跳可以有效的锻炼身体的各个关节,从而测出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台阶测试可以检查身体的平衡性、敏捷性和节奏感。在测试前,要充分热身10分钟,在一个约30厘米高的台阶上左右腿轮换踏跳3分钟,然后去测量脉博。正常情况下,40至60岁的人,男性应小于95次/分钟,女性应小于100次/分钟。 运动建议:“提高新陈代谢率的唯一途径是力量训练,如举重、扎马步等。”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学营养和身体活动教授米里亚姆?尼尔逊博士说。她曾对40位绝经后的妇女进行了一项研究,鼓励她们每周做两次30分钟的力量训练,一年后参试者的身体素质已经变为15~20岁。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50岁时动脉开始硬化,血压也会有所升高,早亡的风险也会加大。此时,可以通过盘腿坐来测试检验一下早亡的风险,方法:穿着舒适站在镜子前,不借助外力双腿盘坐下去,然后再站起来。 如果您能达到满分10分,说明身体很健康,如果您需要使用手或膝盖支撑,每次就需要扣掉1分;如果身体失去平衡,每次应扣掉0.5分。需要提醒的是,关节病患者不宜做该项测试。对于50~80岁的人群,如果得分低于8分,未来6年内死亡的几率是得满分人的2倍。 运动建议:对于50岁以后的人来说,建议每天至少走一万岁,每周锻炼的时间不能少于两个半小时。同时,可以参与骑自行车、游泳、跳舞等运动,这些对于降低血压都有一定的好处,还可以做一些负重运动,有助于减缓骨质流失,促进新陈代谢。 大多数人在60岁时已退休,运动量大幅度减少。此时您可以测试从椅子上轻松坐起。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试着不借助外力站起身,然后轻轻坐下。如果在半分钟内能做12次(女性)或14次(男性),说明健康达标。 运动建议:对于60岁以上的人来说,大概有超过1/3的人有肌肉无力和平衡力下降的问题。可以适当减少有氧运动,多做力量训练。平时也可以多练习起身和坐下,能锻炼大腿和臀部的肌肉。 70岁:快速起立行走。坐在椅子上,然后起身,走出约3米远,再走回来重新坐下。如果完成整个过程的时间少于12秒,则身体状况良好;如果在13~20秒之间,说明平衡能力欠佳;如果花费20秒以上,说明腿脚不灵便,需要加强活动。 运动建议:英国格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学运动生理学教授道恩?斯凯尔顿建议,看电视时应多起身活动;练习单腿站立;练习深呼吸,一周五天,每天三次,每次十分钟。 以上这些测试建议大家量力而行,千万不可逞能。尤其是中老年人,在进行测试时如果一次无法达标,您可以休息几天再进行测试,每次测试前先热热身,减少对身体的伤害。虽说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是无法逆转的,但是如果您坚持锻炼,让自己的身体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相信是可以延缓衰老的。...

