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健康信息亟需打假

健康信息亟需打假

近些年,网络和社交媒体上疯传着许多所谓的“健康知识”。跟传统谣言不同,这类信息或打着名医名家的旗号,或披着先进科技的外衣,实则只是混淆视听、吸引眼球,误导公众的健康行为。

健康谣言误导性很强

近日有读者向本报咨询是否可以解读一下“喝苦瓜汁能排毒”“血管里面都是垃圾”“肠道里都是宿便”等问题,而当记者深入了解才得知,他们都是看了一些被断章取义的科普信息被误导了。还有些健康信息令人真假难辨。一位读者提供的某自媒体平台上的一篇题为《刚刚,全世界营养师、医生都懵了》的文章,打开后发现其实是在介绍《柳叶刀》杂志2018年曾发布过的2篇论文。该论文结果显示,高碳水化合物摄入与总死亡率增加相关,而高脂肪饮食与总死亡率降低相关。当年,这两项研究发布后就在国内外营养健康领域掀起不小风波,专家们纷纷指出研究本身存在各种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时至今日,该自媒体作者却忽视相关科学分析,依然以“鼓励多吃脂肪、少吃碳水”等片面信息大做文章,误导大众。

最近“海克斯科技”走红网络,也存在类似问题。有几位自媒体博主以短视频等形式,揭露餐饮行业为节约时间和成本而使用添加剂或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例如,用明胶做成燕窝、白砂糖制成蜂蜜、浓汤只需一锅水和一勺“三花淡奶”……揭露个别不良商家的“黑幕”,确实有利于提醒大众、警示餐饮市场,但以偏概全也会在无形中给公众带来不少焦虑,博主揭示的部分“科学内幕”也被质疑不合规、不合理。

各种套路猝不及防

误导性健康信息无孔不入,从“老中医名方”到“高科技揭露”,正以短视频、直播、漫画、海报等形式,演化成为人们深信不疑的“健康理念”,错误引导人们的健康行为。记者仔细总结后发现,各类具有误导性的健康信息通常都带着以下“假面具”:

利用权威机构、人士背书,断章取义。“XX权威部门提醒”“XX院士呼吁/发声”“老中医告诉你别再吃这些”……如此煞有介事的句式,常见于短视频等网络平台,利用国家部门、三甲医院、医学专家的部分言论,掐头去尾、剪辑发布,最后影响了不少人。例如,此前,钟南山院士团队发现复方板蓝根在体外实验(尚无法证明适用于人体)对新冠病毒有效,后来就被传成了“板蓝根对新冠病毒有效”,引发民众抢购、股价暴涨等乱象,之后钟南山院士亲自辟谣方才平息。

利用国外研究、新闻,信源难求证。《柳叶刀》称“西兰花能抗癌”、哈佛大学最新发现“芹菜能降压”……这些内容看似科学,实际上研究信源很难考证,有的甚至是以讹传讹,移花接木、拼凑信源。《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202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曾对社交媒体上数百篇涉癌文章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文章中有33%都包含错误信息,且文章中的绝大多数(77%)都包含有害信息。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非医学人士和假冒专业人士进行科普。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些所谓的“专家”披上一袭白衣,就开始坐诊看病,科普健康知识。可现实是,他们中,有些人看似经验丰富、履历光鲜,实则很难禁得起现实求证。

“过度营销”进行消费洗脑。近年来,市场上推广营销“0糖、0脂、0卡”的概念,相关理念的文章剧增,涉及糖果、饮料、牛奶、饼干等多类食品,但这并非真正的健康观念。营养专家认为,健康的饮食结构是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化,并不是完全不吃糖、不吃脂肪,市场上的“0糖、0脂、0卡”产品也根本不是完全不含糖分和能量。

每个人提高识别能力

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大众心理也起了重要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健康传播发展中心主任鲍勇分析,“健康、生命、安全”等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当下我国正处于转型期,人们的心理较敏感,加之新冠疫情反复,对健康类信息更加关心,一些人会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理。尤其是有压力的青年、育儿妈妈、老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对健康信息的敏感度更高,更愿意转发、相信这些真假未知的健康信息。对个人来说,误导性健康信息会使人们养成错误生活方式、贻误病情,例如,一些老人被低脂饮食洗脑,常年不吃肉、少碳水,导致疾病越来越重。对一个社会和国家来说,甚至会引发抢购、恐慌等公共危机事件。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健康谣言、误导性虚假信息的集中整治。2021年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结果显示,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2200万余条,处置账号13.4亿个,封禁主播7200余名,下架应用程序、小程序2160余款,关闭网站3200余家。鲍勇表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达25.40%,相较过去,这是可喜的进步,但很多国人健康素养在“及格线”以下,误导性健康信息肆虐的问题不容小觑,除了规范平台,还要加强信息传播各环节的监管。

建立科学传播专家队伍。面对海量信息,让公众去做信息筛选,显然比较困难。建议相关医学权威部门组建科普专家团队,第一时间解读科学观点,让更权威的声音贴近公众,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纠正谣言。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就联合9部门发文,要求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落实传播主体责任。

进一步严管信息平台传播源头。自去年12月以来,小红书、快手、抖音等平台针对医美、医疗器械、专家认证、医生直播带货等问题做出规范。相关部门应监督各平台方持续监测,清退违法违规账号。正规媒体应创新传播形式,联合科学家、卫生信息人员、互联网技术人员等,帮助普通公众提高辨识信息真伪的能力。

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公众要主动关注权威部门的健康信息,积极参与正规健康大讲堂,提高信息分辨能力;面对未经核实的健康信息,不相信、不转发,尝试之前与医生讨论一下,减少风险。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