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新年健康十大重点!涉及公卫、环境、营养、临床、运动等多个领域

新年健康十大重点!涉及公卫、环境、营养、临床、运动等多个领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是人人享有、人人共建的健康蓝图,必须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问题。这些年,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很多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同时也有不足亟待弥补。记者专访了10位专家,分别给出各自领域2024年的健康发力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环境污染,做好应对“气候病”的准备

全球每年1.89亿人受极端天气影响,因空气污染死亡的人数近900万。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尤其过去7年间的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相当大。但成绩背后仍有隐忧,全球恶劣气候和空气污染正给人类带来诸多疾病。

不久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发布了《气候与健康宣言》,标志着世界第一次承认各国政府有必要推动医疗系统做好准备,以应对与气候相关的健康影响。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将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健康效应融入一切。

学术界研究应进一步精准、细致,找到哪些关键污染成分对人体危害更大,尤其是对婴幼儿、孕妇、有基础疾病老年人等易感人群的影响,为空气污染治理提供充足的科学依据和个性化防护措施;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地理分布和温度差异的健康影响,提出更准确、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政府应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建立更能抵御气候变化的卫生系统,增加对气候相关方案的资金投入。针对高温干旱引发的山火和空气污染,要建立预防预警系统,在公共区域配备更多的降温设备和应急设施等。

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危害与每个人直接相关,人人都要主动了解更多环境防护知识,在出现空气污染或极端气候事件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减少健康损害。例如,当沙尘暴来临时,接收预警信息,主动佩戴口罩,进行室内空气净化等。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詹思延:慢病管理,建设“支持性环境”

近年来,我国慢病防治稳步推进,但综合防控挑战大,仍是影响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约半数老人同时患2种及以上慢病,约1/5的老人患3种及以上慢病,全国慢病死亡人数占居民总死亡比例超80%。

政府要将健康融入万策,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这对慢病防控非常关键。做好民众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推动公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践行健康生活方式;营造适宜的居住环境和社会文化,让慢病患者积极参与其中,增进社会和情感支持;优化老年人医疗保障管理体系,加强医学队伍专业化建设,鼓励临床研究和科技创新;媒体及健康教育机构应做好科普宣传,切实将慢病防治知识传递给大众,使其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对普通公众来讲,最重要的是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发病前将源头遏制,应严格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大健康基石是基本原则。二级预防,“三个早”是关键,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尽早发现并诊断疾病,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以控制疾病的发展。三级预防,是对慢病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的发生。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膳食营养,普及“食养是良医”观念

“食养”是中华民族的养生传统,“food as medicine (食疗健康)”也是很多国家的古代智慧。现代营养学表明,所吃食物可从根本上影响个体健康状态。不健康的膳食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高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也与不健康膳食密切相关。因此,吃得营养、膳食平衡,堪比治病救命的“良医”。

食养还是防治慢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家卫健委已印发多个指南,针对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儿童发育迟缓等,给出了详细的食养方案。医生应将“食养是良医”的观念融入日常疾病治疗和康复中;临床营养师要评估患者的营养风险,给予治疗性膳食或营养治疗建议, 促进生命质量的提升;家庭和学校要优化膳食供应,加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监测,培养健康饮食习惯,提高营养健康水平。

平衡膳食和充足营养是健康之基,也是保障人体免疫系统正常运转的坚实基础。新的一年,希望公众把“食养是良医”的观念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以“吃得健康”来防控慢病。科学食养要坚持8条基本“膳食准则”: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规律进餐,足量饮水;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主委王友发:控制肥胖,全社会践行健康体重

肥胖已成为危害全球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肥胖防控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50%以上的成年人和约20%的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到2030年,将有65%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相关医疗支出将占全国医疗总支出的22%,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值得庆幸的是,与其他慢病相比,肥胖容易识别、有较大改善空间,但仍需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构建健康体重友好型社会。

政府应采取强有力的综合措施,提高公民健康素养,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利用社交媒体等传播平台,普及体重管理知识;改善与肥胖相关的社会环境,给予健康食品优惠的价格政策,完善食品标签制度等;推动城市步道、口袋公园、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便捷、舒适的运动空间;鼓励市场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更好地满足大众体重管理需求,为减重领域注入新动力。