“熬夜党”请对自己好一点,生物钟一旦紊乱了想恢复,大脑需要1周、肝脏肠胃则需要两周。不仅如此,多动症、抑郁症、代谢性疾病、生殖健康都与生物节律有关。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杨,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生物体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基因突变带来作息异常 “这项成果回答了生物体最基本的问题,实至名归。”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生物节律分会会长、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徐璎接到记者电话时难掩激动:“从人类、动物、植物到细菌,几乎所有生物体都有生物钟,它影响着血压、血糖、睡眠、新陈代谢等各种生理过程和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生物钟控制着10%~43%的基因表达。” 徐璎200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部门从事研究工作。“当时我们在研究一种‘早睡早起’的基因。当地有个家族的人习惯在3时~4时起床,18时~19时睡觉。研究团队发现,这一家族管理睡眠行为的PER2基因发生了突变。如果把这种突变基因转给小鼠,小鼠同样会早睡早起。” 徐璎回国后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她带领团队还研究发现,PER1基因突变的小鼠不仅改变了睡眠时间,还会提前进食。这一研究结果曾发表在《细胞》子刊上。“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某些进食时间异常的现象,比如夜食症。”徐璎说。 苏州大学生物钟研究中心主任王晗是世界上第一批用斑马鱼模型来研究人类疾病与生物钟关系的科学家之一。斑马鱼基因与人类基因有着87%的同源性,能帮助揭开人类身体的很多奥秘。 “我们采用反转录病毒插入,使斑马鱼的主要生物钟基因per1b突变,这一突变使得它们的运动量比正常鱼多一倍,行为表现与人类多动症类似。”王晗的研究团队由此发现多动症和生物钟有关,并揭示了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发病的新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建立了斑马鱼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动物模型,为大规模筛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药物提供了重要材料。后来,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官方会刊《神经科学杂志》上。 节律紊乱类疾病治疗或更精准 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果蝇中克隆出per基因,而中国科学院北京生科院研究员孙中生则克隆了哺乳动物的Per1基因。长期从事疾病与生物钟调控机制研究的孙中生指出,不仅是基因,光照、饮食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生物钟变化。而生物钟紊乱与精神疾病紧密相关,同时会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内分泌代谢疾病。 孙中生介绍,光照是生物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如北欧地区整个冬季光照仅为3小时~4小时,当地抑郁症比例大幅上升,需要进行灯光治疗。而美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夜班护士月经紊乱、代谢性疾病风险增高。 “工业化发展改变社会环境。长时间灯光照射、熬夜、借咖啡提神……现代人的很多行为与体内固有节律背道而驰。因忙碌偶尔打乱生物钟,不会立刻发病,也最容易被忽略。但长久下去会造成生物钟失调,对人体健康有严重损害,如失眠、免疫力下降、肿瘤易感性增加、诱发阿尔茨海默症等脑部疾病,甚至与不孕不育也有关系。”王晗介绍,2013年其研究团队已找到生物钟基因紊乱与男性生殖障碍相关的直接证据。 “生物钟研究将给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提示医疗操作进行改变,比如调整检查或用药时间,以获得更佳疗效。”王晗介绍,某些疾病,如心脏病、哮喘等,患者在晚上的相关生理指标更明显,在这一时间段进行监测检查结果更精确。 “生物钟是一个完整、精确的系统。数字化和精确性可使生物钟研究成为其他生命科学提供研究的示范。”徐璎说。 生物钟调整成为新课题 “在生命起源的进化过程中,太阳系中的生物体构成的24小时生命节律,是一种与环境达到最佳平衡的适应机制。偶尔偏离24小时后,规律睡眠和饮食,生物钟也自身具备重设的能力。一般大脑需要1周,肝脏、肠胃需要两周。”孙中生介绍,人体自身的生物节律实际上是23.76小时,在24小的时光照作用下,精妙的生物钟顺应自然保持着24小时的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是一个系统性的调控,使得我们能够更好适应时空变换,比如帮助我们在国际旅行中调整时差。”徐璎说,随着全球化演进,处于不同时区的人们越来越多会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情,如国际会议、金融交易等,如何能在关键时刻调整生物钟,降低事故发生率是研究方向。孙中生介绍,美国已研发出72小时不睡觉的药物,可在有特殊需要时提高警觉性,增强生物节律。 徐璎还指出,在航天事业中,宇航员脱离了由于地球24小时昼夜自转,如何在地球以外的星际空间调整自己的生物钟,也是未来的研究课题。 国内研究接近世界前沿 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是生物钟研究发展的黄金时期。从现象到基因机理,从果蝇模型到小鼠再到人类,研究内容、手段都有很大的突破。 “事实上,中国很早就有关于节律的描述性研究,但没有从分子机制层面的探索。”徐璎介绍,目前的研究者大部分都有在国外学习工作的经历。此次诺贝尔奖得主霍尔和罗斯巴什的两篇文章都有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王晗介绍,现在全国已有几十个大学和科研单位的近100个实验室在从事植物、动物、人类以及睡眠相关的生物钟相关研究。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就也召开会议来探讨并且布局中国的生物节律的研究。 “目前,国内的生物钟研究水平接近世界前沿,果蝇、植物、斑马鱼、小鼠各类研究模型齐备,发展快,与国际交流频繁。”王晗介绍,近年来,美国、日本、欧洲的学者都曾与我国研究者合作开展研究课题并组织国际会议。...

