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食疗方案 Tag

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症频发,尤其老人、儿童及体质虚弱人群更易中招。中医认为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肺功能失调、正气亏虚密切相关。通过 “药食同源” 的食疗方法调理脏腑、补充正气,能从根源提升免疫力,减少呼吸道疾病侵袭。下面结合中医理论,分享一套科学实用的食疗方案。 中医食疗核心原则:扶正固肺,标本兼顾 中医强调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呼吸道疾病的本质是 “正气不足、邪气外侵”。食疗的核心的是通过食材的性味功效,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 —— 肺主呼吸,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为肺之母,健脾可养肺),肾主纳气,三脏协调则正气充沛,免疫力自然提升。 食疗需遵循三大原则:一是 “温阳散寒”,避免寒凉伤肺阳,尤其风寒感冒初期更需温热食材;二是 “滋阴润肺”,干燥季节易伤肺津,需补充滋润食材;三是 “健脾益气”,通过调理脾胃运化功能,让营养物质更好地转化为正气,从根源增强体质。 对症食材推荐:按体质选对 “免疫食材” 中医食疗讲究 “辨证施食”,不同体质人群需针对性选择食材,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温阳散寒类:适合风寒体质、易感冒人群 这类人群常表现为畏寒怕冷、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需选用温热性食材驱散寒邪、振奋肺阳。 生姜:性温味辛,能发散风寒、温中止呕,可煮生姜红糖水、生姜红枣茶,缓解初期感冒症状。 大蒜:性温味辛,具有解毒杀虫、散寒化湿功效,生吃或做菜时加入,能抑制呼吸道病菌。 羊肉:性温味甘,能温中暖肾、益气补虚,秋冬煮羊肉萝卜汤,适合体质虚寒者补养肺气。 紫苏:性温味辛,可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紫苏叶煮水或炒鸡蛋,能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胸闷。 滋阴润肺类:适合燥热体质、干咳人群 这类人群常表现为口干咽痒、干咳少痰、咽喉肿痛,需选用甘凉滋润食材,滋养肺津、清除虚火。 梨:性凉味甘微酸,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生吃或炖冰糖雪梨,是润肺佳品。 百合:性微寒味甘,可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与莲子、大米煮百合莲子粥,适合久咳虚喘者。 银耳:性平味甘淡,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煮银耳百合羹,可缓解呼吸道干燥不适。 白萝卜:性凉味甘辛,能清热生津、化痰止咳,生吃或煮白萝卜排骨汤,对肺热咳嗽效果显著。 健脾益气类:适合气虚体质、反复生病人群 这类人群常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反复感冒,需选用健脾益气食材,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从根源提升免疫力。 山药:性平味甘,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蒸山药或煮山药小米粥,易消化且养脾胃。 红枣:性温味甘,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与桂圆、枸杞煮水,适合气血不足者。 黄芪:性微温味甘,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用黄芪煮水代茶或炖鸡汤,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感冒次数。 莲子:性平味甘涩,能补脾止泻、益肾涩精,与大米、红枣煮莲子粥,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 实操食疗方:简单易做,日常可坚持 汤品类 黄芪当归羊肉汤:羊肉 500 克焯水,加入黄芪 15 克、当归 10 克、生姜 5 片、红枣 5 颗,慢炖 2 小时,加盐调味。补气养血、温阳固肺,适合秋冬补养,增强抗寒能力。 百合银耳雪梨汤:雪梨 1 个去核,放入百合 15 克、银耳 10 克、冰糖适量,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