全社会要重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工作,推动食育进课堂,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以基层社区医院、校医院为抓手,设立生活方式指导中心或减重门诊,提升体重管理服务水平,发挥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在肥胖防治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民众应从自我做起,积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例如,戒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期体育锻炼,家中配备体重秤以便监测体重变化,超重肥胖情况严重者应到医院减重门诊咨询诊治。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张一民:增强体质,不做“脆皮年轻人”

近期,“脆皮年轻人”走红,指的是年纪轻轻身体毛病却不少,脆弱到“一碰就坏”的地步,如“打个哈欠下巴脱臼”“军训踢正步把自己踢骨折”等。虽然这些新闻有些耸人听闻,但也反映了现在年轻人身体素质在下降。

2021年,教育部公布的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严重下滑,肥胖、耐力不足等问题突出。参加工作后,受暴饮暴食、加班熬夜、吸烟喝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影响,年轻人身体素质会再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年轻人健康还出现两个令人担忧的情况:一是慢病低龄化趋势。例如,本来是老年人多发的痛风,如今却盯上年轻人。二是不爱锻炼。不少年轻人只做“周末勇士”,短时间内大量运动,会让身体难以适应,出现肌肉拉伤、跟腱损伤等情况。

年轻人只有精力充沛、充满活力,才能支撑其迎接各种挑战。在新的一年里,建议广大年轻人要努力增强体质,锻炼心肺耐力,每周进行3~5天的中高强度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每次锻炼不少于30分钟,运动方式不限,但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不锻炼,更不能一次锻炼过量,制订科学的锻炼目标,有利于形成正向的运动循环,养成终身的运动习惯。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康琳:防止跌倒,先保证口腔不衰弱

新的一年,大家对老年人的健康干预要早一步,从“营养不良-肌少症-衰弱-跌倒-骨折”发生前开始干预,也就是关注老年人的口腔健康。

临床上,不少老人并没有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身体状况一直很好,却会在半年至一年内状态直线下降。医生询问家属后才发现,老年人在跌倒、骨折发生前的半年或一年内吃得很少,每餐只吃粥、面片等软烂食物,出现了营养不良、衰弱等情况。老年人早期的口腔衰弱,即口腔功能和口腔卫生下降,包括牙齿数量减少、咀嚼功能降低、吞咽功能下降、口干、口腔运动功能降低等,会使老人吃饭易呛咳,造成反复误吸,引发肺部感染,成为压倒老人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老人口腔衰弱至少有6个月的漫长窗口期,也是干预的“黄金期”。新的一年里,家人要定期带老人检查口腔情况。可通过体检筛查,也可在家观察老人是否有以下情况:1.原生牙数量不足20颗;2.跟半年前相比,吃苹果等硬食有困难,需要切成小块吃;3.喝茶或汤会呛咳;4.经常觉得口干;5.舌唇运动功能下降,连续发“ta”音1秒钟少于6次 。上述问题出现2个及以上,提示老人可能口腔衰弱。此时应及时就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针对性干预。生活中,建议老人每天刷牙两次,三餐后漱口,还可以通过一些康复训练增强口腔功能,如训练颈部肌肉,增强吞咽功能;练习绕口令,锻炼协调性。此外,易呛咳的老人可低头进食。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钟燕:儿童健康,在提升免疫力上下功夫

秋冬季是儿童传染病的高发季节,2023年岁末,各类儿童呼吸道感染增多,令家长焦急万分。新的一年,建议家长们在提高儿童免疫力上多下功夫,以更好地维护孩子健康。

提升免疫力首先要营养均衡,婴儿6个月前要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有免疫因子,是提高儿童免疫力的最佳食物;6个月后逐步添加辅食;学龄前儿童要注意补充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

要想孩子身体好,最简单的方法是多晒太阳、多呼吸新鲜空气。温暖的日光浴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预防小儿佝偻病,增强抵抗力。冬季可在气温较高的中午晒太阳,夏季避开太阳暴晒时间,每天至少半小时。婴幼儿每天要有3~4个小时下地玩耍时间,学龄前儿童每天至少1小时户外活动,增加皮肤黏膜对细菌、病毒的抵抗力,肌肉、骨骼也会变强壮。