国庆假期不知不觉中即将画上句号,大部分人很快就要正式投入到学习、工作当中。也许还有些人觉得假期没有休息够,没心情上班,甚至还有茶饭不思、身心俱疲等状况,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节后综合征”,马上回归工作的你,也有过这种情况吗?如何摆脱“节后综合征”,四个小贴士助你尽快“满血复活”。 调整作息早睡早起 假期在很多人眼里似乎与狂欢挂钩,平时由于上班、上学时间的限制,难得尽情放松和玩乐,因此不少人假期的作息非常不规律,不管是彻夜上网或打牌还是披星戴月奔波在旅途,都会让自身的生物钟被打乱。假期结束后往往难以快速恢复和适应之前的工作或学习状态,出现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的情况。补救措施之一就是调整作息,尽量早睡早起,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午休。如果晚上难以入睡,洗个热水澡会有助于睡眠。还可轻轻按摩头部、散步闲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上班前好好洗个澡,能消除体表代谢的排泄物,使毛细血管扩张,有效消除疲劳。 营养膳食多吃深色蔬菜 十一期间,很多人饮食不规律,大鱼大肉一开吃就停不下来,聚会时如果饮酒过度,还会进一步加剧胃肠负担。专家建议,节后饮食应遵循多样性原则,因为单一食物的营养肯定是不全面的,可以适当减少肉类的摄入,多吃谷类食物和绿色蔬菜。与浅色蔬菜相比,深颜色蔬菜含有更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专家建议可以注意增加深颜色蔬菜的比例。饮食结构建议以素、清淡为主,少油、少糖、少盐,多吃粗纤维和水果蔬菜,多喝水,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胃肠道恢复健康。 适度运动缓解压力 节后提不起精神、没有胃口怎么办?对于久坐不动的“上班党”、“学生党”而言,适度的运动或许可以帮你,不仅有助于缓解疲劳感和紧张情绪,还能有活力地开展节后工作。因此不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下班或放学后进行适当自己喜欢的运动,慢跑、游泳、跳舞、羽毛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节后工作强度不宜过大 除了睡眠、饮食、运动等身体方面的调节,心理上的适应也很重要。节后短时间内不宜开展强度过大的工作,而应循序渐进,先把必要的工作做完,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避免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与此同时,可以做一些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国庆节假期已经结束,静心思考一下未来的工作学习安排,把心态调整到正常的工作学习状态。假期的最后一天,建议写一张便笺式的备忘录,将未尽事宜和上班或上学后头几天要办的事情罗列出来,这样可做到一目了然,避免第二天上班或上学时不知从何做起。...

