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中医药抗疫彰显“中国式办法”的优势

中医药抗疫彰显“中国式办法”的优势

中医药从天、地、人三者的相互关系,来把握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本质和表象,协调运用外部力量和自身力量来养护身心健康和防治疾病,是明显有别于西医学的一个独立、完整的医药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体系。近日,围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的突出贡献和价值等问题,中医药国情调研组组长陈其广接受了采访发表了个人观点。

陈其广说,世界卫生组织将21世纪医学发展方向归纳为八个转变,即从疾病医学转向健康医学,从重治疗转向重预防,从对病原的对抗治疗转向整体治疗,从对病灶的改善转向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从群体治疗转向个体治疗,从生物治疗转向身心综合治疗,从强调医生的作用转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遵照这一转变理念,将现实生活里不同医药体系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中医药比较符合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

中医药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有一些很值得关注的特点。比如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高度重视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平衡,主张养生、防病和治病都要遵从自然规律。此外,强调“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认为健康应是“身心一体”的,要从注重自身心境行为与自然环境、人际环境之间的关系调适来缓解精神压力,避免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中医认为,人体是各个脏腑和部位有机关联、互动的整体,审证求因、防治疾病不应孤立、静止、就事论事,要采用“取象比类”“司外揣内”“四诊八纲”等多种认识方法和手段。要了解防治疾病的一般规律,更要注意个性差异的影响,顾及时空环境因素和人体个性差异,“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辨证论治”。在疾病防治时机的把握方面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全方位、全周期介入。

事实证明,由于贯彻了“中西医并重”基本方针,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彰显了“中国式办法”的特色和优势。

可以把防治新冠肺炎疫病的对象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绝大多数民众,特别是不惧艰险、日夜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要未病先防,尽量防止被感染。第二类是大量的轻型、普通型患者,包括那些无症状感染者,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尤其是尽最大可能防止转重、转危,这是和疫病抗争的基本目标、重点任务、主体战场。第三类是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难度极大,要尽快争取转危为安。第四类是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的康复期患者。

对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中医药的主要优势表现为:可明显改善咳嗽、乏力、腹泻等基本症状,截断病势,控制病情进展,有效延缓或完全阻断患者进展至重型。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表示,部分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可以单纯用中药达到治愈,这在武汉一线以及北京市防控工作的临床实践中都得以证实。对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中医药退热速度更快,起到减轻肺部炎症渗出、减少损害、减少激素用量等作用,对截断炎症风暴也有帮助。尽管有以中医药为主成功救治危重型患者的实例,但有部分重型、危重型患者可能需要现代医药和设备的协同,主要目的是维持生命功能争取时间和机会。

对康复期的病患,除了中药汤药之外,中医还运用了针灸、按摩、耳穴贴敷、八段锦、太极拳等疗法巩固疗效、促进患者恢复。

总之,在现代医学既无特效药也无疫苗可用的危急之时,中医药借鉴历史上防治瘟疫的经验,以扶正祛邪和辨证论治方法为基本,全方位、全过程参与防控救治,发挥了显著作用。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明海英)

标签: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