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11 从“养老”到“享老”:数看我国银发经济新亮点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银发经济正从“养老”向“享老”全面升级。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突破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6.5%,其中养老服务、健康消费、文娱旅游等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消费结构的升级,更折射出政策、技术与市场协同发力的新趋势。
一、服务供给:从“保基本”到“全链条”
1. 养老服务多元化扩容
2025年上半年,全国老年人养护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9%,社区、机构、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分别增长30.4%、22.6%、18%。以上海为例,其“15分钟养老服务圈”已覆盖98%的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浴等一站式服务。湖南耒阳市的“1+X”互助式养老模式,通过村级养老中心整合医疗、购物、娱乐功能,惠及20万农村老人,打破城乡养老资源壁垒。
2. 适老化产品迭代加速
适老化产品总量达21.6万种,今年前四月新增2.87万种,增长率达255.2%。助行助听设备、智能监测床垫、跌倒报警系统等科技产品成为增长主力。例如,山西“晋孝焕新”行动对购买适老化产品的消费者提供30%补贴,推动防滑地板、智能穿戴设备等普及;苏州工业园区推出的“银发逍遥贴”,通过中药贴敷缓解关节疼痛,单月销量突破10万盒。
3. 产业生态向“医养康护娱金”融合
银发经济已形成覆盖健康管理、康复护理、文化娱乐、金融保险的全产业链。青岛“养老服务消费季”推出适老化改造补贴,培育10个康养产业园;海南发布《旅居养老服务规范》,推动“温泉+医疗”模式,2025年旅居养老收入预计突破500亿元。
二、消费需求: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管理”
1. 健康消费从“治疗”转向“预防”
老年营养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分别增长30.1%、7.5%,反映出健康意识升级。例如,北京“一键通”应急呼叫系统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独居老人心率、血压,上半年处理紧急求助12万次;深圳某企业研发的智能药盒,可提醒服药并同步数据至子女手机,用户规模突破200万。
2. 文娱消费从“生存型”转向“悦己型”
老年旅游、体育健康、文化娱乐收入分别增长26.2%、23.9%、20.7%。银发群体正成为文旅市场新主力:
- 旅居养老:海南、云南等地推出“候鸟式”旅居套餐,包含专车接送、医疗陪护、文化体验等服务,2025年预订量同比增长40%。
- 数字娱乐:抖音、快手等平台60岁以上创作者超500万,直播带货、短视频创作成为新职业。杭州“银龄数字课堂”培训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累计服务超10万人次。
- 终身学习:全国老年大学数量突破8万所,2025年春季招生同比增长25%,书法、摄影、智能手机应用等课程最受欢迎。
3. 金融消费从“储蓄”转向“资产配置”
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加速,年金险、养老金目标基金规模突破3万亿元。上海试点“家庭保障型信托”,允许老年人将房产、存款等资产委托给信托机构管理,按月领取生活费并保留遗产继承权,2025年上半年签约量超5000单。
三、技术赋能:从“数字鸿沟”到“智慧养老”
1. 智慧养老技术爆发式增长
智慧养老技术服务、老年智能装备制造收入分别增长33.7%、32.6%。例如:
- AI陪伴机器人:科大讯飞推出的“银发小助手”可语音聊天、提醒用药、紧急呼叫,2025年销量突破50万台。
- 5G远程医疗:北京协和医院与200家基层医疗机构共建“云诊室”,老年患者可通过5G网络接受专家会诊,单日最高接诊量达300例。
- 区块链养老认证:深圳试点“养老服务区块链平台”,记录老人健康数据、服务评价等信息,防止虚假服务,已覆盖10万用户。
2. 适老化改造破解“数字鸿沟”
工信部发布两批老年人用品推广目录,聚焦智能手环、呼叫系统等产品。例如:
- “长辈模式”APP:微信、支付宝等推出大字体、语音导航版本,老年用户活跃度提升30%。
- 社区数字课堂:成都“银龄数码助手”项目培训志愿者,帮助老人学习网购、挂号、打车,2025年覆盖500个社区。
四、政策红利: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
1. 国家层面系统布局
202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金融机构支持养老产业。
2. 地方创新百花齐放
- 山西:对适老化产品提供30%补贴,最高1.8万元/人。
- 长春:发布53条措施,聚焦机构养老、康复辅具等六大产业,设立银发消费专区。
- 东莞: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完善15分钟居家养老网络,降低养老机构水电成本。
五、未来展望:从“经济增量”到“社会变革”
银发经济正重构中国社会运行逻辑:
- 经济层面:预计2035年规模达30万亿元,占GDP 10%,成为内需核心引擎。
- 社会层面:推动“年龄友好型社会”建设,缓解养老保障压力。
- 技术层面:倒逼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创新,提升养老服务效率。
从“养老”到“享老”,银发经济不仅是应对老龄化的“必答题”,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当科技的温度、政策的力度与市场的活力交汇,一个更包容、更智能、更有温度的老年友好型社会正在到来。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