大家期盼已久的国庆长假到了,许多市民旅行攻略早已做好,吃喝玩、游购娱的模式蓄势待发。不过健康专家提醒大家,长途旅行中吃喝玩乐也要劳逸结合,坐车时间久了记得下车走走,千万不要在轻松的假日里被疾病困扰。 吃饭最好细嚼慢咽 长假期间美食肯定少不了,不过在与家人或朋友“胡吃海喝”的时候要悠着点,别让鸡骨头、花生米、瓜子壳、辣椒皮等异物钻了空子,给气管“添堵”。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内科王西华主任医师介绍说,吃饭时大笑、说话,容易被骨头卡住气管或食道,进食的时候还是要专心,要放慢速度细嚼慢咽,这样既健康又能提防异物卡住食道或气管。专家指出,任何试图强行将异物吞咽或自行取出的方法,都有可能造成食道或气管穿孔,甚至可能刺破主动脉,引起致命性大出血。因此,在进食时一旦误吞了骨头,应该立即停止进食,迅速前往离家最近的医院就诊。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 节日期间对于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内科童嘉毅主任医师提醒,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进食这些油腻的高脂、高热量食物,更容易使血脂升高、血液变得黏稠,导致动脉供血相对减少,可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比如可以适当服用一些三七片。 饮酒要适可而止 中大医院消化科陈洪主任医师介绍说,有肝胆系统疾病的患者要忌酒,否则可能诱发急性胆囊炎或胰腺炎。节日期间要少饮酒,饮酒过多容易引发胃出血、急性胰腺炎等,甚至会导致重症胰腺炎或者醉酒死亡,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呕吐易致食管破裂 中大医院胸心外科主任薛涛介绍说,许多人过节放假会饮酒无度,结果就是喝醉后呕吐不止,殊不知食管的一端在胸腔,一端在腹腔,人在呕吐时,腹腔压力骤然增加,胃腔里的压力也随之增加,远远高出胸腔压力,胸腔和腹腔之间形成压差,从而导致食管破裂。自然呕吐和人为呕吐都可能造成食管破裂,有的人以为抠喉呕吐就能醒酒,于是用手去刺激咽部,这种情况有时也会导致食管破裂。 久坐当心肺栓塞 “长时间坐着,身体不活动,血流变慢,特别是下肢的静脉血液回流差,再加上喝水少,容易在深静脉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随血液流动,进入肺部血管时就形成了肺栓塞。”中大医院呼吸科杨远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肺循环急症,特别是急性大面积的肺栓塞十分凶险,如果抢救不及时致死率较高。长时间久坐不动比如坐火车、卧床坐月子、打麻将、打游戏等都是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因为打麻将而发生肺栓塞的患者屡见不鲜,专家建议久坐的人每隔一两个小时就站起来活动下四肢,间断性地换个坐姿,特别是老年人、孕产妇要尽量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 穿高跟鞋很伤腰 假期,当然要穿的美美的,穿着高跟鞋开启购物模式。然而,中大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吴小涛教授指出,穿高跟鞋在走路时,身体会前倾,背部弧度增加;无跟鞋、平底鞋、人字拖也一样糟糕,这种完全无跟平底的鞋子没有减震缓冲或足弓的支撑,会使你的步态非常不稳定,体重无法均匀地分布在脊柱上,可能导致椎间盘受损,并使肌肉痉挛和疼痛遍及全身。当然,穿高跟鞋爬山,更是一种“自虐”的表现。 吴小涛教授建议,对于零鞋跟的平底鞋,在鞋内侧要有加厚鞋垫,中间凸起正好贴合脚中间的凹部。研究表明在需要长时间穿着行走或站立时,最好选择有2 厘米跟的鞋子。登山时,建议选择有软垫的登山鞋。 旅途中腰椎易受伤 长距离的旅行,就要面临长时间的坐着。吴小涛教授指出在交通工具持续地震动时脊柱会产生连续不断的冲击,从而加重腰疼。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脊柱受到冲击。虽然乘坐飞机时震动会小一点,但是由于气压的变化,脊柱所受到的损伤可能会更大。 专家建议,在路途中,最好每隔1到2小时,离开座位活动一下,舒展一下身体。在不允许离开座位的情况下,也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做一些上身向前或者是手臂交叉抬起的动作。 出游别忘带必备药 中大医院药剂科陈国明副主任药师提醒市民,出游一定别忘了带必备药,比如晕车药、感冒药、抗肠道感染药等。大部分晕车药都能维持较长时间,过量服药会增加不良反应的机会,如眩晕停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昏、头痛、心悸、口干、胃肠道不适等,因此,过量吃晕车药不但不能“治晕”,倒可能“致晕”。 对于一些长途旅行的人来说,可能会对异地气候不适应,很容易患感冒。专家建议,大家出行前一定要备好感冒药,中成药、消炎药以及西药都要带上。在感冒初期可以服用一些感冒冲剂,若到感冒中后期,建议用抗生素类,如果情况还是加重,感冒并伴有高烧,建议立即去当地大医院就诊,不可久拖,避免出现感冒引发急性心肌炎。 旅游在外,如果吃东西不注意或是不适应当地饮食习惯,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最常见的就是因在外地吃东西不洁,导致腹泻或是急性肠胃炎,所以随身备上抗肠道感染的药物是必要的。...

