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让中医经典“活”在当下

让中医经典“活”在当下

中医学经典是先人临床医疗经验的结晶,所以离开临床实践就无法解析经典的隐奥和是非曲直,立足临床实践是研读中医学经典的最高境界。从科学研究而言,中医学经典所提出的许多观点大抵属于“假说”范畴,我们应该用经典理念开掘科研思路,通过现代科研手段把经典理论中的“假说”变成“真说”,以推动理论创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传承与创新是中医药学的两大根本任务,传承的重点是中医药学术中的“精华”;创新的前提是“守正”,“守正”就是“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所谓“创新不离宗”。

中医学经典集中反映了先人关于生命、健康、疾病及其防治的智慧和经验,其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厥功甚伟。历史已经推演到新的世纪,人们对于疾病的防治和健康的追求和期望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是如何让古老的中医学经典“活”在当下,以福佑人民的健康?笔者不揣浅陋试谈一些感想。

用经典激活临床

中医学经典是先人临床医疗经验的结晶,所以离开临床实践就无法解析经典的隐奥和是非曲直,立足临床实践是研读中医学经典的最高境界。笔者认为当前倡导“读经典,做临床”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用中医经典激活临床的思维,旨在提高临床疗效;二是通过长期的临床经验的积累,经过提炼升华,旨在拓展经典理论创新,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

然而,数千年以前的中医学经典不可能回答和解决我们当前医疗工作中所有的问题和难题,学习经典旨在借鉴古代医家的智慧和思维方式。一部《伤寒论》113方、397法,实际是阐释外感热病的辨证施治规律。其以三阴三阳六经辨证统率诸病,通过辨阴阳、分寒热、定表里、决虚实,进一步判明病变的性质、部位、邪正态势及其演变规律,其所见者大,所包者广。只要我们详其意趣,识其真要,师其法,不泥其方,则不仅可指导外感病的辨治,而且完全可用于现代各种杂病的论治。

例如,仲景有治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小青龙汤法,国医大师裘沛然常用此方加减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感染,效果甚好;对某些病邪久稽,脾肾阳虚,痰湿阴寒凝聚,咳嗽、气喘并作,裘老取小青龙法合阳和汤法,方中麻黄、白芥子、甘草有平喘、化顽痰、止咳之功;姜炭易干姜,温阳蠲饮;肾不纳气,用熟地填精,鹿角霜温肾壮阳。此方标本兼顾,对肾虚咳喘患者,颇为合拍。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原为专治阴疽而设,有温阳散寒、解凝通滞之功。此取《黄帝内经》“阳化气”及《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经义,犹如春温和熙之气,普照大地,驱散阴霾,以布阳和。用外科方治疗内科病,独出机杼,发经典之绪余,颇见新意。诚如清代医学家吴尚先《理瀹骈文》所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换”。又如,国医大师熊继柏治疗一发热咳喘病,迁延四月,双足萎弱。取《素问·痿论》“肺热叶焦,发为痿躄”经旨,用吴鞠通益胃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服数十剂热退痿复。

笔者认为,中医学经典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学术成就,但毕竟存在着某些局限和不足,它不可能为我们直接提供解决当前医疗实践所面临难题的答案,因此,读经典做临床需要智慧,需要在继承中不断探索与创新,才能起到激发临床思路,提高疗效的目的。例如,《素问·阴阳别论》记载:“二阳结,谓之消。”二阳,指阳明之胃与大肠,肠胃结热,津液枯涸,口渴善饥,发为消渴。后世治消渴有滋阴、润燥、降火等,疗效不一。笔者体会,清胃与大肠之热,滋胃与大肠之阴,是取效的关键。余曾治一男性中年患者,日饮水八热水瓶,小便二三十次,形体日瘦,苦不堪言。经西医多次住院检查,排除糖尿病、尿崩症等病变,以口渴尿频待查出院。患者在当地医院迭服中药80余剂,收效不显。药有补气、敛津、养阴、清胃、益肾等。邀诊后,遍览前方,余亦技穷,后追询病史发现,患者饮食必欲经冰箱之冷食、冷饮而为快,大便干结,察舌质红,苔根黄色。此二阳热结,胃、肠热盛。前医虽曾投石膏、知母之类,恐病深药轻,不足以克邪。遂投方:生石膏90克(后加至120克),知母、寒水石各30克,甘草6克,乌梅12克,地骨皮15克,生大黄9克(后下)。并根据仲景用白虎汤煎法,以粳米60克,先煮成米汤,再以米汤煎中药。14剂后,饮水、尿量有所减少,大便通调。前方续有增损,调治3月余,诸症悉除,照常工作。此案二阳热结,取大剂白虎直折火势,伍大黄通阳明之腑,结果较短时间内热撤渴平。

笔者深切地体会到,对中医经典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背诵一些条文,未能真正体悟其中的真谛,就不能做到圆机活法,激发临证思路,促进疗效的提高。

从科研拓展经典

科学研究离不开科学假说,假说是开拓科学新领域,打开科学宝库的钥匙。假说可以唤起众说,促进科学发展。从科学研究而言,中医学经典所提出的许多观点大抵属于“假说”范畴,我们应该用经典理念开掘科研思路,通过现代科研手段把经典理论中的“假说”变成“真说”,以推动理论创新。

