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7月 2022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通常会容易出现高温及频繁的降水,人体的感觉又闷又热。通常工作环境温度超过32℃或者生活环境温度超过35℃的时候称为高温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体的代谢会出现改变。随着汗液的排出,人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流失,同时会大量消耗身体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含氮化合物、矿物质尤其是钠、钾、镁、钙,部分人还有铁的丢失。如果没有科学饮食的话,这种生理适应性改变,就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更容易中暑,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肌肉贫血、消瘦等问题。 关于三伏天的科学饮食营养建议,网上很多文章都在说应该多吃这个、少吃那个,但落实到具体的饮食中确实有些容易混淆。其实,只要掌握了高温环境下的营养原则,就能轻松地按照膳食宝塔的方式把营养学理论落实到每天的饮食中。 1.保证蛋白质充足、粗细粮搭配 荤素搭配可以更好地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来源,因为含氮化合物主要来自于人体中蛋白质,来源不足容易导致人体负氮平衡。 随着温度升高人体的代谢也会增加,主食的粗细搭配,可以让人更好地保证主食量,同时让膳食提供更多的维生素B族。中医也是认为要适当进补,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一些严重亚健康的人群或者疾病人群,因为身体的原因,对于食物的消化能力会更弱一些,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植物类蛋白的方式进补,不过这一点经常被误解为只能吃素,并且是缺少了豆类及其制品的素食。 保证每天都有蛋白质类食物,气温升高后食欲不好,有的人会不想吃动物性的食物,要增加豆类及其制品,保证优质蛋白占蛋白质总量的一半及以上。 2.水分充足、以汤为主、钠钾平衡 高温让人体通过排汗、排尿流失大量的水分和矿物质,因此人体容易出现缺钠、缺钾、缺镁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要主动补水,每天必要的时候盐水补充。中医里提倡养心要吃咸味的食物,其实也是注重钠钾平衡。 除了日常增加饮水外,一定要注重以汤的形式补充水和盐分。大量出汗的人,还需要在两餐之间补充含盐饮料,氯化钠浓度控制在0.1%。当然,也要注意尽量清汤,不要太多油的汤。 足量饮水,少量多次。在三伏天,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人至少2000毫升。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代替白水。 另外,强调多瓜果,尤其是水分含量丰富的食物。 3.增酸加苦、精心烹制 三伏天容易出现没食欲,增酸味、苦味,可以帮助改善食欲,促进消化,同时精致的摆盘、丰富的色彩,也会让进食更有滋味。 中医对于夏季养生保健总的概括就是养心、少吃生冷、多喝水、饮食清淡、增加酸苦。目的是增加人体对于高温的适应性,预防暑证,从而增加对于秋冬季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在高温下,人体出现电解质紊乱,容易出现心悸、心律不齐等问题,与中医提倡的养心的目的其实是不谋而合的。 中医提倡多酸多苦,一方面是认为可以帮助改善食欲,比如红色入心,西红柿、山楂,另外一方面是认为可以帮助减少身体中消化液、汗液的流失。如果出汗过多或者饮食受限,考虑通过维生素矿物质片补充。 4.减少冷饮、拒绝寒凉 中医养生保健相对独有的,就是减少对于冷饮、寒凉食物的食用频率。 另外,我们还有一些小的技巧保证轻松度过三伏天: 第一,除了饮水以外,可以增加红豆汤、绿豆汤、酸梅汤,会更解渴消暑。 第二,食欲明显不佳的人为了防止消瘦,可以少食多餐。 第三,用餐的时间也可以适当调整,比如早餐时间可以适当提前一些,晚餐可以稍微推后一点,这样会因为温差比白天凉爽一些,食欲会稍微好一点。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包头市青山区富强路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师  魏琳琳)...