睡到自然醒、出去旅游、约上一堆朋友好好地聚一聚……,人们翘首企盼的国庆八天长假就要到来,不少人早早地做好了假期规划,假期生活安排得可谓是满满当当。吃喝玩乐成为了这一节假日的主题曲。 “我得给大家打打预防针,长假期间,不能忽视了对自身的健康管理。”新渔生物健康管理专家祝老师表示,很多人在假期时会选择“放纵一把”,在饮食、喝酒、玩乐上没有节制,殊不知这样危害不小。据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大的节假日后是高血压病情恶化的高峰期,而这与节日期间的生活紊乱、饮食不当和情绪波动有密切的关系,要格外当心。 隐患1: 大肆吃喝肠胃遭殃 长假期间,朋友聚会不断,时不时地就要出去“搓上一顿”,面对餐桌上格外丰盛的美食,很多人难敌诱惑,放开肠胃大吃。而在国人无酒不成席的观念下,少不了要在餐桌上推杯换盏,兴致一高,难免会多喝上几杯。一顿饭下来,用酒足饭饱来形容可谓十分贴切。 “暴饮暴食很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如消化道溃疡、胆囊炎和胰腺炎是节日期间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祝老师表示,太油腻、太辛辣、太甜的食物不宜摄入太多,否则会增加肠胃负担,引发各种胃肠疾病。据介绍,节日期间需注意荤素搭配,掌握好膳食平衡,所摄食的动物性食品不要超过植物性食品,以保证主副食比例适当是营养平衡的重要前提。如增加摄入蔬菜、瓜果、薯类、菌类等碱性食物,以减轻吃太多鸡、鸭、鱼、肉等酸性食物带来的倦怠乏力现象。 此外,人们平日里生活紧张忙碌,胃肠道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中,正好可以给胃肠也放放假,使胃肠机能得到改善。假期时间足够,可以做些精细、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多吃一些蔬菜和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这对脆弱的胃十分有利。主食要以谷类粗粮为主,可以适量增加玉米、燕麦等成分,还要注意增加深色或绿色蔬菜的比例。同时,多喝粥和汤,比如新鲜的绿叶蔬菜汤、小米粥、面条汤、疙瘩汤等,这些汤汤水水都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让已经“不堪重负”的胃肠道休息调整。此外,假日期间往往进食多、运动少,体内“垃圾”也会随之产生积聚,需及时“清污排废”才能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因此要多吃一些海带、木耳等清肠排毒的食物。 隐患2: 出门旅游疾病侵袭 难得有八天长假,很多人会选择出门游玩,由于旅途中人的抵抗力难免会有所下降,给疾病以可乘之机。专家提醒,出门游玩,应该注意自我保护,带好一些必备药物,以防不时之需。 “人们热衷于回归自然,和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但同时应该注意做好防虫措施。”祝老师提醒道,到野外游玩时,应尽量避免在野外丛林里长时间坐卧,尽量避免将皮肤大面积暴露在外;当发现被虫子叮咬时,应用工具将其除去,而不能直接用手摘除或者捏碎。 若旅途中出现“上火”表现,比如嗓子疼痛,可早晚用淡盐水含漱,以清洁口腔,减轻炎症,预防感冒,同时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旅途中出现腹痛腹泻多是由于进食不洁食物所致,可服用黄连素片、藿香正气丸等。若症状得不到缓解,应尽快到就近医院就诊。 此外,年老体弱者要量力而行,旅途中的运动量不要过大。环境的改变,往往会影响睡眠质量。平时睡眠质量较差的老年人最好能准备一些常用的安眠药。到天气炎热的地区旅游,要避免在强烈的日光下暴晒过久,如果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尽快去阴凉通风处,多饮水或口服人丹。 秋季旅游旺季,气候多变,还要带上雨具,以防不测风云,使身体受凉。由于早晚温差大,人的机体免疫与抗病能力下降,应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防止受凉感冒。外出旅行者最好随身携带一些常用药物,如速效伤风胶囊、复方阿司匹林、感冒药、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眼药水等。 由于旅游团一般是八人一桌就餐,六菜两汤也好,四菜一汤也罢,往往八人共享一盘蔬菜,对维生素的日均摄取量是不够的。