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高血压 Tag

管理“三高”,记住三点    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3.3亿,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7.5%、35.6%、11.9%。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孔灵芝表示,“三高”疾病有着共同的发病基础,将“三高”疾病共同管理,是一种将心血管疾病预防关口前移的有效举措。《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也明确提出推进“三高”共管,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规范化管理。做好“三高”综合防治,可以大大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整体防控效率,会得到1+1+1>3的效果。 中央电视台评论员、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呼吁加强“三高”管理,并提出三个建议:一是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尤其是容易被忽视的血脂,如有异常应及时就诊;二是保持良好的体型;三是关注情绪精神状态的健康状况,因为这也是影响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期待每个人能更快乐一点、开心一点,遇到一些挫折和烦心事情的时候一边努力,一边能想得开一些。 从容生活,血脂有数 高血脂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原因,一旦斑块形成,本来畅通无阻的血管就非常容易被堵塞。堵塞发生在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症状,如冠心病、脑梗等。如何才能控制好血脂,做到“血脂有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李建平教授建议: 1.定期测血脂。《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2.心中有“数”。每个人血脂达标值不同,需要请医生根据自身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不同风险分层的人群,血脂控制的目标值有所不同。 3.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降脂治疗的基础。包括合理的膳食、适度的运动、控制体重、戒烟和限制饮酒。饮食方面要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薯类食物摄入,也要增加膳食纤维和鱼类摄入等。 稳住血压,稳住幸福 2015年我国成人高血压疾病知晓率为48.08%,比25年前增加了20.5个百分点,但仍有一多半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在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接受治疗和控制血压达标的人分别占40.51%和14.65%,治疗率和控制率仍有待提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血管病医学部主任陈韵岱教授表示,血压控制不佳,大多和三个“不”有关。第一个是不良生活方式照旧,饮食重口味、三餐不规律、吸烟、饮酒、熬夜等;第二个是不重视血压监测;第三个是不按医嘱吃药。 陈韵岱教授提醒公众,测量血压的时间会随着年龄、病情变化有所调整: 1.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从儿童起就应每半年至1年测量1次血压。 2.30岁左右的年轻人,每年测1次血压。 3.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每3个月测量1次,若发现血压≥130/85毫米汞柱,或者有高血压危险因素者,建议每个月测量1次血压,以便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4.已经确诊并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需每天在固定时间自测血压,如在上午6—8点和下午4—6点的血压高峰期测量,如果血压控制不稳定,需增加测量的次数。 控制“三高”,保护心脏 “心脏年龄”测试工具是一套针对中国人群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评估系统。如果“心脏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就意味着心血管过早“衰老”,提醒我们要高度关注心血管健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陈伟伟教授强调,控制胆固醇是心血管病防控的核心环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是启动因子和促进因素。此外,定期检测血脂、血压、血糖,及早发现新发生的“三高”,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使“三高”得到控制,“心脏年龄”可随之逆转。 怎样做才能逆转“心脏年龄”?陈伟伟教授提出三条建议: 1.控制饮食。尤其是主食的种类和数量对餐后血糖的控制非常关键,吃对主食就相当于控好了一半血糖。 2.坚持运动。研究表明,通过科学运动,60%的人都能够有效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助力血脂恢复正常。 3.定期检测。以2-3年内新发生的高血压为例,动脉还没有发生硬化性改变,也没有冠心病等并发症的出现。此时若及早发现,通过对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再加以消除导致血压升高的针对性致病危险因素,就有可能逆转新发高血压。...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的监测与管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人的血压管理并不理想。为了解其中原因,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工作人员展开了研究,对中国、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南非四个中等收入国家的高血压管理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接受高血压治疗并成功控制的人,占比还不到20%。