更年期是很多女性心里的一道坎,因为它意味着身体健康状况将遭遇大幅滑坡。但最近,英国更年期协会成员佐伊·谢德尔博士、伦敦国王学院女性与儿童健康系教授贾妮斯·莱德在《柳叶刀》杂志上联合发表的一篇观点性文章称,女性应当以积极态度看待更年期变化,并将其当做一个以新活力重整生活、人际关系和未来目标的机会。 更年期是自然的生命过程 更年期指从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通常发生在45~55岁,历时长短不一,医学上叫做“围绝经期”。据估计,超过75%的女性在更年期会出现不适症状,有时还会影响到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等。 月经是卵巢功能的一面镜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内分泌科主任阮祥燕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更年期女性早期卵巢功能衰退,会出现月经紊乱,而后逐渐走向停经。在此过程中,卵巢分泌的甾体激素尤其是雌激素水平降低,女性能直接感受到诸多身心变化:躯体不适方面,最常见潮热、盗汗、腰背疼痛,或因夜尿增多、频繁起夜影响睡眠,或因生殖道干涩导致性生活不适;外貌身材上,皮肤变薄、弹性变差,出现细纹,乳房明显下垂,体重突然增加;而缺少雌激素的保护后,部分疾病的患病风险也会增加,比如,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骨质疏松症等。除了躯体不适外,受到激素变化和样貌身材改变影响,更年期女性易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以致烦躁、抑郁、焦虑等,常表现为爱唠叨、易发怒。 上述问题听起来很可怕,但每位女性都应当意识到,更年期是一个自然的生命过程,它可能带来一些身心不适甚至疾病过程,却并非不可控。阮祥燕说,卵巢功能衰退不可逆转,对于更年期症状严重的女性,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激素替代疗法,可通过补充雌激素、孕激素,达到缓解不适、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忽视与过度担心都不可取 《柳叶刀》评论认为,因对更年期认知不足,大部分女性选择在痛苦中沉默地度过这一阶段。英国慈善组织福西特协会曾对本国4000多名围绝经期女性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45%的女性没有向医生咨询过自己的更年期症状,31%的女性表示需要多次预约医生才能得到正确诊断,仅39%的女性在知道自己正经历更年期时,会立即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约1/10女性因更年期而离职。面对更年期,还有一部分女性表现得过度焦虑和担忧,再加上缺乏科学认识,担心激素替代疗法的副作用,不愿意用药。这样一来,她们易被虚假信息误导,反而选择使用不合格的所谓“更年期保健品”。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张丽华认为,对更年期的忽视或过度担心都不可取,前者是放任生活质量下降,后者则会加重恐慌和焦虑情绪。就像《柳叶刀》评论所说,长期以来,更年期在社会中都暗含一些负面含义,但女性的价值不应以生育能力的终结来评判。相反,更年期只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只要科学对待,就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开始,让女性在进入绝经期后也能过上健康和卓有成效的生活。 绝经后的生活并非一无是处 女性在更年期经历的各种不良反应,不会让绝经后的生活彻底变灰暗。调查发现,少数女性也向研究者报告了更年期给自己带来的一些积极结果,比如,不用经历每个月固定几天的身体不适,不需要在性生活中采取避孕措施。除此之外,绝经后减少的“麻烦”可能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失血性贫血可能得到纠正。阮祥燕说,有些女性会因月经量较大导致贫血。绝经后,每个月固定的失血情况没有了,如果能够配合饮食调整,失血性贫血问题就有可能得到纠正。 激素依赖性疾病风险降低。张丽华说,有些妇科疾病与激素有关,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一些子宫内膜病变,以及乳腺问题等。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落,上述疾病的风险就有可能随之降低。 心理上更倾向于做自己。英国《每日邮报》网站不久前刊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女性情绪与激素诊所创始人、精神病学家卢安娜·布里曾丹的文章,论述了雌孕激素对女性大脑的影响。她认为,女性在外表上极度渴望外界认可,相较于男性更倾向隐忍个人看法等表现,都与雌孕激素的分泌有关。绝经后,女性反而更倾向于坦然做自己。 一个重塑自我的机会 英国更年期协会、皇家妇产科学院和内分泌学会于6月10日发布的一份联合声明强调,有必要对正在经历更年期的女性,采用全面和个性化的方法,以便她们能够在治疗和护理方面做出明智决定。 阮祥燕也强调,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关键是遵医嘱进行保健治疗和管理,在有必要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时,不要盲目抗拒。张丽华则表示,除了激素替代疗法,中医药在缓解更年期症状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但必须辨证施治。另有研究发现,音乐疗法对部分更年期女性有效,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舒缓音乐,帮助平复焦躁情绪。需要提醒的是,市场上能见到很多“更年期保健品”,选择使用时必须擦亮双眼。 张丽华说,更年期女性在社会角色上也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家庭较为稳固、工作独当一面、育儿压力减少,外界的这些良性因素有可能抵消掉一部分更年期造成的困扰。因此,在积极缓解更年期不适之余,女性更应树立自信,坦然看待改变,重新塑造自我。 抓住防病窗口。女性绝经后,虽然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的患病风险升高,但《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6月刊登的一系列文章认为,更年期也是积极行动起来,对相关疾病预防和筛查的一个机会,只要抓住这个“窗口期”,就能降低风险,使女性寿命更长、更健康。 发掘真实渴望。当女性不再受限于外界目光,更易于发掘内心的真实渴望。比如,一条裙子好不好,不需要再征求老公、子女的看法,依照自己的感受作出选择即可;那些曾经因为忙于工作和照顾家人被耽误的爱好,都可以“捡起来”,满足并取悦自我,对缓解更年期困扰也有益处。 撒手儿孙琐事。卢安娜·布里曾丹说,受激素作用影响,相比男性,女性有着更强的“照顾他人”的本能,特别是“为人母”后。这种能力或许是强大的,但也会让人筋疲力尽。进入更年期后,女性依旧会操心儿女,但鉴于子女早已长大,应尽可能忽略大脑中作为母亲的部分,不必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 经营社交关系。退休后,其他社交关系如何,将对更年期女性的健康和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卢安娜·布里曾丹认为,闺蜜聚会能滋养大脑,那些每周与闺蜜外出两次的女性,比没有闺蜜的女性活得更长,与3个以上闺蜜聚会的效果更好。因此,闺蜜可以成为女性晚年幸福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