因此,在自由活动时,可适当购买含维生素丰富的葡萄、苹果、柑桔等吃,做到“桌内损失桌外补”。 隐患3 黑白颠倒精神萎靡 国庆长假被很多人当作“狂欢节”,打游戏、看电影、泡吧、聚会,往往通宵达旦,黑白颠倒,白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专家提醒,假日作息不规律会影响身体健康,熬夜之后即使补觉了,醒来后仍感觉疲倦、精神状态不佳,假期之后更会没精打采,形成“假期综合征”,影响工作和学习。 “即使是假期,也不能打乱睡眠规律,更不能通宵达旦地参加娱乐活动,打乱原来的生活规律。”祝老师表示,“生物钟”被打乱后,人体抵抗力会减弱,长期睡眠不足,会引起判断力减弱、思维迟钝、协调功能不良,从生理上会造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下降。 “有些人能多晚睡就多晚睡,认为反正白天可以补觉,实际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祝老师表示,睡眠是一种生物钟现象,定时和高质量缺一不可。假期得不到科学、有效的利用,会变得更加劳累、疲惫,导致免疫力下降,扰乱生物规律,从而引发“假期综合征”。 与晚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人为了“补觉”把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床上。对此,专家提醒道,一天睡觉超过10小时同样会改变生物钟,还会使人难以再次入睡。在假期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刻意延长和缩短睡眠时间,晚上睡觉不宜过晚,早上也不宜贪睡,应该早睡早起,睡眠时间一般以8小时为宜。若是睡眠时间过长,反而容易导致疲劳,全身乏力,长期形成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不利于身心健康。早起的人中午可以适当午睡,但时间也不宜过长,睡多了就会导致晚上难以入眠。...

不知道早上友们是怎么起床的?是不是总是赖床赖到最后一刻,看着时间来不及了,才迅速爬起来揉揉眼睛、打开窗户、叠了被子、匆匆洗漱冲向单位?这些你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其实都错了! 早上三个“要” 1、要咳嗽清肺 每天早晨起床后咳几声,每天做一做,就可以使肺变得清爽。咳嗽的震动可以将淤积在肺泡上的杂质清理下来,和体液混合成痰排出体外。建议大家每日清晨,早练时先咳嗽几声,来清清肺。 2、要喝水 醒过来后喝一杯温开水是个好习惯,经过一夜的睡眠,没有一滴水的摄入,人很容易脱水,而一杯温开水则是有益的补充,这对于肠胃也起到了清理作用。 3、要蹲便 便秘了,最重要的是形成排便的时间规律,可以试试每天起床之后“蹲”5分钟。人的2个排便的黄金时间都在早上,一个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肠道产生一种巨大的蠕动波,帮助你把大便推出来,无需太用力,此时是最利于排便的时机;另一个是吃完早饭后的“胃结肠(大肠)反射”。 早上三个“不要” 1、不要揉眼睛 早晨被闹钟叫醒后,不少人会下意识地揉揉眼,这样做不利于眼部健康。眼部皮肤娇嫩,用手揉眼睛容易破坏皮肤弹性,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加速眼部皮肤衰老,还可能使手上的细菌及眼周围的污物进入眼睛,进而造成感染。因此,晨起后不要立刻用手揉眼睛,可以洗净双手后,用干净的温毛巾热敷眼部,或用清水冲洗。 2、不要叠被 人在睡眠中,皮肤会排出大量的水蒸气,使被子受潮。人的呼吸作用与分布全身的毛孔,也会排出多种气体和汗液。起床后立即把被叠好,被子中吸收或吸附的水分和气体,便无法散发,这样很容易使被子成为一个污染源,对健康有害。 正确的做法是将被子翻转,使被子里朝外,将门窗打开通风透气,使被子上的水分和化学污染物自然散发。待洗脸刷牙早操锻炼后,再整理床铺,叠好被子。 3、不要开窗 生活在城市的友们,清晨的时候温度低,气压高,空气中的微小沙尘、不良气体等都被大气压力压在接近地面的地方,很难向高空散发,经常性的在清晨开窗子换进并不新鲜的空气,对健康并没有多大的好处。 建议洗漱好准备离家的8点左右再开窗换气,因为这时候气温较高,空气质量也较好,是开窗换气的好时机。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想好怎么过了么?是否愿意改变一下,远离不健康呢?...