例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灵枢·卫气失常》《灵枢·九针十二原》将胖人分为“膏人”“脂人”“肉人”。它以肥胖的病理特点进行分型,是对肥胖病最为简明的一种分型方法。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仝小林课题组通过对1267例肥胖成人进行了人体测量,结果显示,1267例中,膏人576例,数量最多,占45.5%,其次为脂人351例(27.7%)和肉人(26.8%)。三类人症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均是嗜食肥甘醇酒,其中膏人的糖尿病、脂肪肝、血脂紊乱、痛风、冠心病等大多数代谢相关性疾病的患病率均比脂人、肉人多近10%及以上。仝小林提出“膏浊”的概念及生成原理、过程与危害,以及膏浊与“湿、痰、瘀”之间的关系,说明“膏浊”阻滞血脉,闭阻络脉,耗伤气血津液,所引起的多种病变是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重大疾病的源头病因。现代研究也证实了肥胖与多重疾病的相互关联性,“膏浊”理论是中医病因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并决定了对多种慢性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方向和预后研究。《素问·奇病论》说:“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经文提示:肥胖是脾瘅的源头,消渴由脾瘅转化而来;脾瘅的核心病机是“中满”和“内热”。脾瘅之后,会发生一系列与大血管病变相关的疾病,脾瘅的形成与代谢综合征极为相似。2011年,仝小林系统提出代谢综合征“膏浊”理论,创建通腑泄浊法,确立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主的方药,并以减轻胰岛素抵抗为主线,开展了中药复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及含血压、血糖、血脂异常不同组分代谢综合征的多项临床研究,实现了对肥、脂、压、糖等多代谢紊乱的整体治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因此,用《黄帝内经》理论指导科学研究有两种思路,一是用临床及实验研究验证经典理论的科学价值,二是借鉴经典理念,进行理论创新,设计治疗方案,进而结合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创制新药,取得疗效的突破,造福人民健康。

从文化演绎经典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技术,由生存方式演生了中华文化,由生存技术逐渐发展成为医学。前者属于“道”,后者属于“术”,“道无术不行,术无道不久”,所以中医学从萌生开始就体现了“道术相合”、文化与医学不可分割。《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医疗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结晶,文化是“根”与“魂”,医学是大厦。没有坚实的根基,大厦就会倒塌;没有丰富的灵魂,独存躯壳,就没有生命的活力。故文化与医学,两者血脉相连,须臾不能分离。诚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所说,“医学是对人类痛苦的回应,它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更多的是对患者的安慰和关怀,所以说医学起源于人文,它本身就体现了人文,而且永远也脱离不了人文。”

说到《黄帝内经》的文化理念,就首先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之学”。先人们在探讨宇宙的生成或探索生命的奥秘过程中,无不围绕着天人关系这个核心展开。“天人之学”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起点,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所以古人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古代贤哲们经过长期的探索与思考,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近代著名学者钱穆说:“我以为‘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信仰,也是中国文化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西方人离开了‘人’讲‘天’,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显出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黄帝内经》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基因,强调研究“天”必然联系“人”,研究“人”一定联系“天”。中医学所研究的“人”,其实质是“人—人”“人—天”关系的总和。中医学是以“天人一体”为理论核心,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应该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解读中医学对生命、健康、疾病及生死等的价值观念、独特的认知思维方式、人文精神等。《黄帝内经》所提出的“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基础之上的,并以当时医学实践的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核心理念,它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全部,并作为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

《黄帝内经》另一个重要文化理念是“形神一体”的生命观。形神关系是哲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形神是生命的基本要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长林认为,形神关系从哲学上讲其本质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从医学上讲实质是机体与机能、肉体与精神的关系。心身关系的本质是形神关系,人的生命是肉体与精神、身与心、形与神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命活动有两大类,即生理性活动和心理性活动,而主导统率人体生理、心理活动的是“心”。《黄帝内经》提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五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经文提示“心”有两大生理功能:“心主血脉”“心主神明”。“血脉之心”主宰五藏六腑生理活动,“神明之心”主宰心理活动。近年心理生物学研究确认,社会心理因素主要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和免疫系统作为中介机理而影响躯体内脏器官的功能。中医将“心”作为调节心理、生理活动的最高统帅,把形神整合成统一的整体,这是中医学对生命理论的独特贡献。1995年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提出的“双心医学”概念,是将精神心理因素作为心脏整体防治体系的组成部分,实质上佐证了中医“形神一体”以及“心主神明”“心主血脉”的科学理念。

《黄帝内经》文化思想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黄帝内经》的人本思想,是站在疾病与人这个角度去探索的,强调尊重人、关爱人、治病的目的是救人。《黄帝内经》有“人者天地之镇也”等记载。孙思邈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中医学的人本思想从患者与医生的关系说,以患者为主;从“病”与“人”的关系说,以人为主;在“邪”与“正”关系说,以保护“正气”为主。这一理念贯穿于医疗实践活动的始终。中医治疗疾病时强调“扶正祛邪”“祛邪即所以安正”“祛邪而不伤正”,“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阳回则生,阳亡则死”等原则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

文化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产生于人类的生存方式以及对世界事物的认知。中医药文化是“道”,它可以内化为认知生命活动的思维方式。我们今天强调为医者要学习研究中医药文化,并不是一件或可有无的事,而是切实弘扬中医特色,激发中医独特认知思维方式的需要。有哲人说“经典永远活在现代诠释之中”,按照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创始人伽达默尔的看法,任何文本和事物的意义就存在于人们的理解和解释之中。对于中医学经典原创理论的提出现代诠释,剖析其科学内涵,并付之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必将有助于中医学揭示生命、疾病的本质,阐明治疗疾病的机理,推动学术的创新发展和临床疗效的突破。(王庆其)

标签:
,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