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绿水青山,健康第四支柱

绿水青山,健康第四支柱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被大自然包围可以缓解甚至治愈多种身心不适。今年5月,在4.5万名医学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加拿大魁北克省启动“自然处方计划”,使其成为正式医疗行为。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家庭医学和急诊医学系博士佩特林·德罗西耶斯表示,走进自然已开始成为继睡眠、体力活动、戒烟之后的健康第四支柱。

多国尝试推广

走进自然可以促进健康、提升幸福感的观点,并非新鲜事。早在1982年,日本就提出了“森林沐浴”概念,号召人们去森林中漫步,以缓解压力。此后,不断有各国科学家证实森林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多国家将“自然处方”列入医疗保健优选手段。

大约10年前,自然处方已作为一种“草根运动”在美国出现。2017年,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儿科医生罗伯特·扎尔在《体育活动与健康杂志》上发表文章,详细论述了“特区公园处方”干预策略,在防治儿童慢病中发挥的作用。该策略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牵头发起,旨在督促患者多到公园活动,以促进健康。罗伯特·扎尔就是这项倡议的积极践行者,他不仅通过发表研究成果支持该倡议,还创建了“美国公园处方”网站,方便医务人员给病人,尤其是肥胖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理疾病患者开具公园处方。在扎尔看来,医务人员应当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公园,公园并不只是一个让人们消遣的地方,还是一个可以写进医生处方、促进身心健康的地方。

2018年,英国苏格兰设得兰群岛的医疗卫生部门批准了十家医院的自然处方计划,允许将户外活动列入治疗的一部分。2020年,类似观念扩展至英国全境,在国家层面斥重金开展试点医疗项目,以研究走进大自然对身心疾病的影响。试点项目涉及英国4个地区,医生们会鼓励患者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如骑自行车、散步、植树或其他园艺活动等。这标志着英国医疗卫生部门首次正式启用自然处方。

加拿大的自然处方计划最早启动于2020年,该计划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在线平台,每个在该平台注册的医生都会收到自然处方文件包,介绍如何开具、记录自然处方。今年5月在魁北克省启动的自然处方计划,就是上述计划的一次更新迭代,目的是使自然处方成为像药物一样的正式医疗行为。佩特林·德罗西耶斯博士说:“给患者一张由医务人员签名的纸质处方,远比口头建议更有效。”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新西兰、英国、美国、加拿大在内,全世界至少有2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类似项目。仅在美国,就有至少34个州及华盛顿特区已开始使用自然处方。

身心的“充电桩”

2019年,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医学院欧洲环境与人类健康中心发表的研究显示,相比于不接触大自然的人,每周在大自然中度过至少2小时的人身心更健康。日本学者发表在2002年《流行病学与社区卫生杂志》上的研究发现,住在绿地区域对城市老年人的寿命有积极影响,且这一结果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社会经济状况都无关。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武剑说,自然环境对身心健康的促进,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比如,城市中的绿地可以降低噪音、净化空气、提供阴凉,其造就的富氧环境对身体各项指标有积极影响。

身体指标更平稳。2010年,日本学者发表的一篇关于“森林沐浴”作用的论文称,相比于城市环境,森林环境可降低皮质醇(应激激素,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水平,同时令副交感神经(可抑制各器官和组织的兴奋性,使人体得到休息并恢复)活动增强,进而达到降低血压、平稳心率等效果,这对防治多种慢病有好处。另有研究发现,20~30分钟是皮质醇水平下降的最有效区间,即自然处方中的“20分钟规则”。

心态更平和快乐。加拿大自然保护协会2010年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7%的人表示,与大自然的联系越紧密越快乐。另一项追踪长达20年的万人幸福感调查也发现,接近绿地能对个人幸福感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

大脑得到休息。2015年《美国科学院院报》刊登的一篇论文,对比了人们在绿地环境和繁忙街道散步时,大脑的变化。结果发现,在绿地环境散步时,大脑的复杂思考反应更少。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在绿色环境中,大脑会被周围环境吸引,产生有积极作用的分心,进而减少了负面沉思。

注意力更集中。《英国教育心理学杂志》2019年刊登一项针对4758名儿童的研究,结果发现,居住在绿化较好社区的儿童有更好的空间记忆力,学习成绩也更好。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多动症儿童在公园步行20分钟后,就能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所提高,在市区步行20分钟则无法达到同样效果。

生活满意度更高。美国研究人员在《国际环境卫生研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只要在公园待30分钟,即使不走不动,也足以促进身心健康。参与研究的志愿者中,仅有30%在公园里进行了体育运动,但却有多达60%的志愿者幸福指数得到了提升。

需私人订制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杨骊鹏告诉记者,我国临床医生大多对自然处方有所了解,也会在医嘱时将其作为一种建议推荐给合适的患者,提醒他们多到户外,尤其是大自然中活动。除了药物治疗外,医生也会对患者强调改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包括戒烟、合理饮食、适当的户外活动等。

北京回龙观医院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崔勇则表示,尽管走进自然对身心健康有诸多好处,但由于在这方面我们的研究相对不足,缺乏有循证医学依据的指南或规范,目前,自然处方大多数是医生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作为健康建议予以推荐。如果要上升到“处方”级别,就必然涉及“剂量、疗程、适应症”等问题,需要更多更详细的权威指导,以保证每位患者的有效对症治疗。此外,开具自然处方还应考虑患者的个人兴趣和爱好。比如,不喜欢森林或对森林有恐惧的人,若被“处方”要求去森林活动,可能会产生反作用。

虽然自然处方的正式落地推广还需要时间,但无论健康人或患者,都可以主动将“大自然的馈赠”积极利用起来。杨骊鹏说,自然环境可以是广义上的,除了走出城市,走进大自然外,城市公园等绿化水平较高的环境也是可以的。《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的研究显示,能将消极心态转变为积极心态的自然环境,通常具有开阔的视野,且没有嘈杂的噪音。因此,建议以居住地为原点,在地图上圈出适合步行、骑自行车的绿地,尽可能抽时间前往,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1.制订计划,尽可能保证每周都有接触大自然的时间。2.依据个人喜好和居住地选择合适的目的地,森林、山间、海边等自然环境均可。3.户外活动前一定要确定天气状况,穿上薄厚适当的衣服,且要保证舒适性。4.每周累计2小时,单次不少于20分钟,以保证皮质醇水平出现有效变化。5.最好在步道上做有氧运动,也可以在公园的长椅上休息,只要自我感觉和大自然进行了有意义的接触,就有益处。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