众所周知,血管堵塞是很危险的,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很大。当血管堵塞发生在脑血管时,可使脑细胞坏死,造成脑梗、偏瘫、失语、昏迷,甚至猝死;发生在冠状动脉时,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者心跳骤停;发生在周围动脉血管中时,患者会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甚至因坏疽而截肢;如血栓若堵在小肠、肾脏等部位,还可引发肠坏死、肾栓塞等。所以,防患于未然很重要。 五个信号提示你血管堵了 一、血压异常。 人体的理想血压是80-120mmHg。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的时候,是发生脑血管堵塞的前兆,血压突然下降到80/50mmHg以下,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二、头痛头晕思维混乱 血管血栓会造成思维混乱的表现,突发的头痛,抽搐,昏迷,嗜睡等,或者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等,都是脑血管堵塞的前兆。 三、打哈欠连连 不停的打哈欠是缺血性脑血栓的典型信号,脑血管堵塞形成血栓,血栓会让血液供给变慢,大多数脑血栓都有这个症状。 四、腿脚怕冷 足部脉搏减弱 脚是人体的末梢,血管出现问题,往往脚最先有感觉。一是腿脚怕冷,走路时腿容易酸痛。 五、手、腿肿胀 不明原因的手或者腿的水肿,这种情况应警惕深静脉血栓在四肢的生成,尤其是还发现四肢的静脉变得更显眼更大,水肿伴有疼痛时,更不可忽视。 另外,不明原因的多次鼻子的大量出血,且伴随着眼底出现血丝,尿中带血,这应考虑脑血管堵塞的信号。...

日前,北京市公布了《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一些具体的健康指标。与全国性指标相比,北京的指标如何?与当前的状况相比,新指标有何变化?让我们一起“数读”《纲要》。 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3.4岁 北京目标:到2030年,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3.4岁。 北京现状:根据《2016年度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2016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2.03岁。 全国目标: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 北京市卫计委主任雷海潮介绍,当人均期望寿命超过75岁以后,要想进一步提高期望寿命,难度是非常大的。“但是从北京过去这一年发展情况来看,我们有理由,有信心相信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经过多部门的协同,特别是市民自身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在这方面再去提高一岁以上的期望寿命是有可能的。”目前北京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已高于全球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80.8岁),国际上期望寿命高于北京市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3个,包括日本、瑞士、西班牙、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在中国,北京市期望寿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略低于上海。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5% 北京目标: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5%。 北京现状:2015年北京市健康素养监测数据显示,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比例由2012年的24.3%上升至28%,居全国首位。 全国目标: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 雷海潮介绍,从居民健康素养今后发展来看,北京的空间仍然是非常大的。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第一,强调健康是每个人自己的责任。第二,设立健康北京周。通过一系列以健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让健康理念知识深入人心。第三,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组织特别是非盈利的机构应该主动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识信息服务。第四,经常开展健康素养监测,有针对性地进一步采取公共卫生行动。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低于18% 北京目标: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医保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更加顺畅。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低于18%。 北京现状:2014年北京市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为19.42%。 全国目标:到2030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达到25%左右。 卫生总费用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额。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只有当个人现金卫生支出降低到卫生总费用的15%至20%时,经济困难和贫穷发生的机会才能降低到可以忽略的水平。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0.7平方米 北京目标: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0.7平米。 