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8月 2025

当 95 后在奶茶里加枸杞、00 后把黑芝麻丸当零食、办公室年轻人人手一罐红豆薏米粉 —— 曾经被贴上 “中老年专属” 标签的药食同源,正以全新姿态闯入年轻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突破 3000 亿元,其中 18-35 岁消费者贡献占比超 45%,同比增长 12%。从 “朋克养生” 到 “科学续命”,药食同源正凭借 “温和调理、场景适配、口感升级” 的特质,成为年轻人健康消费的新风口。 一、需求驱动:年轻人的 “亚健康焦虑”,催生药食同源新场景 当代年轻人的健康困境,为药食同源打开了市场缺口。《2024 中国青年健康白皮书》显示,72% 的年轻人存在睡眠障碍、68% 受肠胃不适困扰、55% 有脱发焦虑,而他们对健康的诉求既不同于父辈 “治病” 的刚需,也拒绝 “苦口良药” 的传统养生方式 —— 更倾向于 “无负担、日常化、可感知” 的调理方案,药食同源恰好契合这一需求。 一方面,年轻人的 “养生场景” 高度碎片化。熬夜加班后需要 “护肝”,外卖吃多了需要 “祛湿”,换季过敏需要 “润肺”,这些高频次、轻症状的健康需求,无需依赖药品,却需要比普通食品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药食同源产品以 “食材即调理” 的属性,完美嵌入这些场景:比如加班时泡一杯菊花决明子茶,替代含糖饮料;下午茶吃两颗阿胶枣,兼顾口感与补血;出差时带几包独立包装的茯苓饼,解决肠胃不适。 另一方面,年轻人对 “健康” 的定义更趋 “内外兼修”。除了身体调理,他们还追求 “颜值养生”—— 比如通过吃桃胶雪燕补充胶原蛋白,用桑葚干改善肤色暗沉;“情绪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