接种疫苗是抵抗疾病、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方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可提前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新冠疫苗等。传染病高发季节,家长还需要注意三点: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冬季每天开窗2~3次,每次约半小时。2.少带孩子去环境封闭、人员密集的场所。3.去人员密集的场所要戴口罩,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朱兰:呵护女性,做到“三早”严防两癌

如今,乳腺癌已超过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第一的癌症,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防治形势严峻。新年之际,呼吁女性朋友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防治两癌,做到“早打疫苗、早筛查、早诊早治”,呵护好自己的健康。

疫苗可从根源上阻断HPV病毒感染,是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国已获批5种HPV疫苗,主要覆盖9~45岁年龄段的女性,多地政府已启动全域范围内的HPV疫苗接种计划。但由于疫苗资源短缺、HPV疫苗价值认知差、执着等待高价疫苗等,我国宫颈癌疫苗的接种率很低。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的全国七地研究显示,84.5%的宫颈鳞癌由16型或18型HPV引起,接种2价HPV疫苗即可预防大多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因此,建议女性约到几价打几价,早打早保护。

无论是否接种HPV疫苗,适龄女性都需定期筛查。2009年至今,国家不断加大“两癌”筛查力度,由于宫颈癌在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且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要10年时间,因此,女性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筛查,经证实,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服务能力下,采用HPV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技术是最优选择。若发现宫颈癌,一定要早诊早治。乳腺癌的早筛同样关键,35岁以上的女性可每年进行一次超声筛查;45岁以上的女性可在超声检查基础上,每一到两年加做一次钼靶检查。

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徐宝华:爱护口腔,8岁时看次牙医

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到3岁左右20颗乳牙全部长齐,再到12岁左右28颗恒牙逐渐替换乳牙,最终陪伴我们度过余生,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牙齿发育,会影响一生的口腔健康。

近年来,口腔健康越来越受关注,但人们的目光更多聚焦在牙病治疗上,口腔的“颜面管理”被长期忽视。中华口腔医学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至成年期的错颌畸形发生率高达72%,就诊率仅4%左右。换言之,每10个孩子里就有7个存在错颌畸形,其中50%是开颌(前牙无法对齐闭合)、锁颌(后牙咬合后发生错位)、闭锁颌(上下牙齿咬合后过度重叠)等。

若出现上述问题不及时治疗,颜面外形和颌骨发育都将受到影响,可能导致面部偏斜、大小脸、下巴后缩等问题,诱发颞下颌关节问题,影响咀嚼吞咽功能。还会形成口腔卫生死角,增加未来龋齿和牙周病风险。更可能因过小的下颌骨等错颌畸形,诱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使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下降。

很多人认为,等12岁换牙后再矫正也不晚,其实不然,如果等换完牙后再矫正,颜面形态发育已完成,后续“修正”只能治标不治本。因此,建议家长在孩子8岁左右时去口腔正畸科检查,及时进行牙齿矫治,阻断异常发育趋势,为一生的口腔健康打好基础。另外,偏侧咀嚼、口呼吸、咬手指等不良习惯也可能导致儿童错颌畸形,家长应帮助孩子尽早纠正,建立良好的口腔习惯。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心理健康,首要消除“污名化”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污名化”现象依旧存在,患者常被贴上“脆弱”“矫情”“变态”等标签,其带来的病耻感可能引起患者焦虑、抑郁、自我否定或自我贬低等,导致康复意愿减弱、症状加重。

事实上,心理健康问题可分为心理困惑、心理行为问题、精神障碍。每个人都会有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若不影响学习、工作、生活,很可能只是心理困惑或心理行为问题,通过自我心理调适或心理咨询就能解决;若感觉很痛苦,社会功能受影响,可能罹患精神障碍,应及时就医,才能尽快康复。

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提出:“心理和行为障碍患者康复的最大阻碍,就是社会对他们的污名和与之相连的歧视。”消除污名化,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个人层面,应提升心理健康素养,科学认识心理健康问题,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痛苦感强、社会功能受影响时,要尽快向专业人员求助,这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家庭成员之间要平等交流,尊重他人的心理需求。社会层面,应通过科普教育减少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歧视和偏见。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应从政策、制度、举措等方面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尊严,提供普惠、可及、规范的心理健康服务。此外,要加大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性研究,为应对相关问题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技术和产品。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