北京现状:2017年4月,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学才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5平方米。 全国目标:到2030年,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在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张霞介绍,北京市充分利用各区在疏解腾退进程中的闲置场地,2016年重点建设264片场地,2017将完成509片场地的建设,明年5月份之前还将完成700余片群众健身的场地建设,努力实现满足不同人群日常健身需求,以一刻钟健身圈为基础的网络。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改善 北京目标: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大于56%;到2030年持续改善。 北京现状:2016年,北京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98天(54%)。 全国目标: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大于80%;到2030年持续改善。 2015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呈转好趋势,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76.7%,但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仅为52.4%。空气污染严重的京津冀等北方地区,机动车、燃煤、工业等问题一直尾大不掉,很难实现污染的迅速治理。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低于9.9% 北京目标:到2030年,重大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过早死亡率低于9.9%。 北京现状:2015年北京市30至70岁(不含70岁)户籍居民四类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死概率为11.11%。 全国目标:到2030年,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30% 。2013年的数据是19.1%。 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是基于寿命表方法计算的一个概率指标,指某年30岁的人群活到70岁生日前因该四类慢性病死亡的概率大小。与慢性病死亡相关指标相比,这个指标与期望寿命近似,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可以在不同时间、区域间进行比较,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作为评价国家慢性病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 雷海潮介绍,健康北京2030规划中试图从三个方面来进一步防控慢性非传染病疾病。第一,加强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第二,提供更加良好的健康服务;第三,优化健康环境。 成人吸烟率下降至17%以内 北京目标:到2030年,构建专业戒烟门诊、戒烟热线、临床简短戒烟干预三位一体、具有北京特色的戒烟服务体系,成人吸烟率下降至17%以内。 北京现状:2016年最新数据调查显示,北京市吸烟率为22.3%。 全国目标: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 2015年6月1日起《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全市公共场所室内吸烟现象明显下降,北京市控烟成效显著,吸烟人口大大减少。按人口统计推算,2016年北京市吸烟人口比2014年减少了2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授予北京“世界无烟日奖”,称北京控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 雷海潮表示,这是各方面进行健康知识普及的结果,同时也是市民积极参与,维护自己健康,调整行为生活方式的结果。...

16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7:健康现代化研究》指出,1960年以来中国平均预期寿命的国际差距缩小20岁,中国健康现代化指数位居世界第59位。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和他的研究团队当日发布了这一报告。从1960年至2015年间,中国平均预期寿命从43.4岁提高到76岁,中国与高收入国家的差距从25岁缩小到约5岁,1970年以来中国平均预期寿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该报告用健康现代化指数对131个国家分组,健康发达国家有25个、健康中等发达国家有23个、健康初等发达国家有33个、健康欠发达国家有51个。2014年中国健康现代化指数为41,排名第59位,属于健康初等发达水平。 报告提出了健康现代化的100个核心指标,涉及健康风险、健康状况、健康响应三大主题。在统计数据比较齐全的45个指标中,中国有18个指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有8个指标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何传启表示,中国卫生系统需要转型升级,从工业时代分立的医疗卫生系统和医疗保险系统,向信息时代整合型分工合作制国民健康体系转型升级。这种国民健康体系以人的健康需求为中心,以健康长寿为目标。 报告认为,2020年中国将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将跨入“以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新阶段,迈入“健康优先”的新时代,建议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建设和完善“公益型全民健康保险体系”,在条件成熟时转型为“国家福利型健康保险体系”,力争2050年公共健康支出占健康支出比例达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