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流感高发 如何“治”与“防”

流感高发 如何“治”与“防”

入冬以来,我国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多地医院门急诊和住院患者、重症患者增多,诊疗压力大。面对流感,该如何进行规范诊治与合理预防,1月9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国疾控专家给出了权威解答。

综合因素叠加导致流感高发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介绍,今年的流感从临床症状上来讲,和以往的流感相比没有什么特异性表现,基本都是高热、畏寒、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流感典型症状。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除了有乙型流感感染的患者以外,还合并了甲型流感的几个亚型病毒的感染,比如甲型H3N2、甲型H1N1。有少部分的流感患者是甲型和乙型的混合感染。目前导致人群感染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专家分析认为,今冬流感高发是由综合因素叠加导致的,主要包括:今冬气候异常,今年流行的优势毒株已多年未成为优势毒株,导致人群缺乏免疫屏障,易感人群增多。预计流感活动高峰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随着学校和托幼机构寒假的来临,流感活动水平将逐渐下降。

最新诊疗方案推动规范救治

焦雅辉介绍,1月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流感防治工作的通知》,从加强疫情监测、做好医疗救治、发挥好基层作用、做好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直在密切关注病毒变异以及耐药性情况,及时调整相应的防控策略。目前来看,病毒还没有发生变异,也没有产生新的耐药性。现有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如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依然有效。目前我国抗病毒药物的供应保障充足,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药物都可以国产化生产。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流感的临床管理,减少重症流感发生,降低病死率,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制定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了流感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应尽早隔离;对容易引发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尽早抗病毒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等等。对于流感的对症治疗,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导管、开放面罩及储氧面罩进行氧疗。

针对抗病毒治疗,《方案》提出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为发病48小时内,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48小时,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给予抗病毒治疗。在抗流感病毒药物中,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但目前监测资料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对其耐药,不建议使用。

对于重症病例,《方案》明确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同时《方案》中也列举了针对轻症和重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联合应用中医药技术,努力提高临床疗效。

接种疫苗、预防用药,远离流感

对于流感的预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指出,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外,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最好在流感高峰季节到来之前,也就是9月~11月完成接种。如果没有提前完成接种,在流行期接种,仍然可以获得保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兴旺指出,对于高危人群,可以采取预防用药的方式来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比如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当家里有人确诊得了流感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预防流感的传染。但是,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临时预防措施。

此外,李兴旺指出,公众要了解流感知识,知道简单的鉴别方法。当出现不明原因高烧、全身肌肉酸痛等疑似流感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两天以内是最佳时间)。他特别提醒,到医院就诊时一定要戴上口罩,这样既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

标签: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