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控制体重 Tag

近日,英国阿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在国际医学期刊《食欲》上发布新研究称,孩子的饮食行为模式与超重肥胖存在因果关联。研究人员对英国995名儿童监护人进行详细调查,总结出儿童的四种饮食行为模式,并探讨了背后的形成原因,给家长们管理孩子体重提供参考。 1.贪吃模式(占22%):也叫狂热模式,即对食物有更大的享受、进食速度更快以及对饱腹感这种内部暗示的敏感性较弱,容易出现情绪性暴饮暴食,饮酒的欲望也更强烈。 2.快乐模式(占18%):对食物的享受程度较高,主要表现在从视觉、气味等对食物的积极反应,总是想要吃或吃更多可口的食物,但进食速度较快,有时容易出现情绪性暴饮暴食。 3.典型模式(占44%):食物反应性、饱腹感、吃饭速度都处于正常均衡的水平,很少出现情绪性进食问题,也不挑食。 4.回避模式(占16%):对食物挑剔,饱足反应差,进食缓慢,同时对食物的享受水平显著较低。 研究称,贪吃模式和快乐模式都容易导致孩子暴饮暴食,进而增加肥胖超重的风险。不过,贪吃模式的负面影响远大于快乐模式。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性情、喂养方式和食物的稀缺程度,都是影响儿童饮食行为模式的因素。例如,贪吃的孩子更有可能变得冲动,负面情绪也较多,照顾者更可能经常通过控制食物来调节他们的情绪。相对来讲,快乐模式的孩子更喜欢食物,不太受周围环境中食物供应的驱动。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原主任张思莱告诉记者,临床中确实有些孩子会暴饮暴食,追根究底发现,与孩子的情绪、家长的喂养习惯都有一定关系。例如,有的家长会拿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孩子的措施,像表现好就让孩子吃一顿汉堡、表现不好就不给吃小蛋糕等,从小就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误引导,导致孩子对汉堡、蛋糕等不健康食物产生一种渴求的印象,未来有机会得到的时候就容易暴饮暴食。还有一些社会文化因素,一些家长或长辈认为,婴幼儿胖一点更健壮更可爱,因此对孩子的喂养不加节制,甚至鼓励多吃,这也会导致孩子形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因此,家长重视喂养习惯对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 该研究主要作者阿比盖尔·皮卡德博士表示,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饮食习惯来调整喂养策略。例如,对待贪吃的孩子,父母可采取“悄悄限制饮食”方法,即不带零食回家或不展示食物,以减少孩子在不饿的情况下面临食物诱惑而无法自控。如果孩子挑食,那么食物的多样化对孩子来说会更好,以促使他们在没有进食压力的情况下尝试食物。 张思莱也提醒,一是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做好多样化均衡饮食的榜样示范,避免强迫喂养和过度喂养,应定时、定点、定量进餐,每次进餐时间为20~30分钟。二是不要刻意去彰显对食物的喜好,要在健康、营养、多样化的前提下,适当迎合孩子的口味。 目前,学龄儿童中超重肥胖已接近20%,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对孩子生长发育、血压血脂血糖等健康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张思莱说,人变胖主要是因为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和脂肪细胞的体积增大。孩子长胖主要也是因为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当然也有脂肪细胞体积增大的缘故。脂肪细胞有记忆功能,如果生命早期肥胖,将会对孩子一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四个控脂关键期:1.母亲怀孕后期(后3个月)。这个阶段,尤其妊娠最后一个月吃得过多,可能会导致胎儿脂肪细胞数量增加过快,甚至分娩出巨大儿。另外,胎儿17周开始吞咽羊水,会通过母体羊水来“初识滋味”,如果母亲能合理控制体重、避免妊娠期糖尿病,养成多样化的饮食习惯,孩子出生后添加辅食也会更容易接受各种食物的味道。同时孩子肥胖也受遗传因素影响,妊娠糖尿病孕妈也会生出肥胖儿。2.婴儿期(1岁之内)。0~6个月建议纯母乳喂养,如果过早添加配方奶或者过量奶粉喂养、过早(指4个月龄内)添加辅食,或过度喂养,都可能导致婴儿体内脂肪细胞数目增多。3.儿童期,尤其是5~7岁,这是人的一生最容易肥胖的时期,也是家长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要注意合理添加零食,杜绝高糖、高油、高盐的食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4.青春期,脂肪细胞的增殖非常活跃。如果青春期肥胖,成年后肥胖的风险将增加70%。 张思莱强调,为了帮孩子控制体重,家长一定要掌握好上述四个脂肪细胞数量增多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重视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养成,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其生活方式的健康,如增加运动量、保证睡眠、重视心理健康。“不要让孩子卷得太厉害,只顾着学习,没时间好好吃饭、休息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