研究结果发表在了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诊断、控制情况不乐观 上述研究共计纳入8527例受试者,包括中国1371例、印度尼西亚3444例、墨西哥1946例、南非1766例,他们的平均年龄均超过50岁,并接受了5~9年的随访。结果发现,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未得到确诊,中国约有57%,印度尼西亚约有65%,墨西哥约有52%,南非约有46%;只有不到20%的人被诊断出来、接受了治疗且血压得到控制,中国仅有9%,印度尼西亚为7%,墨西哥为18%;南非为19%。 研究强调,血压控制的成果之所以很少能长期维持,是因为很多确诊患者不愿接受治疗,而接受治疗的患者又往往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没能坚持下来。因此,对于中等收入国家的人群来说,仅仅改善诊断或启动治疗,可能对高血压的长期控制影响不大。 “有些人看到这些数据可能会感到惊讶,但实际上,研究并没有夸大其词,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以我国数据为例,研究中提到约57%的高血压患者未被诊断出来,国内一直以来统计的高血压知晓率约为50%,两者相差不大。”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助理、高血压中心主任蔡军说,高血压属于多发病,一般起病缓慢,表面看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际上是引发心脑血管和肾脏病变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效果不佳,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高血压治疗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诊断到治疗,再到长期管理监控,有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都会功亏一篑。虽然作为一种常见病,很多人对高血压并不陌生,但真正能做到位的人却很少,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多重因素制约血压管理 根据2021年“中国高血压年会暨第23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的数据,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突破3.3亿人,成年人中高血压患者占比约33.33%。蔡军表示,高血压管理困难的现象在我国长期存在,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制约。 个人健康意识不足。蔡军说,根据我国的高血压防控标准,人们应该在18岁以上知晓血压,35岁以上到医院首诊测量血压,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很少有人会自觉主动地测量血压,有些年轻人甚至从未测过血压。高血压的检测其实很简单,只需量一下血压,就能发现是否异常,但仍有那么多人不做,主要是因为高血压早期没什么征兆或表现,很多人没感觉到任何不适,就觉得自己很健康,没必要检查。 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水平是制约高血压治疗率的重要因素,即便随着医保报销比例提升,高血压药品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但治疗率的改善依然不理想。蔡军说,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吃药,以一个普通高血压患者为例,一年至少需要花费1000多元,对于经济拮据的患者来说,这依然是笔不小的支出。另外,因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高血压药品的实际报销比例也会有所不同。 缺乏系统性管理。蔡军表示,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管理是碎片化的,没有系统的全链条管理网络,患者看病全凭自觉,如果患者不主动就医,医生也不知道下一次见到他是什么时候。即便有的病人能定期就医、拿药,地点也不固定,有时候在家附近的门诊,有时候可能去三甲医院,流动性很大,难以做到长期稳定的追踪管理,调药不及时、擅自停药等情况时有发生。 科普宣教渗透不够。近些年,有关高血压的科普宣传并不少见,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难以渗透到生活中。蔡军解释说,大多数科普教育都是通过媒体宣传,或者在固定地点举办讲座、义诊,但这些形式往往只能吸引本身就重视健康或有预防高血压意识的人群,而健康意识薄弱的人,往往不主动关注,甚至拒绝参加,也从不翻看这些科普的内容。 靠个人远远不够 “在高血压管理中,虽然个人意识起到决定性作用,但仅靠个人管理还远远不够。”蔡军说,个人管理高血压需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持久的毅力,并且长期下去难免会有疏忽和遗忘。再加上,高血压患者本就老年群体更多,常常听到一些老年人说自己忘了吃药,或者不记得是否吃了药。如果周围没有人督促提醒,就很容易影响用药效果。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应当是建立完善的预防和管理体系。 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系统。高血压患者最需要身边有人能给予长期提醒和帮助,做到管理日常化。但高血压患病数量庞大,这就需要借助基层医疗服务的力量,未来应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通过家庭医生来了解所在社区的高血压患者情况,并予以督促、建议和随访,形成管理系统。 增加机会性筛查和渗透宣传。“将高血压预防和筛查一点一滴地渗入到生活中,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习惯很重要。”蔡军说,可以在人流量较大的机场、火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配套放置一些自助血压计,供人们随时随地免费测量血压,增加这样的“机会性筛查”可以让早期筛查变得更加方便可行。并且,除了上述地点,公交车、路边广告牌、社区等也都是投放预防高血压宣传知识的适宜地点。 加大专项管理资金投入。蔡军表示,目前,我国的医保报销更侧重于重大疾病治疗,但实际上很多疾病等到症状严重时,不仅治疗耗费高,回报也低。如果通过早期干预和管理让血压达标,会比发生心血管事件抢救所要投入的费用低很多,这样就更容易以较少的投入换取更大的健康收益。...