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10月 2017

秋季早晚温差大,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糖尿病病人也一定要注意防范疾病的发生。那么,糖尿病人怎么安然度过秋季呢? 糖尿病患者过秋季,专家提醒要注意这5点 1、享受美食适可而止 到了秋季天气不再炎热,人们的食欲会大大增加。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无论什么时候,控制饮食都是第一位的。可食用百合、银耳、莲子、芹菜等润燥益气、健脾补肝的蔬菜,但要注意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以养护胃气。 2、预防秋燥不容忽视 秋季气候干燥,气温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减小,人的皮肤黏膜水分蒸发加速,因此秋季糖尿病患者要及时补充水分,以维持水代谢平衡,平时要多喝水或淡茶等,并注意少量多次。少吃辛辣油腻厚味,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3、保护手足自秋而始 秋季气候干燥,人的皮肤容易因缺水而皲裂。糖尿病病人可选择适合自己皮肤的润肤霜,不宜使用含甘油的护肤品,因为甘油会使皮肤脱水。每天洗足后,应涂抹含维生素E的保护膏,并按摩足部15~20分钟。 4、积极运动量力而行 糖尿病病人最适宜的运动是散步,打羽毛球、登山也是不错的选择。运动应选在餐后一小时为宜,不宜空腹运动;锻炼应达到适当强度,一般以脉搏不超过110次/分,感到轻微出汗、略有气喘为好;每次运动的时间因人而异,最初半小时就可以了,以后逐渐增加,还要持之以恒。糖尿病病人运动前后应监测血糖。运动时,应带上足够的饮用水,穿上质量好的运动鞋,要选择平坦的大路,或者有良好防护的台阶。运动结束后,应立即脱鞋,仔细检查足部是否有损伤。 5、预防感冒适时增衣 秋冬交替季节昼夜温差较大,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应特别注意预防感冒等疾病。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容易感冒。感冒对人体而言是应激因素,会刺激体内的应激激素升高,从而引起血糖的升高;感冒若处理不当可引起糖尿病酮症。因此,一定要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因寒冷可刺激体内升糖激素增多,使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病情,而且寒冷可引起血管收缩,使血流减慢,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宜“秋冻”。 糖尿病这个难以把控的疾病常常使患者惊慌失措,所以提前做好准备总是没有错的。...

上月,备受关注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国家高等教育战略的一项重大变革。在这份名单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6所中医药高校及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等学科成为亮点。网友更是将中医药学科称为本次“双一流”评选的“大赢家”。 6所中医药类大学入选双一流并非偶然,今年7月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曾联合发文,要求全面提高中医药教育质量,推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文件还鼓励部分院校试办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设立中医养生、中医康复、健康管理等专业,并开展中医医师专科规范化培训,推进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培养。 近年来,随着屠呦呦获奖,中医药早已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让人们对中医药未来多了自信。这把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正在惠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民众。以中医学中最受老外欢迎的针灸为例,针灸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中国的针灸变成世界的,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科研人员投入了器具、理论、技术及其应用的研创,这让中国的医生们也感受到了来自国际同行的挑战。而“双一流”的发力点,不仅是学科的建设,更在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医药处于被审视、被验证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为中医药复兴打开一扇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时间窗口,加快我国中医药发展已经成为关系民族自信、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的战略问题。 借助“双一流”东风,未来中国将从高水平的中医药教育开始,抢占中医药在医学领域的“话语权”,为中医药“定标准、立规矩”,让古老的中医药在现代科学体系里光大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