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发展中医未病学 要融入现代元素

发展中医未病学 要融入现代元素

作为新时期中医药创新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医体质学研究已走过了近40年历程,国医大师王琦创立的中医体质理论为把握生命特征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特别是其体质辨识法应用于公共卫生服务和慢病防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日前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北京中医药大学承办的 “全国第十五次中医体质年会暨全国中医治未病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就中医体质学研究应用、中医治未病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了主题演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发展趋势由“以治病为目标,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成为健康医学关注的焦点。

“中医未病学”内涵应重新界定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理论与技术应用由来已久。但迄今,中医治未病尚未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理论和技术缺乏有效的结合。这就使得中医治未病普及较广但规范性差,并缺少高水平研究。

目前广为传播的“治未病”一词,狭义上讲仅指对未病的干预,但实际应用中,往往也包含了对“未病”的诊断与评估,应当采用中医未病学作为新的学科名词,建立和完善“中医未病学”学科体系,对其内涵、外延进行界定。

未病的判定和干预同等重要

关于中医治未病的概念和范畴,多数学者是通过对历代医籍里的相关提法进行梳理、阐发后形成,或针对某一具体论著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挖掘其临床实践中的治未病思想。近年来,我带领的团队致力于中医未病学理论和实践研究,认为中医未病学属于基础与应用紧密结合的中医学科分支。从其学科基本结构和内容来看,是以中医理论为主体,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相结合,吸收现代健康管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相关学科内容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研究范畴应该包括未病的判定和干预两方面的内容,而且二者同等重要。

中医未病学以先进的治未病三级预防理念、多元化的治未病防控手段以及可推广的个体化防控工具等优势,在慢性病防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的应用及意义不仅在于传统观念所认为的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更将对整个社会提高民众健康水平、节约医疗支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未病的判定包括认知、预测和测量三方面。认知和预测,古有取象认知、司外揣内的认知方法以及运气预测等,中医体质学结合现代医学的遗传预测等。未病的测量包括体质测量、健康状态测量以及医学心理测量等,用指标来表征不同体质的健康状态。

对于未病的干预,治未病一般根据无病、欲病和已病3种不同状态实施相应的干预方法,以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目前关于中医治未病有许多实践经验和方法,未病状态的干预方法主要有精神调摄、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欲病和已病状态的干预方法主要有食疗、拔罐、贴敷、药浴、中药、针刺、艾灸、推拿、刮痧等。在选用以上方法时应根据未病判定情况和轻重程度,合理搭配使用。

建评价体系可与西医多合作

应重视治未病的效果评价。中医不缺少对未病的干预手段,但缺乏合理、规范的评价体系。在中医未病学学科体系建设中,评价体系建设是重要的一环。

虽然中医药与西医分属于两套不同的医学体系,认知方法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已有的体质研究认为,中医先天禀赋观念与基因组学研究有相似之处,基因组学对疾病的影响与中医学的整体观有相互渗透的可能性。中医应该与西医加强合作,借鉴现代循证医学和卫生经济学的方法,建立中医未病学的干预评价体系。我们与清华大学程京院士合作,把基因技术、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用在体质分类上,把传承和创新紧密结合在了一起。近日,我们团队基于中医“治未病”的生物学基础与研究以及调体“治未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此举标志着中医体质与治未病进入国家层面的分子研究阶段,也是中医与西医合作的成功范例。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